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草原上,如果是老虎獅子是大哥,那“二哥”一定是屬于鬣狗這種生物。
鬣狗大戰河馬與獅子在草原上可以說是經常會見到的場景。
在非洲草原的動物界中,鬣狗除了害怕自己的大哥,幾乎沒有天敵,可以說鬣狗是非洲草原的一個王者。
鬣狗大戰河馬 鬣狗,食肉性動物,機會主義者,生活在炎熱的非洲草原。在這方面有着自己的獨特技能。
以河馬為例,鬣狗對一隻體型大的河馬從來都不害怕,有時候還能把這隻河馬給降服,讓河馬變成自己的餐中肉。
不過,鬣狗捕食河馬,從來都不會正面剛,鬣狗找到的河馬大多是受傷的河馬或者是落單的河馬,也正因此,鬣狗被稱為“機會主義者”
鬣狗捕食一般都是群體出動,一次捕食出動的數量大概是七八十隻。
如果盯上了一隻落單的河馬,如果離水源比較近,或許河馬還能有逃脫的機會。如果離水源比較遠,那麼這些鬣狗就會主動攻擊。
最開始,鬣狗會先圍繞着河馬走一圈,找一找河馬的脆弱部位——菊花。一旦鬣狗找準河馬的脆弱部位,鬣狗就會一直試圖向前撲,河馬則是會不停閃躲。
一隻鬣狗累了,就會換另一隻鬣狗繼續向河馬的脆弱部位發起攻擊。
河馬一般皮糙肉厚,很多獵物對于皮糙肉厚的河馬也不敢攻擊。鬣狗就不一樣,專門去找河馬的脆弱部位,這些部位相對于外表的皮糙肉厚,比較容易受傷。
一旦咬住河馬的脆弱部位,鬣狗就會瞬間爆發強大的咬合力,讓河馬痛不欲生。
趁着河馬痛不欲生的瞬間,其他的鬣狗也會上前幫忙,強大的生理疼痛會導緻河馬摔倒。
河馬隻要摔倒,鬣狗就會開始順着對河馬的菊花開始不斷攻擊,鬣狗的這種技能是大多數動物都沒有了,這種技能俗稱“掏肛”。
之後,一群獵狗會圍着河馬從脆弱部位發起進攻,一點點撕扯,直到死亡。
在這個過程中河馬自然不會等死,但是奈何疼痛太嚴重,沒有多餘的力氣反抗,最後隻能無奈“認命”
對于獅子的幼崽,懷孕的獅子,鬣狗依舊會選擇同樣的套路方式對其進行攻擊,進而就有了“鬣狗害怕獅子河馬”的說法。
對于落單的動物,或者是受傷脆弱的大型動物,鬣狗不害怕,卻唯獨非常害怕非洲人。
鬣狗與非洲人 鬣狗的一切行為在大自然中都可以歸結為生存本能。刺殺大型動物也是為了更好地在自然界中活下去,沒有食物就活不下去。
非洲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非洲有部分地區非常貧窮,為了生存,非洲部分馴獸師會把鬣狗抓來表演掙錢。
鬣狗的野性自然是不屈服,奈何非洲人拿捏住了鬣狗的“命門”。
鬣狗捕捉回去之後,馴獸師會給鬣狗的嘴巴處戴上一個罩子,防止鬣狗咬人。
還會把鬣狗一直拴在一個地方,隻要鬣狗不聽話,就沒有食物可以吃,偶爾還會遭遇馴獸師的“棍棒教育”
打完之後,兩三天都不會給鬣狗食物,等到兩三天之後非洲人才會給鬣狗食物。
如此循環循環幾次,鬣狗就開始變得聽話。
說白了馴服的過程就是“打你一巴掌再給你個甜棗”
慢慢地,鬣狗就變成了非洲馴獸師的賺錢工具,鬣狗也對馴獸師有了忌憚。
這就是鬣狗為什麼害怕非洲人的原因。
為什麼這裡說的是非洲人,主要是因為非洲鬣狗是最為有名。
寫在最後 鬣狗雖然不害怕河馬,獅子,但是卻害怕非洲人,鬣狗被非洲人類拿捏住“命門”就會屈服。
這或許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正所謂“一山還比一山高”也是這個道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