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聽了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後,代表們沉浸在振奮和喜悅當中,也引發了思考。當下,中國電影市場已躍為全球電影第二大票倉,電影銀幕數以每天20塊的速度增長,中國電影的跨越式發展讓世界震驚。市場繁榮的當下,擺在影視行業面前的問題也前所未有的突出——我們的作品是否潤物無聲地熏陶啟迪人的心靈、傳遞向善向上的價值觀?
代表們認為,數字的增長固然是讓我們能夠自豪的一個标志,但真正能夠讓我們樹立文化自信的是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國家、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優秀作品。
文化泡沫不僅危害行業,更影響到國家民族的未來
過去一段時間裡的文化市場,尤其是銀幕熒屏上“娛”的内容多,而“教”的内容還不夠,不少影視工作者為此憂心。主演《百鳥朝鳳》的演員陶澤如說:“我一直在想,像從前那樣因為一部影視作品而引發大衆關注和讨論的現象,為什麼今天很少看到了?僅僅是因為今天老百姓的文化選擇越來越豐富了嗎?恐怕不是。我們還是更多地在創作上找原因。”
如何引導觀衆尤其是年輕觀衆怎樣對待祖國、對待民族、對待生活,這是文藝人特别需要關注的問題。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抛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曆史悲劇。曾拍攝《紅河谷》《黃河絕戀》等電影的導演馮小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去十幾年,普遍地傾向于強調文藝的市場功能和經濟功能。導緻一段時間裡文藝創作處在一個浮躁期,産生了一些浮躁性的文藝泡沫,沒有社會擔當、沒有思想性。可怕的不在電影、電視某一行,而是對全社會産生了惡劣的影響。如不對這種文化泡沫進行遏制,危害的可能是下幾代的孩子。而且這種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的,一旦丢掉了價值觀、善惡觀、人生觀,這就可能影響到民族的未來。”
馮小甯的爺爺是紅軍,外公是北師大創始人,畢生緻力于教育救國。他的父親和叔父都是科學家,叔父更是因拒絕為日本侵略軍工作而遭殘忍殺害。受此影響,他對民族和個體命運緊緊相連有着更切身的認識,在他的導演生涯拍了不少反戰題材的影片。他對引用托爾斯泰的話特别有感觸———托爾斯泰說,“但如果告訴我,現在的孩子們20年後還要讀我所寫的東西,他們還要為它哭,為它笑,而且熱愛生活,那麼,我就要為這樣的小說獻出我整個一生和全部力量。”
影視劇創作不能陷入曆史虛無主義的怪圈
“我過去一直在拍古裝秘史劇,最近不拍了!”憑借秘史系列為廣大觀衆所熟知的影視劇導演尤小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很幹脆地說。曆史給了文學家、藝術家無窮的滋養和無限的想象空間,但文學家、藝術家不能用無端的想象去描寫曆史,更不能使曆史虛無化。
“我發現最近的一些古裝作品中,曆史真實退場了,而推到台前的則是通篇的想象情節。”熒屏網絡中,不少玄幻劇、穿越劇的跟風現象嚴重,這些作品花了大量的精力在特技、服裝上做文章,而在情節上隻有後宮中的爾虞我詐、皇室永遠隻忙于談戀愛,讓一些觀衆特别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誤以為真實的曆史就是這樣的,産生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他呼籲影視劇創作,尤其是古裝劇、曆史劇能夠正本清源,他說:“對曆史不夠尊重,就是對自己創作的不尊重,從而走向曆史虛無主義的怪圈,我們要認清曆史虛無主義的嚴重危害。”代表們認為,隻有樹立正确曆史觀,尊重曆史、按照藝術規律呈現的藝術化的曆史,才能經得起曆史的檢驗,才能立之當世、傳之後人。
别太忙,要重新回到生活和思考之中
找準曆史故事的呈現尺度之餘,代表們也同樣關注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不少業界人士呼籲主流作品應堅持關注真實生活,尋找真正應當關注的社會真實。不拍曆史劇的尤小剛把視線移向了奮戰在反恐第一線的武警戰士們。他說:“這群年輕人從事着特殊的職業,身上肩負着神聖的職責,不畏犧牲個人利益而保護國家安全,令人感動和尊敬。我希望用這樣一種精神感召與他們同齡的年輕觀衆,讓他們知道,生活不都是花前月下。而這樣一種人生是值得尊敬、更是值得重視的人生。”
編劇王興東寫過《離開雷鋒的日子》《紀委書記》《孔繁森》等一系列現實題材作品。最近,他接到為法官鄒碧華創作劇本的邀約後前往上海了解情況,從法院同事到親人朋友,甚至鄒碧華的中學同學、老師他都一一采訪。他說:“編劇是跑第一棒的,要最先反映生活反映老百姓的心聲,抄材料、攢劇本絕對不行,要讀社會這本大書。隻有真正讀懂、讀透了這本大書,才能創作出優秀作品。”
演員李雪健戴着助聽器現身會場,接受采訪時,他用兩隻手籠住耳朵來聽清問題,說話很慢但特别真誠。他談到自己眼下接拍了一部關于見義勇為典型人物的戲,扮演英雄身邊的一個人物。“雖然不是主角,可被劇本打動了,我就願意拍。角色無大小,隻要自己動了心,又适合,又有一個敬業的團隊,這是我選擇演不演的基本标準。”先打動自己才能用人物打動觀衆也是演員顔丙燕的感悟,她主演的 《飛越老人院》 關注老年人的生活,她說:“我們首先要自己心中開出花來,才能讓觀衆聞到花香。”
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文藝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隻有創作出典型人物,文藝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演小人物出道的演員黃渤對此十分認同:“前兩天我們幾個電影人聊劇本的時候還在說,劇作三要素,一是人物,第二是人物,第三還是人物。”在他看來,要塑造好屬于這個時代的典型人物,就要符合現實生活。他說:“我自己有幸在出道的時候碰到幾個比較較真的導演,要求我在演戲前體驗生活,一體驗就是兩個月,甚至有時候拍攝的一場戲整場廢掉,就是發現現實生活中其實并不是我們演的這樣。”他坦言,生活閱曆給自己演戲很大的幫助,見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成為表演累積的素材。可如今邀約多了,忙着拍戲到處飛,經常來回奔波,慢慢地就離生活越來越遠了。所以,他近期選擇沉澱一段時間,重新回到生活和思考之中。
(本報北京12月1日專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