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看點:
十大網絡安全企業2022上半年全部虧損IDC與Gartner的兩大2023趨勢預測引發關注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成功上市全球兩大存儲芯片企業都在減少資本支出雲計算業務放緩,微軟的擔心會真的發生?Marvell已宣布裁撤大部分中國研發團隊亞馬遜雲科技巨資361億投入泰國數億美元交易,2022全球AI第一大單誕生大型機增速可以,這個季度IBM Z增長88%麒麟信安在科創闆上市,首日大漲200% (by 科技明說 )

十大網絡安全企業2022上半年全部虧損 網絡安全屬于技術領域,年營收過10億就已經不錯了。此外看看2022上半年這十大網絡安全企業的營收表現。

2022上半年這十大網絡安全企業的營收表現整體還算過得去,僅有美亞柏科同比減少13%,中孚信息同比減少29.98%,北信源同比減少31.89%,其他7大網絡安全企業的營收表現都處于增長中,特别是奇安信,同比增長35.21%,屬于十大十大網絡安全企業2022上半年營收增長表現最高。
雖然營收表現還可以,但淨利潤就令人大跌眼鏡了,十大網絡安全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态,雖然深信服未在财報中公布安全業務的具體盈虧數據但看到其整體業務是處于淨虧損6.90億元,同比下滑418.65%,虧損金額不僅巨大,同時虧損同比表現下滑幅度也特别大。當然不是最大的,最大虧損同比下滑幅度的企業是中孚信息,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2.7億元,與上年同期同比下滑14223.35%。要知道一個企業半年的經營結果是淨利潤與上年同期同比下滑超過100倍,吓人不吓人?
此外,在淨利潤表現中差強人意的還有美亞柏科與上年同期同比下滑1494.64%。亞信安全與上年同期同比下滑2222.83%。近15倍、20倍的虧損下滑,還是令人驚訝不已的。
從經營結果來看,十大網絡安全企業全部處于虧損狀态,可以看到這個行業的經營狀況在上半年還是特别艱難。希望在下半年的努力中,可以力挽狂瀾,有更多的企業扭虧為盈,至少可以出現明顯減虧情況,那也是好的。
IDC與Gartner的兩大2023預測趨勢引發業界關注 在IDC的全球IT行業2023年十大預測與Gartner的2023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中有兩大預測趨勢引發了業界深入的關注。
其一是Applied Observability應用可觀測性。
應用可觀測性在任何相關方采取任何類型的行動時,都會産生包含了數字化特征的可觀測數據,如日志、痕迹、API調用、停留時間、下載和文件傳輸等。應用可觀測性以一種高度統籌和整合的方式将這些可觀測的特征數據進行反饋,創造出一個決策循環,從而提高組織決策的有效性。Karamouzis表示:“可觀測行應用使企業機構能夠利用他們的數據特征來獲得競争優勢。它能夠在正确的時間提高正确數據的戰略重要性,以便根據确認的相關方行動而不是意圖采取快速行動,因此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如果能夠在戰略中予以規劃并成功執行,可觀測性應用将成為數據驅動型決策的最強大來源。”
其二就是建立自動化信任是成功的關鍵。
建立自動化信任關系要求在自動化起着重要作用的計劃中,更加關注人類/組織行為動态。此外,盡管因缺乏信任而引發的重大風險似乎不太可能,但其對品牌推廣的影響以及重啟信任建設的必要性将是重大的。
科技明說分析指出,自動化信任問題已經成為實現安全有效的人機協同控制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而應用可觀測性對于機器數據、系統數據等數據變化的可觀測工具,可以大大提升決策的效率。可見,在一定的場景下,應用可觀測性與自動化信任的人機協同将有着互推互助的關系。這将影響行業數字化發展更為深遠。
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成功上市,市值超200億美元 英特爾最新公開消息,之前收購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正走在IPO路上,其IPO估值約159億美元,發行價将在每股18美元至20美元之間。
但是,在2021年底Mobileye的估值高達500億美元。也就是說,不到一年時間,Mobileye的估值就蒸發了超過340億美元(約2450億人民币)。
然而,159億美元的估值,這與五年前英特爾收購Mobileye的153億美元花銷差不多少。
對于英特爾來說,難道這筆買賣虧了麼?實際上,上市首日,Mobileye股價收漲37.95%,盤中漲幅一度突破40%,收盤市值達到230億美元。科技明說評論指出,自動駕駛技術按照現在汽車行業發展的智能趨勢,應該興旺有很大上升空間才是。看來再好的符合趨勢的技術公司,其并購買賣都暗藏虧本的風險。
全球存儲芯片企業都在減少資本支出,預示着什麼呢?明年更難麼? 海力士半導體(SK Hynix)出人意料地決定将2023年的資本支出削減一半以上,這就芯片需求以及芯片制造設備公司的命運而言是個不祥之兆。
此前,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表示,将把明年的資本支出削減30%。芯片代工企業台積電也把今年的資本支出預期從年初給出的400億-440億美元下調至360億美元
雲計算業務放緩,微軟的擔心可能會真的發生 微軟(Microsoft)對外警告說,由于大客戶在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暫停支出,其雲計算業務将明顯放緩。人們原本希望雲服務的持續強勁需求将抵消個人電腦市場的低迷,并幫助這家全球最大軟件公司抵禦IT市場更廣泛的壓力。如此看來,這一希望可能破滅。
從整個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在雲計算領域特别是公有雲行業,疫情以來的3年左右時間裡,逐漸趨向業務營收放緩,每年的年營收增長率也逐漸降低,一方面市場飽和逐漸出現;另一方面用戶對上雲采用雲的需求也不是非常強烈,主要源自用戶相關預算支出減低所緻,根源依然還是行業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層次不齊,甚至差強人意。業内人士分析,不少行業企業隻要不虧損就是經營盈利了,如果能盈利那就是非常有行業影響力的企業,非常有發展潛力的企業。
随着雲行業市場趨向增長放緩,整個IT與數字化領域的轉型依然在加快,這主要來自新興技術行業領域的深入百行百業,導緻用戶不得不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來改善或改革現有的業務。
為此,全球雲觀察分析指出,在全球經濟逐漸複蘇後,不同行業之間的低迷不振狀态将逐漸改善,此外,數字化加快了行業革新與發展,也将加快行業面向新興技術與方案的采購與采用。為此也将帶動雲計算等IT科技企業不得不加強新興技術的融入,從而進一步提振行業發展與創新的信心。最終将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新動力。
Marvell已宣布裁撤大部分中國研發團隊 10月27日消息,業内消息顯示,美國芯片設計廠商Marvell已宣布裁撤大部分中國研發團隊。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Marvell 企業營銷副總裁Stacey Keegan在向路透社提供的書面答複中回應稱,此舉是作為其全球研發投資調整的一部分,該公司将取消在中國的一些職位。
Stacey Keegan稱:“在中國,我們将把研發投資集中在本地客戶和中國市場上。”“作為此次重組的一部分,我們的幾個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正在宣布改變其全球定位戰略,這将導緻在中國的角色被取消。”
根據曝光的照片顯示,Marvell此次裁撤中國研發團隊涉及多個業務部門。其中上海研發中心是重災區,SPG部門、ASIC部門的Design Verification團隊、PHY部門、IT部門的Engineering都将被裁撤。上海的Infrastructure團隊和GREWS部門也将部分裁撤,保留部分IT支持人員。
此外,Marvell成都SPG部門、GREWS部門也全部裁撤。而北京和成都的研發部門似乎未受影響。
東南亞悄然成為雲巨頭PK地,亞馬遜雲科技巨資361億投入泰國 亞馬遜雲科技(AWS)計劃在15年内對泰國投資超5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361億元。平均一年投資3.33億美元,約合人民币24億元。
近日,亞馬遜(Amazon)旗下雲計算服務亞馬遜雲科技(AWS)宣布在泰國設立基礎設施區域。為此,雲用戶能夠從位于泰國的AWS數據中心運行其應用程序,并為其終端用戶提供服務。同時為願意将數據留存在泰國的客戶提供服務。新的亞馬遜雲科技亞太(曼谷)區域将由三個可用區組成,在27個地理區域的現有87個可用區的基礎上增加。
“雲服務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我們歡迎亞馬遜雲科技計劃在泰國建立一個區域,這将有助于提升我們作為亞洲創新中心和頂級投資目的地的地位。”泰國投資委員會秘書長Narit Therdsteerasukdi先生表示。
此舉,業内人士評論指出将對開發者、初創企業和企業以及政府、教育和非營利組織帶來在泰國的更方便雲服務。可見,東南亞也成為了全球雲巨頭角逐的新藍海了。作為全球公有雲領域的一哥,帶頭砸巨資投入泰國,将東南亞作為了下一步新興增長的目标引擎,可見,這勢必會進一步帶動其他雲廠商繼續加大對東南亞雲計算行業的投入。要不了兩年,一個看似藍海的市場估計也很快變成紅海了。
數億美元交易,2022全球AI第一大單誕生 數據庫巨頭甲骨文Oracle官宣采購超萬個英偉達頂級GPU,數億美元交易,2022全球AI第一大單誕生。甲骨文Oracle已經官宣計劃将數萬Nvidia頂級A100和H100的GPU部署到甲骨文雲基礎設施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A100和H100 GPU将為甲骨文的雲客戶提供,以滿足他們通過英偉達的AI軟件實現的AI工作負載。這筆交易的确切條款仍然保密,業界估計一筆價值數億美元的交易。
英偉達和甲骨文之間的新合作将使所有企業客戶都能獲得人工智能培訓、計算機視覺、數據處理、深度學習推理和模拟。他們将不必花費大量資金來使用Nvidia昂貴的計算GPU部署數據中心。Oracle已經為OCI客戶提供了訪問高性能計算實例的機會,現在将為他們提供各種AI功能。甲骨文OCI的企業客戶将能夠訪問Nvidia的所有AI平台。
Nvidia的A100和H100 GPU相當昂貴,甚至上一代A100 GPU的成本也在10000美元至15000美元之間,具體取決于具體配置,而下一代H100産品的成本将更高。因此,盡管甲骨文不太可能以零售價購買Nvidia的GPU,但它仍為Nvidia的硬件和軟件支付了溢價。
無論如何,與甲骨文合作對于英偉達來說至關重要,多個大客戶比啥都好。
甲骨文首席執行官Safra Catz表示:“我們與Nvidia擴大的聯盟,将提供兩家公司最好的專業知識,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從醫療、制造業到電信和金融服務,以應對這些企業面臨的衆多創新挑戰。”
業内人士評論指出,雙方這場合作聯姻,将為Oracle Cloud帶來更強的AI雲競争力,同時為英偉達面向雲領域的銷售帶來标杆性的案例,畢竟到目前為止Oracle Cloud還沒有像亞馬遜雲科技AWS、阿裡雲等公有雲那樣發布屬于自己研發路線的AI芯片。
大型機業務增速遠超混合雲太多,這個季度IBM Z營收增長88% 看到IBM最新2022年第三季度财報,大型機業務IBM Z營收增長88%,按固定彙率計算增長98%。混合雲平台與解決方案營收增長2%,按固定彙率計算增長8%,其中包含了面向Kyndryl的銷售增長。混合雲基礎設施營收增長33%,按固定彙率計算下增長41%,其中包含了面向Kyndryl的銷售增長。
另外,過去12個月,也就是在一年時間内IBM的混合雲營收為222億美元,增長15%,按固定彙率計算增長20%。要知道全球公有雲的一哥亞馬遜雲科技(AWS)上個季度2022年第二季度營收就為197億美元,同比增長33%。從營收規模和增長速度上,雲一哥一個季度的表現可以頂上IBM快一年時間周期了。不比不知道,有比較才有差距。
當然,傳統業務并不是不可靠,而是一旦做精做強後其價值也将深遠。混合雲平台與混合雲基礎設施綜合在一起的平均增長率也沒有大型機Z業務高,到底還是大型機的王者,越是全球行業處于低迷發展期越是能看出其穩固的業務狀态。當然,混合雲作為IBM的戰略業務增長部分,其本季度營收增長速度不如傳統業務大型機Z。這說明其混合雲業務的發展還是受到一定的市場與行業競争影響。如何能加速混合雲業務的增長,這一直是IBM收購紅帽之後的重要論題。
此外還要注意的是,IBM最新2022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其季度總營收為141.07億美元,季度經營結果顯示虧損,淨虧損為31.96億美元,2021年同期的淨利潤為11.30億美元,同比下降超過380%。不過,截止第三季度,IBM持有現金97億美元,像IBM這樣的藍色巨人都如此看重現金流,足見現金流對一個科技公司面臨全球經濟不确定性情況下是多麼重要。
有朋友看到一個連續5年的Q3,IBM财報的表現圖,你們怎麼看?大家記得2021年第三季度IBM營收是176億美元,為什麼最新的新聞說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141億美元同比增長6%?
為此,業内人士分析指出,IBM在2021年11月完成拆分的 Kyndryl公司(勤達睿),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當時還包括了Kyndryl業務收入,所以營收明顯表現比2022年同期強勁。現在2022财報第三季度隻是包括面向Kyndryl銷售,不是整個Kyndryl業務收入,所以營收差距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從最新的新聞中看到IBM與去年同期的132.51億美元,相比增長6%,這是沒有包括拆分的 Kyndryl公司(勤達睿)。
麒麟信安在科創闆上市,首日大漲200% 10月28日上午,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成為“國産操作系統第一股”。麒麟信安本次發行1321.12萬股,發行價68.89元,募集資金總額9.1億元,拟投向麒麟信安操作系統産品升級及生态建設項目、一雲多芯雲計算産品升級項目、新一代安全存儲系統研發項目、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項目和區域營銷及技服體系建設項目。
日前,麒麟信安發布2022年1-9月主要财務數據及财務指标。報告期内,公司營業總收入為24,345.9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3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334.5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0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6,335.9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2.73%。
對于公司營業總收入上漲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在信息安全需求及産業政策的推動下,國防、電力、黨政、金融等重要行業客戶對公司産品需求擴大,公司持續加大投入提升市場競争力。二是公司服務器操作系統、專用操作系統模塊及安全存儲系統産品實現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較快。
(by Aming)
- END-
你
怎
麼
看
?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阿明觀察 | 科技明說】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