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06:10:13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2)

  我市躍居全省

  第四大城市

  10年增加了近169萬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為7050683人,10年共增加1689111人,增長31.5%,超越台州成為浙江第四大城市。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3)

  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今天正式發布,金義都市區作為浙江四大都市區之一,底氣更足了、地位更穩了。

  人口是一個地方最基本的發展要素,人口數量的變化,也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反映。最新公布的普查結果全面詳實地反映了當前金華人口基本情況及10年間的發展變化。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4)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5)

  總體來看,過去10年是我市人口增長較快的10年,常住人口總量位次前移,人口素質穩步提升,人均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人口在城鄉和區域間合理流動,人口集聚進一步增強,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

  數據顯示,我市人口規模已達到700萬級,10年來年均增長2.78%,增速實現了“雙超”,即超過了上一個10年的1.61%,也超過了全省近10年1.72%的人口增速。全市人口增幅居全省第二,僅次于省内第一大城市杭州。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6)

  10年來,我市人口素質持續提升,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由2010年的6.9%上升到13.4%,占比提高一倍。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67年,比2010年的8.54年提高了1.13年。文盲率由10年前的5.22%降至2.93%,下降2.29個百分點。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7)

  人口年齡構成上,“一老一小”比重上升。0~14歲兒童人口數量比2010年增加了24.57萬人,比重上升0.07個百分點。但同時,社會老齡化在加速,60歲及以上人口比2010年增加了40.5萬人,比重上升2.51個百分點。

  這次普查證實,我市人口紅利并未消失,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這是決定都市區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全市15~59歲年齡人口為491.29萬人,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43年,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103.84萬人和1.04年,人口紅利還在源源釋放。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8)

  普查結果顯示,“居住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緻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現有常住人口中,“人戶分離”人口占51.05%,高于全省46.6%的水平,人口流動相當活躍,且持續流向經濟發達的城市、城鎮。

  

  很多人關心,常住人口中,男性多還是女性多?其實,這已經不是問題,2000年“五普”時男女比為105.33∶100;2010年“六普”上升到107.5∶100,到了2020年“七普”,這一比例更是高達111.46∶100。

  對比公安部門提供的2020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男女比102.34∶100,統計部門給出初步判斷,外來流入人口中男性比例大幅高于女性,且以男性青壯勞動力居多。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0)

  我市城鎮化進程持續加快,也得到了這次普查結果的印證。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比為68.19%,高于全國4.39個百分點,與2010年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了9.22個百分點。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1)

  700萬級的花名冊,

  對金華意味着什麼?

  一起來看:

  躍居浙江第四大城市的數據密碼。

  ↓↓↓

  這些天,我們整個國家,乃至全世界都在關注同個熱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公布。

  5月11日國家、13日浙江,按照中央到地方逐級發布的次序,全省有10個設區市,選擇在17日同一天發布地方的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2)

  金華市常住人口7050683人,超越台州,居杭甬溫之後,成為浙江第四大城市。事實上,13日下午第七次人口普查浙江省新聞發布會還未結束,超700萬人、浙江第四大城市,這兩個硬核數字,就已傳遍浙中大地。

  随着5月17日第七次人口普查金華市主要數據公報發布,更多的細節披露出來。所有縣(市、區)人口無一淨流出,全部淨流入。10年間全市增加了1689111人,增長31.5%,增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三和第二,增速僅次于新晉全省人口第一大市的杭州。

  人口是經濟社會最活躍的因素。離開了人,發展也就成為奢談。放在全省着力打造四大都市區的宏大背景下,透過公報數據,我們試圖厘清這份700萬級的人口花名冊,對我市未來發展,究竟有着怎樣的獨特價值或是内在意義?

  從總量看金華魅力

  吸納三成異鄉客 融入浙中大家庭

  從2010年536萬人,到2020年705萬人,10年間的變化有些驚人,也颠覆了不少人的傳統印象。

  5月13日,省新聞發布會透露金華超700萬人口的消息,刷爆微信朋友圈和各種論壇。“浙江第四大都市區,穩穩的,這回妥了。”這是一條有代表性的網友留言。毋庸置疑,這條留言折射出相當一部分人的真實心态。

  金義都市區位列浙江第四大都市區,除了杭甬溫,紹興、嘉興、台州與金華雖屬同一方陣,但論經濟總量(GDP)要領先金華半個身位。現在,全省第四的人口規模,第二的人口增速,得到官方證實。手握這兩個發展的大籌碼,第四大都市區對未來的信心自然陡增。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3)

  我市人口總量大增,當然離不開“新金華人”的貢獻。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末全市擁有戶籍人口493.9萬人。對比普查數據,淨流入人口211.17萬人,僅次于杭州、甯波居全省第三,淨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0.0%,高出全省2.6個百分點。

  近年來,我市着力打造“無證明城市”,推出一系列引才政策和舉措,以開放包容的胸襟、高效一流的營商環境、誠信是金的市場信用,吸引大批中西部人才來金華創業打拼、工作生活。尤其是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金義片區獲批後,吸引了大批淘金者,區内新增企業超萬家。很多人來金創業的同時,在金華安家落戶,成為“新金華人”。

  有一組亮眼的數據,在多個場合被引用,佐證金華高效一流的營商環境、富有活力的經濟業态。2021年一季度,我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31.3萬戶,同比增長17.3%,增幅全省第一,存量市場主體全省第二。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此相當自豪:全市每14人就擁有一家企業!每5人就擁有一戶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增速為何如此之快?現在有了普查數據,答案一清二楚。高達211.17萬人的淨流入人口成為我市創業的生力軍。省新聞發布會上特别提到:四大都市區人口集聚效應日益突出,杭州、甯波、溫州、金華是省外人口流入最多的市。

  記得一年多前,看到城中村部分商戶關門,坊間冒出一個傳言:“金華城裡走掉10萬人。”有人信以為真,質疑者也拿不出證據,一時流傳甚廣。

  現在,普查結果來了,市區總人口已達到1463990人,其中婺城區常住人口增加19.54萬人,金義新區增加19.13萬人。數據成證據,無聲勝有聲。傳言成了謠言,碎了一地。

  從流動看金華活力

  人口遷移逾半數 異地打拼創新業

  樹挪死、人挪活。人口的流動,無疑是經濟發展的一面鏡子。哪裡有錢賺、哪裡發展空間大,人自然往哪兒流。

  人口流動又是多維的,但攪動區域内人口遷移最初的動力,是農民進城變市民。也就是經濟學家經常挂在嘴邊的城鎮化大命題。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4)

  反映在城鄉人口的變化上,城鎮常住人口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的村莊青壯勞動力大量外出,僅剩老人小孩、留守婦女在堅守。盡管也出現了青年人返鄉創業的新潮,但空巢化趨勢整體上已不易逆轉。

  這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市的城鎮化率已達到68.19%,比2010年提高了9.22個百分點,比全國63.8%的平均水平高出4.39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全市接近70%的人口住在城市或城鎮,享受更加先進的現代文明成果、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進發。

  在金義新區孝順傅村、義烏佛堂、東陽橫店等地,高樓大廈林立,城市化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鎮域風貌與城市無二。當然了,對照發達國家80%的城鎮化水平,我市城鎮化還蘊藏着巨大潛力,這也意味着今後有望出現更多像橫店、佛堂這樣的“小城市”。

  人口流動的另一個維度,是從發展滞後的區域向經濟發達的區域遷移。當下,我市人口遷移流動相當活躍,人口集聚的效應進一步增強。突出表現在“居住地”和“戶籍所在地”不一緻,“人戶分離”現象相當普遍。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5)

  這次普查結果顯示,我市現有常住人口中,“人戶分離”人口占51.05%,高于全省46.6%的平均水平。“超過一半的人,工作生活不在戶籍地。”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普查結論,難免會有些吃驚。

  市第七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統計局總統計師許平對此作了解讀:首先是外來人口流入占比大,但同時也說明我市戶籍人口“不安分”,流動性更大。他認為,這是一種流淌在血液裡“走南闖北、創新創業”的傳統基因,很多人離開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市域内更适合自身發展的城市工作。

  硬币的另一面,是“金義一體化、全域同城化”的共建共享效應正在放大,工作生活“雙城記”“同城化”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真實寫照。金義、金蘭、金武、永武、義東、義浦等,以交通一體化為依托,正大步走在“同城化”的前列。

  在許平看來,普查給未來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和決策依據,這種“人戶分離”的流動趨勢,反過來倒逼全市共建共享進一步提速提質。

  這就需要市縣各級決策者,在空間布局、産業規劃、公共配套服務上,樹立全市“一盤棋”的大金華發展理念,圍繞畫好“同心圓”進行統籌和謀劃。

  比如,金義東軌道交通項目開通後,金義東三點一線,任何兩個城市的居民都可以通過交通一體化,輕松實現同城化生活;未來金武永東軌道交通線建成後,金武永義東5個城市就可以形成軌道交通浙中大閉環,加速同城化、一體化步伐。

  從結構看金華潛力

  人口紅利在延長 縣域全部淨流入

  人口大數據,蘊藏着巨大的發展潛能。

  人口紅利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普查結果顯示,全市15~59歲年齡人口為491.29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103.84萬人。15~59歲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43年,比2010年的9.39年提高了1.04年。

  再如,人口的素質問題,10年來大學文化程度人口占比從6.9%上升到13.4%。文盲率從10年前的5.22%降至2.93%。

  目前,我市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也依然存在。“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兼備,“人口數量”與“人口質量”雙擁。透過數據看現象,許平給出了這樣的判斷。

  金華的“人口紅利”之所以還在延長,首先得感謝200多萬外來人口的流入,其中青壯勞動力占了絕大部分。不同于剛洗腳上田就進城的父輩,單純依靠體力謀生,新一代的外來人口有力量、有知識,更有智慧。

  “如果說第一次人口紅利是人口數量,那麼第二次人口紅利則是人口質量,未來發展的着力點,要将人口紅利變成人才紅利。”省内有人口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亮出這樣的觀點。

  浙江金華市人口普查(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出爐)(16)

  事實上,在我市衆多的互聯網5G 智慧工廠,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種變化。步陽5G智慧工廠裡,各種信息、“神經元”發生着美妙的“化學反應”,機器人敏捷地揮舞着操作臂,快速高效地完成從原料到半成品、成品的全過程生産。

  “在這裡上班的,都是自動化專業的本科生,他們的任務是操控機器人,原先那種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場景已漸行漸遠。”步陽集團管理人員笑言。

  随着外來青壯勞動力的大量流入,人口的“新鮮血液”得到補充,還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正向效果——大大減緩了我市正在加深的老齡化社會進程。

  根據普查結果,全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6.02%,比全省平均18.7%要低2.68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占比,全省為13.27%,我市為11.59%,也明顯低一些。

  人口結構的變化,還體現在各縣(市、區)人口數量的增長上。普查結果顯示,義烏、東陽、永康人口總數分列前3位,分别為1859390人、1087950人、964203人。此外,婺城區以957055人(含金華開發區)列第4位,與永康相差不到1萬人。

  從各縣(市、區)人口增速來看,金義新區(金東區)60.6%、義烏50.7%、東陽35.25%分列前3位。

  義烏GDP占比高,經濟發達,産業平台衆多,創造了大量崗位,是我市人口流入的主陣地,10年間新增62.5萬人口。

  金義新區緊緊抓住自貿區金義片區這一最大的政策紅包和發展機遇,承接周邊産業溢出效應,大力推進金義一體化,在人口增速上實現了彎道超車。

  值得關注的是,與2010年相比,2020年普查結果各縣(市、區)人口均為淨流入,全部正增長,實現“滿堂紅”。許平認為,随着我市成為外來人口流入大市,各地或多或少都了這一紅利,那種認為蘭溪、磐安人口呈淨流出的傳統觀點,“現在看來并不成立”。

  《金華市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來源|金華新聞客戶端

  作者丨徐朝晖/文 童俊 潘慧/海報制作 洪兵/攝影

  編輯|葉耘華

  校對|陳潔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