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談《妖貓傳》,要想談透徹了,不從張雨绮的這段床戲開始,我認為是不行的。雖然,床戲在很多“正人君子”那裡是不齒的。願意以最單純的思緒來分析《妖貓傳》的讀者親們,可以随着我的思路一起聊聊張雨绮床戲的重要性。
張雨绮在《妖貓傳》裡邊,飾演一個統領的妻子。在開篇不久,兩人便有一場親昵的床戲。陳凱歌導演在拍攝這類畫面的時候,絲毫不輸給電影分級已經非常明确的韓國一流導演們。如果哪位讀者對老陳頭的床戲分鏡頭感興趣,可以找出《無極》進行比對。那其中,也有一場張柏芝的床戲。
《無極》要拍攝張柏芝和大将軍的床戲,其實不比《色戒》中湯唯的那些戲膚淺。《妖貓傳》中張雨绮的類似戲份亦然。它們都希望通過這些至純至善的人性最基本正常的訴求表達與欲望滿足來失望一種男歡女愛。其實,無論是編劇,還是導演,更希望通過這種戲份釋放一種女性對于至純至善愛情的美好期許。
張雨绮的這段戲份拍攝的異常投入,但是,依據中國院線的審核尺度,在分寸方面,把握的也異常精準。如果讀者們感興趣,可以觀看韓國導演樸贊郁的《小姐》,該片以其更大的男女尺度,獲得更深刻的人性表達,從而得到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榈提名。在這一情感表達上,陳凱歌是有樸玉贊的追求的。但是,我們的院線沒有分級,必須要考慮大衆的審美體驗。
《妖貓傳》中,通過這段戲,表現張雨绮飾演的角色對其夫君至純至善的愛情。而在妖貓威脅面前,這個夫君陳雲樵卻落荒而逃,至妻子于不顧。男歡女愛的美好,需要張雨绮的那段大尺度戲份來彰顯,而後便面對現實的冷酷,又是極具對比的。看到這一點,實際上也就看明白了陳凱歌的《妖貓傳》意欲何為。
張雨绮飾演角色和她夫君的這些戲份,其實實現了對後邊全部戲份的互文關系。後邊的戲份,講的則是這隻妖貓要幫着楊貴妃報仇雪恨。唐明皇對楊貴妃也是愛的時候山盟海誓、嘴比蜜甜,遇到生死大事的時候,照樣連哄帶騙地弄死楊貴妃。整部《妖貓傳》與其說是講大唐盛世,不如說是講男性對女性的愛情背叛。
恰好,《無極》也是講男性對女性的愛情背叛。隻是,《無極》依靠了一個虛空的玄幻式故事,整個的人物關系圖譜中,沒有年代,且沒有年代賦予他們的任何曆史滄桑感。這種架空感,讓《無極》顯得華而不實。它在當年來論,當然制作的十分精良,畫面美輪美奂,但是,美輪美奂的外表下,确實一個并不深刻甚至顯得十分單薄的主題,面對影迷的诟病,也是必然。中國人素來務虛,但也素來知道務虛的危害——務虛的《無極》,正是一面可以拍攝完成,一面又必須被批判的緣由。
《妖貓傳》則比《無極》務實了一丁點。哪一丁點呢?就是沒有制造一個務虛的曆史緯度。如果将唐朝的背景虛化掉,實際上《妖貓傳》與《無極》别無二緻,甚至于在某些場面戲份上,遠遠不如《無極》精良。直接一點說,《妖貓傳》沾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便宜。
它通過一隻妖貓的作祟,以看似懸疑的方式找出了楊貴妃死亡的真相,在兵卒叛亂之際,唐明皇選擇自保,以欺騙的方式害死楊貴妃。而電影的主題,也恰好是,男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女人都是至純至善的。無獨有偶,中國的小說名著《紅樓夢》大抵也是論調相同。可是,《妖貓傳》的懸疑故事,講的并不精彩。原因有二。
第一,整部電影劇情,必須建立在人可以移植意志到一隻貓身上,并且可以活過三十年。這種奇幻的表現方式,本身又是務虛的,架空的,和《無極》裡邊,穿着白羽毛衣服放飛張柏芝異曲同工。劇情的不合理性(非現實主義),并沒有實現一種浪漫主義的極緻表達,相反,隻是彌補為了懸疑而無法自圓其說的尴尬。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影迷千萬不能在妖貓上較真。既然不能較真,那前邊妖貓帶來的一切劇情,實際上都是烏托邦式的。這樣的編排,等于把整部《妖貓傳》又務虛成《無極》了。
第二,整個故事的最終真相揭露,竟然依靠一個前人的筆記,也太照本宣科了。找到筆記,一切真相大白。等于劇情中前邊所有的死去活來,都是鬧着玩兒的,沒有太多作用。而妖貓也隻是想要白居易在創造《長恨歌》的時候了解楊貴妃死去的真相,卻為了這個真相,殺害了不少無辜的人,并且美其名曰,報你祖上的仇。這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懸疑電影的道德邏輯怪圈——為懸疑而懸疑,至基本的故事邏輯于不顧,為了制造懸疑氣氛,不惜殺害普遍的無辜生靈。
所以說,《妖貓傳》在講故事上,是不成功的,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而在情感表達上,陳凱歌導演實際上還是第五代導演慣常的思維,女性肉體的歡愉可以上升為精神層面的對男性的至純至善,而男性往往在現實面前傷害女性。這看似是對女性的尊重,實則,難道不是更大的物化女性輕蔑女性的表現嗎?
極盡奢華地呈現了一個男性與女性之間愛恨關系的小故事,這不應該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導演所追求的。《妖貓傳》在這一方面,并不比《那些年》、《緻青春》高明什麼,甚至于在基于現實方面,還遠不如它們。陳凱歌導演一直缺少一個宏大的曆史主題表達能力,他隻要站在曆史的緯度上進行思考,就是《王朝的女人》那樣的概念化、平面感——這個盛世大唐的隕落,在陳凱歌等人眼裡,也不過是楊貴妃完犢子了。
這是極緻的曆史抒情主義的膚淺。這種曆史性的浪漫,已經喪失了浪漫主義的溫情底色,更像是瞎犯浪。浪漫主義,是要有現實主義的大悲痛才行的。這一點,估計陳凱歌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才會懂。當然,如果讀者們想要知道,楊貴妃之後,大唐盛世為什麼隕落了,不妨讀讀黃仁宇老先生的《中國大曆史》,一目了然,清晰的不能再清晰。讀書是個好東西,不讀書,連個電影其實都做不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