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梅派大青衣史依弘不顧反對,嫁給了比自己大18歲的李成儒。
而當時,李成儒與前妻的兒子李大海,都已經有16歲了。
在所有人看來,兩人都不太般配,包括李成儒的兒子李大海。
他明說了自己的爸爸配不上史依弘。
果然,這段婚姻持續了6年,就走到了盡頭。
在離婚的很多年後,史依弘被問到是否和李成儒還有聯系。
她大方承認,兩人之間仍是很好的朋友。
“有沒有可能和李成儒破鏡重圓呢?”
“這是不可能了,我們因誤會而相愛,因了解而分手。”
兩人到對方城市出差工作時,還會一起吃吃飯、聊聊天。
不過李成儒沒有再婚,史依弘也一直單身。
李成儒有兒子陪伴,史依弘雖然沒有孩子,但也從不寂寞。
她四處演出、與朋友聚會,偶爾還會一個人旅遊、或是在家裡學習一下刺繡。
這位大青衣,就像一株染霜的玫瑰,雖然沒有另一半的陪伴,但仍綻放着屬于她的光彩。
01.
史依弘,1972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蘇,原名叫史敏。
她的父親是一名軍人,母親在上海體育館從事體育相關的工作。
因為父母工作繁忙,所以史依弘是跟着外婆一起生活的。
在6歲時,因為史依弘的身體素質不太好,父母希望她能夠加強鍛煉。
而且父母的工作在這方面也有便利,可以把女兒接到身邊來。
一開始,史依弘迷上了帥氣的武術。
雖然年齡尚小,但她的精神上很好地傳承了父親軍人般的堅毅。
史依弘為了練習武術,身上多了不少擦傷,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
不過也是因為多次受傷,8歲時,武術教練建議父母把她送到體操隊。
史依弘最開始學習體操的時候,并不順利。
因為體操要求的是身體的柔韌程度,而練過武術的她并不滿足這個條件。
不過史依弘咬着牙堅持了下來。
在體操隊裡,史依弘遇上了她的伯樂,開啟了她和京劇的緣分。
一個同學的父親是戲校京胡的老師,偶然的機會下,老師看到了史依弘的練習。
他找到了體操隊的老師:“這個孩子其實不适合體操,她隻适合吃我們這口飯。”
這位老師也是愛才,他又找到了史依弘的父母。
跟他們說史依弘身段氣質都非常好,長相也顯得很古典,非常适合去唱戲。
1982年,上海戲曲學院招生,在父母和那位老師的鼓勵下,史依弘報名參加了考試。
02.
憑借着多年武術和體操的練習,加上天生的好嗓子。
史依弘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京劇班,還被京劇名家、教育家張美娟看中。
張美娟有“中國第一女武旦”之稱。
身為教育家的她,也非常看中史依弘的天賦。
她不僅傾囊相授,還把史依弘引薦給了于永華、盧文琴、許美玲等名家老師。
史依弘天賦絕佳,還能吃苦,老師們都非常喜歡她。
1986年,學習京劇4年,才不過14歲的史依弘參加上海戲曲武功電視大賽。
憑借《擋馬》這一劇目成功拿下比賽二等獎。
1990年,史依弘正式加入上海京劇院。
剛加入的她,就成為了劇院重點培養的年輕演員。
又經過幾年的磨煉,史依弘徹底在梨園行業站穩了腳跟。
1994年,她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和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
而且還被推選為首屆“中國京劇之星”。
這一年,史依弘不僅在事業上有了長足的發展,還是她與李成儒初次相識的時間。
最初李成儒是以京劇迷的身份認識了史依弘。
他初見史依弘時,也的确是以粉絲的心态。
李成儒是北京人,家裡有10個兄弟姐妹。
其中他的三哥也是京劇演員,與史依弘早就認識。
在三哥的介紹下,李成儒和史依弘相識後。
李成儒被史依弘端莊的儀态和優雅的身姿深深吸引。
03.
1996年,史依弘想要追求事業上更高的發展。
她考入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從上海來到北京進修。
史依弘入學後不久,對她心心念念多年的李成儒覺得找到了機會。
他又拜托三哥帶着他去學校看望史依弘。
這時的李成儒早已離婚多年,和兒子李大海相依為命。
在遇到史依弘之前,他對婚姻不再有希望。
但史依弘的出現,讓他的生命出現了新的曙光。
兩人相識一段時間後,李成儒約了史依弘一起談心。
他向史依弘講述了自己小時候10個兄弟姐妹艱難的生活。
講述了他磕磕絆絆闖入了演藝圈,還有下海經商的過程。
甚至介紹了他和前妻結婚、離婚的緣由。
史依弘就當朋友在向自己訴說苦悶,想要安慰一下的時候。
李成儒突然大膽求愛。
這讓史依弘有些措手不及,不過她反應過來後明确拒絕了。
因為當時的她才不過24歲,李成儒已經42歲了。
而且史依弘是有男友的,當時他在國外留學。
李成儒對于這個結果也有預料,但他堅持着:“不接受也沒關系,我會等你的。”
不過為了躲避李成儒,史依弘和他斷了聯系。
一晃5年時間過去了,史依弘和男友也因為性格不合分了手。
這些年裡,史依弘的演出,李成儒是場場不落。
在她分手後,李成儒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這時史依弘才知道李成儒已經不再經商了,問其原因,說是經營不善。
但事實上,經商雖然遇到了波折,但并不是緻命的打擊,好好經營一番就能平穩度過。
他真正不再經商的原因,是因為史依弘無意間說過自己不喜歡商人。
為了擺脫自己“商人”的身份,李成儒自己把公司轉讓,一心一意拍戲。
史依弘知道這個情況後,非常感動。
李成儒在史依弘分手後,一如既往地支持着史依弘的戲。
還給她送上各種各樣的禮物。
甚至在一次演出結束後,李成儒送上了一整車的鮮花。
04.
史依弘從小練功,沒有太多感情經曆。
李成儒多年的癡心等待和默默付出,讓她感動不已。
漸漸地,史依弘終于被李成儒的誠意和感情打動了,決定接受他的求愛。
下了決心的史依弘,也就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和李成儒的情況了。
最開始時,李成儒就向她坦白了自己離過婚還有孩子的事情。
2001年,史依弘不顧親友同事的反對,和李成儒領證結婚了。
不過這段感情确實沒有得到太多的祝福。
甚至李成儒的兒子李大海都不看好自己的父親:
“阿姨,你這麼漂亮,怎麼看上我爸了呢,他配不上你。”
領證前,史依弘表示自己在上海工作多年,不太想去北京定居。
雖然李成儒在婚前就已經在北京昌平買了房子,但還是答應了史依弘的要求。
房子買了總是要住的,而且李成儒在北京工作。
婚後兩人就過起了兩地分居的生活。
李成儒在北京的房子裡,專門設計了一套80平方米的練功房。
讓史依弘沒事時可以來這裡練功。
雖然仍住在上海,但沒有演出的時候,史依弘就會來到北京的家裡和丈夫團聚。
李成儒不拍戲時,仍像當年追求妻子一樣,去聽她的戲。
甚至很多時候,因為想念妻子,工作期間也一定要和她聚一聚。
一次李成儒在拍戲期間,史依弘沒有演出在休息。
為了回家陪陪妻子,李成儒在路上輾轉了七八個小時才回到了家。
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就匆匆踏上了回劇組的路上。
後來有一次,史依弘要去香港演出,李成儒向劇組請假,匆匆飛回上海。
隻是為了和史依弘吃上一頓飯為她送别。
李成儒對自己好,史依弘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史依弘一直不願涉足影視,直到有一次,李成儒拍攝《人生幾度秋涼》。
因為角色中有一位京劇名伶“牡丹紅”,李成儒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的妻子。
雖然有些抗拒,但禁不住丈夫的請求,史依弘答應了出演。
這部劇播出後反響還算不錯,但史依弘卻一直開心不起來。
因為李成儒向她提出了更多的希望和要求。
05.
史依弘在上海、兩人分居時,李成儒幾乎天天給她打電話。
但時間久了,妻子長期不在身邊成了李成儒嚴重的心病。
他還是希望妻子能到北京來住。
如果到了北京,他可以幫忙安排史依弘拍攝影視劇,進入演藝圈發展。
這種密不透風的愛意,讓史依弘感到很重的負擔。
史依弘實在放不下她沉浸多年的國粹京劇,以及工作多年的上海京劇院。
再加上史依弘對他的愛感到有些窒息。
于是她表示:“結婚前不是說好了我不會離開上海的嗎?”
而且史依弘勸丈夫可以适當地給雙方留一些空間。
可李成儒卻誤會了她的建議,以為她更傾向于分居的生活。
夫妻間因此漸漸有了矛盾,而隔閡一旦産生,就很難破鏡重圓。
而且這個隔閡還無法解決,兩人都有無法遷就對方的理由。
2007年,李成儒和史依弘的婚姻走過了6個年頭。
沒能度過七年之癢,兩人最終選擇了離婚。
李成儒表示:
離婚并不是兩人的感情出了問題,而是婚姻模式導緻的。
他們兩個人一直在各自的領域工作。
他雖然也會聽戲,但畢竟還隻是個票友。
史依弘的工作幾乎不會涉及到任何電視劇電影等方面。
長期的分居,讓他們之間的不再有最初的激情,感情還在,但婚姻卻無法維系了。
辦完離婚手續的那天,李成儒這個53歲的老爺們留下了淚水。
“我以後還會對你好,還要來看你。”
史依弘的淚水淚水也盈滿了眼眶,點了點頭。
2009年,史依弘生病住院,李成儒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照顧她。
史依弘出院後,李成儒半真半假地開玩笑道:“我還能重新追求你嗎?”
史依弘說:“别開玩笑啦,咱們還是做朋友最好。”
李成儒雖然年齡大,但也有些孩子氣,為人仗義、也懂得浪漫。
對于史依弘來說,他不适合做丈夫,但絕對是最好的朋友。
李成儒也看清了這一點,離婚後,他把史依弘當成妹妹一樣地寵愛。
甚至後來,李成儒看她一直沒個對象,還勸說過她:“你比我年輕多了,應該再成個家。”
不過史依弘一直是孑然一身,把生活重心全部放到了熱愛的京劇事業上面。
但史依弘并不孤獨,因為她也曾經愛過。
如今的他們雖已分道揚镳,卻在各自的世界裡,收獲了最好的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