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粘人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呢?我想到的是這樣一個情景,一雙新買的球鞋踩上了一團被吐在地上的口香糖,我們踩着鞋子拼命地在地上摩擦,可口香糖還是穩穩地粘在鞋底。一連試了幾次之後,我們的耐心終于透支了,然後變得抓狂起來。
不過仔細想一想,這不過就是一團小小的口香糖而已,它并不會對我們的走路産生太大的影響,為什麼我們非要除他而後快呢?其實這款口香糖本身并沒有什麼,關鍵是那種被粘上的感覺,讓我們覺得很受不了。一團小小的口香糖尚且是如此,如果我們在感情裡太過于黏人的話,那麼男人對我們的厭惡感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次我倆因為這件事情鬧得特别兇,男朋友生氣的對我說不要一直給我打電話,這樣會讓我透不過氣來,我也需要一些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聽到這句話,我一下子就哭了起來,不是因為愛你才粘着你的呀,沒想到你竟然這麼嫌棄我。每次都是這句話,我真的聽夠了,你口口聲聲說愛我,可是為什麼你的愛讓我感受到的都是壓力呢?他說完這句話之後就生氣地挂了電話,然後整整兩天都沒有理我,兩天後我主動跟他道歉求和好,他勉勉強強答應,可是卻跟我說了這樣一段話:像我們這樣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纏在一起,而且在這期間我們不是相互懷疑,就是吵架,這樣的陪伴有什麼意義呢。愛情就像是一把握在手裡的沙,我們抓的越緊,它就會流失的越快,希望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這個道理。
聽完這段話之後,我的心裡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因為這段話更像是一個最後通牒,如果今後我還是這樣一直粘着他的話,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跟我分手的。聽了小林的這番話之後,我更加堅信了我的判斷,小林之所以會這麼粘人,是因為她本身是那種依戀型人格。什麼是依戀型人格呢?說的簡單點,就是依戀型人格是一種強烈的需要被别人照顧的行為模式。一般來說,依戀型人格的形成跟我們在童年時的經曆有很大關系。
研究證明具有依賴性人格的人呢?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和溺愛,或者是他們自身被關愛,被保護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滿足。所以我就問小林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成長經曆?小林告訴我說她其實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她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因為受不了爸爸的家暴,于是就偷偷的帶着她逃到了外地,自此之後小林就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小的時候小玲長得很瘦小,經常會被别的小朋友欺負。媽媽很懦弱,一般都不會為了她跟别人的家長理論。所以小林的内心從小就很缺乏安全感,她是多麼希望能夠有一個強大的父親角色來讓她依賴。
所以在談戀愛之後,她就很自然地把這份希望卻全都寄托在了自己的男朋友身上。可是殊不知,這種對于自身安全感的強烈補償,卻讓對方感受到了深深的壓力。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說這種依賴型人格是可以改變的嗎?如果可以改變的話,我們具體又該怎麼做呢?其實這種依賴型人格是可以改變的,隻需要我們做到下面兩件事,第一,去全面的認知自己的需求和行為。第二,通過科學的方法嘗試着去擺脫對伴侶的依賴。
那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講的内容了,大家一定要記得準時閱讀。另外,如果你在感情裡也很粘自己的伴侶,可是不确定這是不是有自身的依戀型人格造成的話?你可以關注我,在後續的文章中繼續為您解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