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映的陳凱歌導演的作品《妖貓傳》再現了9世紀初的唐都長安的繁華景象,電影中的倭國僧人空海不遠萬裡來大唐尋找"無上密",這裡的"無上密"就是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中成型最晚、最具神秘感的密宗。
一.大唐密宗 密宗也稱"密教"、"真言乘"、"金剛乘"等,由于自稱受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的傳授,為"真實"言教,這種真言奧秘若不經灌頂(入教或傳法儀式)和秘密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于人,因而得名。又由于它修習三密相應(瑜伽),即手結印契(身密)、口頌真言密咒(口密)、心中觀想大日如來(意密)以與大日如來的"三密"相應,實現"即身成佛",故又稱"瑜伽密教"。
密宗具體的成型時間已經不太可考,雖然早在三國時期密宗就已經被介紹到中國,但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真正發揮作用,并形成一個宗派還是在7世紀左右。經過一百年的發展在8世紀末和9世紀初的時候在唐朝達到鼎盛。《妖貓傳中》空海就是在這一時期赴唐求法。
二.研究僧空海 電影的一開頭倭國僧人空海作為驅魔法師被朝廷請進宮内為皇帝(唐德宗)驅邪治病。空海俗姓佐伯,擅長書法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共稱"日本三筆"。少年時期即習讀《論語》、《孝經》、《尚書》、《左氏春秋》、《道德經》等儒家道家經典。入唐前著《三教指歸》論述儒釋道三教優劣,認為三教具有一緻性,相比較而言佛教更為優勝,由此形成了空海自身的三教合一思想。空海20歲時投入石淵寺勤操門下出家,在讀唐朝傳入的《大日經》時,對其中很多梵字真言(咒語)、印契等密教表述方法和教義不理解,于是立志入唐求法。
三.丹龍與惠果阿阇黎 空海在皇宮中結識了白居易(白居易詩詞淺顯易懂,所謂"老妪能解"故而在日本人氣很高),白居易問他為什麼來唐。空海說想做青龍寺惠果大師的弟子。
開元三大士:唐玄宗時期是唐密發展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期間多位密宗大師來華傳教,尤以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影響巨大,并稱"開元三大士"。善無畏原籍中印度,開元四年(716)抵達長安,所傳真言密教後世稱"胎藏法"。金剛智,原籍中印度,開元八年(720)至長安,傳世"金剛界密法"。三大士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不空法師,不空獅子國(今斯裡蘭卡)人,幼時随舅入唐,又師從金剛智。以佛法護國是不空法師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他認為"佛法護佑國家,國家扶持佛法,兩者相得益彰",這一點很受皇帝的賞識。因而安史之亂後不空與唐肅宗來往密切,"大師常密使人問道"、"肅宗皇帝亦頻遣密諜使者到大師處",由于獲得統治者的支持肅宗、代宗兩朝不空地位日隆,成為當時全國佛教界的領袖,密宗也成為當時佛教内部的顯赫宗派。
惠果因常駐青龍寺世稱青龍阿阇黎(導師),曾師從不空的弟子昙貞學法,後受不空賞識親自為其灌頂受法(不空即獅子國人,所以電影中說他從獅子國取回密法),又從善無畏弟子玄超受密法。将善無畏的"胎藏界密法"和不空的"金剛界密法"融會在一起,建立"金胎不二"之說。空海赴唐時為貞元二十年(804),當時"開元三大士"均已故去,此時大唐"三朝帝師"(代宗、德宗、順宗)的惠果阿阇黎就是密宗的最高權威,這就是空海想拜在他的門下的原因。
四.遍照金剛。 與電影中一開始空海連青龍寺山門都沒進得去,直到最後極樂之宴超度完妖貓(白龍)才終于入得青龍寺不同。現實中的空海永貞元年(805)六月一到長安就投到了惠果門下成為其嫡傳弟子,惠果對其極為賞識"相共誓願,弘演密藏",賜其法号"遍照金剛",親為其灌頂受兩部(胎藏界、金剛界)傳法,贈《金剛頂級》等密教典籍和多種法器。同年12月惠果圓寂,不久之後空海回到日本創立真言宗。
五.空海和"入唐八家" 電影中空海為完成師傅的遺願獨自前往大唐,實際中空海是跟随日本官方組織的第十六批遣唐使入唐的。他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幫人,除了與他齊名的日本三筆之一的橘逸勢之外,還有七位遣唐僧(最澄、常曉、圓行、圓仁、惠運、圓珍和宗叡)他們和空海一起被稱為"入唐八大家"。這之中又以後來創立日本天台宗的最澄和真言宗的空海最為知名。空海與最澄開始關系很好,最後由于顯密二宗的問題最後鬧得斷交。
六.大青龍寺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李商隐的這首《樂遊原》傳頌至今,樂遊原是當時長安城中文人墨客經常去的遊覽勝地,地處城南。妖貓傳中說的的密教祖庭大青龍寺就位于此地,其前身是隋代的靈感寺,在唐武德四年(621)被廢。龍朔二年(662)城陽公主患病時,因為有和尚誦《觀音經》祈求保佑而痊愈,于是寺廟複建,名為觀音寺。景雲二年(711)又改名青龍寺。唐朝密教的祖庭原來在大興善寺,不空生前長期駐紮在此傳法,唐代宗時期惠果于青龍寺内修東塔院并于此傳法直至滅寂,因而青龍寺成為當時密宗的中心。
唐會昌五年(845)武宗禁佛,寺廟再度荒廢。日本真言宗以青龍寺為祖庭,1924年,兩位日本真言宗的僧人,想要尋找曾經的青龍寺,但是誤認了地址。解放以後,中國社科院的考古研究所對樂遊原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這一下,終于找到了青龍寺真正的遺址。1981年在日本真言宗的幫助下青龍寺得以重建。
七.唐密的沒落 會昌年間唐武宗下诏滅佛“命殺天下摩尼師,剃發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滅佛之後至晚唐,密宗受到多方打擊,加之本身修習複雜,對儀式法器要求高,最終完全衰敗,至宋初,又有新的複興,但僅限于譯經。不久譯經亦止,這标志着外來佛教的終結。
[1] 季羨林、湯一介.中華佛教史·隋唐五代佛教史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2] 杜繼文.佛教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3] 楊文曾.日本佛教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阇黎惠果和尚之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