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開玩笑說,摩托車就是兩個輪子 發動機。從最早的摩托車來說,确實如此。1885年,當最早的擁有專利的摩托車出現時,本質上就是一輛自行車,配置了汽缸排量264mL的風冷單缸發動機,最大功率不到1kW,最高速度為11km/h。
随着理念、技術、材料、工藝的發展,摩托車的動力在增加,速度在提升,但又遇到很多問題。在上個世紀20年代,由于尚未發明後減震器,駕駛摩托車跑長途是一個不堪想象的噩夢:剛性車架難以承受惡劣路況長時間颠簸,很有可能中途斷裂;摩托車舒适性能無法令人恭維,長途旅行會拆散騎手的骨架!
在無數工程師的努力下,懸挂系統應時而生,而且不斷發展進化,片簧、卷簧、液壓……随着各種技術的運用,懸挂系統越來越成熟,讓摩托車在飛速狂飙時,保持良好的控制性和舒适度。
随着摩托車性能的進一步提高,懸挂系統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在後減震器方面,理想的後減震器效果應該是累進的:當車輪壓過路面較小障礙物、受到的沖擊較小時,後減震器的表現應該比較溫和、比較柔軟,确保騎乘舒适和操控流暢。當車輪快速壓過較大障礙物、受到猛烈沖擊時,後減震器要迅速變得堅挺,有效防抗觸底,确保摩托車保持較好的操控。但是,傳統的後減震器安裝方式,上頭安裝在車架上,下頭安裝在後搖臂上,難以獲得累進效果。雖然有的廠家采取可變率彈簧等措施,但是無法改變阻尼,造成了彈性過量、阻尼不足等問題。
面對困境時,Honda Pro-Link杠杆機構出現了,這極富創意的後減震器安裝方式,有效實現了後減震器的累進效果。Pro-Link後減震器早先運用于賽車上。著名的GP冠軍斯潘塞曾說過,是Honda Pro-Link懸挂系統增強了他的奪冠實力。1981年,Honda開始在市售摩托車上運用Pro-Link懸挂系統,并且不斷改進提升,推動這一技術進化得爐火純青。
以全球首款探險踏闆車Honda X-ADV為例。為了增加踏闆車的越野能力,懸挂系統成為重中之重。X-ADV前輪安裝了41mm倒立式前叉,彈簧預載和回彈阻尼可調;後部則是單筒減震器,可以調節彈簧預載。與普通踏闆車不一樣的是,X-ADV的懸挂系統采用了長行程設置,前輪行程長達153.5mm,後輪也有150mm,能夠有效吸收越野時的沖擊能量。
X-ADV的後減震器的安裝方式采用了Pro-Link杠杆機構,主要由搖臂和拉杆構成,搖臂前上方固定在車架上,搖臂後下方則連接拉杆前方,而拉杆後方則連接後搖臂。後減震器的下頭不是安裝在後搖臂上,而是安裝在Pro-Link杠杆機構的搖臂上。這種安裝方式,讓懸挂系統擁有更好的彈簧率和阻尼率綜合性能,累進效果較好,首段表現比較柔軟,進而迅速增加硬度。因此,當你駕駛X-ADV快速掃過路面時,柔軟的懸挂性能讓你騎乘舒适,如果你要征服越野路段時,Pro-Link懸挂系統能夠有效抗觸底,維持後輪控制,确保實現出色的牽引效能。
如今,Pro-Link已經普遍用于Honda越野摩托車、跑車、街車、踏闆車等各類車型上,成為Honda招牌式的技術,為釋放天性、追求自由的騎手們,創造騎乘舒适與精準操控兼具的兩輪旅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