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們雖然體型不小,但外表呆萌、憨态可掬,很難讓人不喜歡。不管是孩子、成年人還是老人,沒有大熊貓拿不下的。最近幾年大熊貓們更是貼近人們的生活,網絡上有着專門記錄它們生活日常的賬号,線上線下都有以它們為主題的文創周邊産品,大熊貓擁有的粉絲越來越多,其中還有不少是專門跑好幾次大熊貓基地,就為了看看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崽。
中國人喜歡大熊貓,外國人也喜歡,每當中國将可愛的大熊貓送去後,那個國家的人民也十分興奮。熊貓本身惹人喜愛,但你能想到嗎,它的糞便也是非常的珍貴。出于種種理念,人們将它的糞便開發出了各種用途,而且每件成品都是價值不菲。那麼問題來了?糞便不臭嗎?拿糞便做出的東西真的能用嗎?不用擔心,熊貓糞便并不臭,相反還有淡淡清香。
這清香是來源于大熊貓的主食——竹子,它們是有名的直腸子,其實并不能很好消化竹子,所以排出的糞便中多是還未完全消化完的竹纖維。糞便的臭味主要是來自于蛋白質和腸道中的細菌反應,竹子又不是什麼蛋白質含量高的東西,更何況還沒有完全消化完,所以非但不會臭,反而還香香的。
這難道是可愛的特殊優待嗎?因為過于可愛,所以被上天偏袒,連糞便都是香香的。其實仔細了解就會知道,香香的糞便不是上天的偏袒,反而是大熊貓在進化中為了生存不得不痛苦妥協的證明。
在誕生之初,大熊貓的祖先是吃肉的,隻是後來環境逐漸惡劣,僅靠吃肉已經不能夠生存,于是出于求生本能,它們選擇了周圍最多的竹子。久而久之,它們的味覺基因也發生了改變,感知肉鮮味的味覺受體退化,感知竹子鮮味的味覺受體進化。
雖然味覺上進化,吃竹子也能吃的很香,但它們的腸道還是不适應這種完全草食的習性。它們消化道太短了,能夠消化、吸收的時間也很短,吸收的營養也有五到十三個小時就會排出,最高排便數量一天可達四十次!
一方面為了呼籲人們關注熊貓的生活情況,讓人們更加了解這種可愛的動物,另一方面出于環保、公益的考慮,香香的大熊貓糞便被開發成了各種産品。熊貓糞便濕潤、粘性好,是做各類工藝品幾号的原材料,于是許多匠人自發或受邀請,用它們的巧手給熊貓糞便做出新的造型,其中的精品就被放在展櫃中展覽。當人們了解到熊貓糞便工藝品背後的故事,能夠接受這種産品,他們不但可以選擇購買,也可以親手去制作。
此外還有熊貓糞便做成的紙,這個很好理解,本來熊貓糞便中就有很多竹纖維,隻要經過加工,做成紙不是什麼難事,成品紙帶着淡淡的竹香。因為熊貓糞便十分稀有,所以這種紙也非常昂貴,收藏價值遠大于實用價值。近幾年還推出了熊貓糞便做的餐巾紙,雖然理念是好的,也知道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一想到原型是便便,還是讓人有些不适。
熊貓糞便紙還不是最令人想不到的,市面上甚至還存在着熊貓糞便茶這種東西。不過别因為名字就産生誤會,所謂的熊貓糞便茶其實是全部用熊貓糞便做肥料的茶葉。這種茶葉十分珍貴,價格高昂,其中的極品每斤最高可達二十一萬元。這可是市面上最昂貴竹葉青的十倍!熊貓茶價格高昂,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它的營養價值和普通茶葉相比更高,隻能說挂了國寶的名頭,就是不一樣。
熊貓糞便茶是個噱頭,那有沒有真的拿熊貓糞便當茶的人呢?其實也是有的,據說熊貓糞便泡水後有一股清香,和喝茶差不多。不知道這和貓屎咖啡是不是相似,雖然價格高昂,專家也說得頭頭是道,但總感覺有點奇怪。
國寶不愧是國寶,就連糞便都是那麼與衆不同。以此為主題的各種産品以及各種宣傳都是好的,能讓人們不隻關注它們萌萌的外表,更能了解他們生存的不易,從而自發地去保護環境,讓可愛的大熊貓能夠更舒适的生存。不過有句話說得好,過猶不及,大肆宣傳也不能丢失本心,不要讓可愛的大熊貓僅僅隻變成了廣告中、商标上的噱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