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
《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話小說,可謂是經典之作,與《三國演義》、《水浒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西遊記》的故事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圍繞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白龍馬齊心協力保護師傅唐僧西天取經進行的。一路上,孫悟空降妖除魔,與兩個師弟相互配合,曆經千難萬險。最終,師徒四人經受住了九九八十一個劫難的考驗,到達西天雷音寺,見到如來佛祖,取到了真經。
《西遊記》的人物形象 《西遊記》故事精彩紛呈,内容跌宕起伏,情節驚險、緊張、刺激,語言诙諧幽默,書中人物形象令人過目不忘,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等主要人物形象豐滿、立體,各有特點。
其實,不僅《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飽滿,即使是輔助型人物形象的設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白骨精、女兒國國王、紅孩兒、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等,或人、或妖、或怪,對于營造、烘托小說氛圍,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瀾作用。
《西遊記》這部神話小說,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劇,受到男女老幼觀衆的喜愛,尤其是中央電視台剛播放電視劇時,真可謂是萬人空巷,對于《西遊記》這部經典喜劇小說在民衆間的推廣、普及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有人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巅峰之作,在重新閱讀之後,我非常認同此種說法。
《西遊記》說什麼 在重讀《西遊記》文本後,我更加覺得這部小說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内涵未能被充分挖掘,很大程度上它被其他古典文學的光環所遮掩。其實,很多人熟知《西遊記》的故事和人物,主要是來源于影視劇,卻并沒有仔細地閱讀過《西遊記》原著,如果認真地去閱讀文本,相信我們會對這部家喻戶曉的浪漫主義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從表面看,《西遊記》講述的是神話故事,但實質上卻是借助于神話故事來描繪當時老百姓的社會生活狀況,反映出作者所處時代朝政的黑暗和腐朽沒落的社會現實,揭露了官場腐敗、官官相護的政治生态,表達了作者的不滿和憤懑,以及敢于呐喊和抗争的思想。
《西遊記》全方位地闡釋了儒、釋、道精神的實質和内涵,構想了天人合一的理想狀态。作者通過反諷、比拟、借代、指代、誇張等修飾手法,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徹底颠覆了人們以往對“天庭”、“冥府”、“極樂世界”、“神仙”等的樸素認知,揭露了當時社會徇情枉法、貪腐行賄的陰暗面,對統治階層昏庸無能、獨斷專行的政治生态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和嘲諷。在這一點上,《西遊記》的嚴肅性、批判性、深刻性,一點也不亞于《紅樓夢》。
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得看熱鬧。”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去閱讀《西遊記》原著,通過細讀、詳讀、深讀文本,更好地發現其文學價值和藝術價值,更加深刻地挖掘出它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于2022.9.11原創首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