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王培哲 川觀新聞記者 寇敏芳 攝影 韋維
“熊貓消費節跟四川以往的消費類展會很不一樣。”11月25日,首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國際消費精品展正式拉開帷幕。作為資深辦展人,四川省供貨商商會的梁智洋第一批沖進展館。雖然隻有3個展館,他卻逛了一下午,發現跟以往農産品唱主角的消費展會相比,這次多了一些科技範、品質感、時尚味。
據了解,為期三天的展會,吸引了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302家優質品牌參展。在3.5萬平方米的展覽空間中,來自全世界的消費好物呈現出綠、橙、藍、白四種顔色,既折射四川消費升級,也呈現産業轉型新趨勢。
低碳綠:新能源汽車“踩油門”,牽引四川“綠色”産業鍊
按下引擎開關,一輛深綠色塗裝,高度超過3米的重型自卸車“靜悄悄”地啟動了。原地起步、升降貨箱、前後挪移,一旁正在撥打電話的客商居然沒有察覺到這些動靜。
純電動自卸車。韋維 攝
這是首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上發生的一幕。11月25日舉行的中國(成都)國際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車展覽會上,“綠色”随處可見。從看得見的綠色塗裝,到看不見的“綠色産業鍊”,不同種類車輛的新能源趨勢讓參展客商眼前一亮。
城市建設中,重型車輛在城市物流、垃圾運輸等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但噪音大、排放高等弊端曾讓重型汽車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裡“不受歡迎”。如今,不少新能源重型車輛不僅實現了“四川造”,還帶動了四川綠色汽車産業鍊的實力不斷增強。
在新能源重型車輛展區,一輛“牛油果綠”塗裝的水泥攪拌車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與常見的重型車輛不同,這輛攪拌車無論是運輸還是工作,幾乎不産生噪音,實現了零排放。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2018年開始研發新能源重型車輛,此次消費節上展出了最新一代自卸車,與相同載重規模的燃油版車輛相比,新能源自卸車具有動力穩定、噪音小、無污染等優勢,目前越來越受到工程企業的青睐。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新能源重型車輛已經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實現量産,車内零件的“四川造”比例也在不斷提高。“公司目前正在與宜賓一家公司溝通,争取實現車輛變速箱等關鍵部件的本土化,推動四川新能源重型汽車‘綠色産業鍊’的不斷延長。”
創新橙:機器人花樣“上展台”,舞出生活應用新商機
激光操作臂左右擺動,橙色的激光在木闆上“描繪”圖案,很快,一張人物照片就被“打印”在了木闆上。與照片相比,除了顔色不同,很難看出精細程度上的區别。首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上,一場激光切割的“光影”操作正在展示。
激光打印。韋維 攝
消費節上,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聯盟展區内,橙色的激光光束、橙色的機器人屏幕,橙色的外骨骼結構……滿滿的創新活力。面積不大的展示區域内,數十種機器人四處“漫步”,它們一邊通過變化的體态展示特色功能,一邊用親切的聲音吸引來自省内外的訂單。
在來自蘇州的邁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區,擺着一個裝有50斤沙袋的箱子,記者嘗試舉起箱子,發現十分費力,隻能堅持了十幾秒。一旁,穿有橙色外骨骼機器人的工作人員,利用肩膀上的機械裝置,不僅快速舉起箱子,還可以在不用手扶的情況下長時間保持。
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從2018年開始從事穿戴式外骨骼機器人研究,如今已經過數次叠代,此次亮相消費節,公司看中了四川工業企業快速發展、老齡化程度加深等需求潛力,希望能夠在物流運輸、傷後康複等“藍海”發揮自己的專長。
記者在多個機器人展位看到,随着機器人功能的不斷完善,其工作場景正從工業物流拓展到家庭學校、生活消費等場景。結合工業化、老齡化等社會發展趨勢,不少企業認為,這個賽道未來還将“橙就”更多可能性。
高端藍:海邊發起“沖擊波”,新産品激發品質生活
7号館的出口位置,記者一眼就看到了深藍色的造浪艇,這是館裡塊頭最大的展品。藍色是大海的顔色,站在這艘遊艇旁邊,仿佛大海沙灘就在身邊,下一秒就能追逐着船尾雪白的浪花,在風浪中上演速度與激情。
造浪艇。寇敏芳 攝
在展會上賣遊艇,對不靠海的四川來說很罕見。
遊艇展區分别設在6号館和7号館。商家覺得這個安排有點奇怪:“聚在一起才有氣勢嘛,我們都沒辦法跟同行多聊聊天。”策展商也有點無奈:“本來給我們的展區隻有1000平方米,報名參展的企業太多,又額外申請了800平方米,隻能分成兩塊。”
兩個遊艇展區共有來自中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7個知名品牌的代表産品集中亮相,展出了包括32尺的豪華遊艇、形如跑車的汽車艇、形似“高配版”羊皮筏的浮筒船、快艇、釣魚船、帆船等9艘船艇。
藍色沖擊波為何從大海“沖”到成都?“我們之前在海南展出,來咨詢的有很多是四川人,讓我們挺意外的。”歐尼爾遊艇銷售總監廉夢琦說,尾波沖浪近些年來深受國内年輕人追捧,成都對“潮消費”接受程度高,早在2019年成都麓湖就引入了尾波沖浪運動,借着成都舉辦大運會的東風,我們希望在這次消費節上展示一種新的品質生活消費場景,讓大家知道造浪艇在湖面也能玩,相信未來還有更廣闊的市場潛力。
藍色也是國際品質生活展區的主打色,逛展一圈,記者發現了淺藍色水蛇皮的幾何包、霧霾藍的床品和家居、靛藍的瓷器、因在大海中貯藏而選擇用海藍色包裝的葡萄酒……據了解,本屆消費節上,有不少“進博新品”實現了西部市場“首秀”,56個品牌首次進入中國西部市場。當藍色“海風”從黃浦江畔吹向内陸天府,琳琅滿目的新産品正在激發川人的品質新生活。
平凡白:“大路貨”搶“C位”,營造消費升級新場景
一粒米、一瓶水,最是平凡的“白色”,卻也在熊貓國際消費節上搶了“C位”。
越是平凡,越是不凡。在斯洛文尼亞國家館,紅酒林立的展櫃中,無色無味的礦泉水被擺在顯眼位置。展區負責人李超告訴記者,他們代理了斯洛文尼亞10多個酒莊的紅酒,除了在傳統賽道深耕,也在礦泉水、海鹽等品質生活消費的新賽道進行了拓展。“這瓶水的含鈣量跟同量的牛奶差不多。”李超說,随着大衆對健康的關注,商超中高端水、進口水越來越多,也許在未來,水會分走酒的市場。
斯洛文尼亞展區展出的礦泉水。寇敏芳 攝
在四川商投集團的展區,四個分展台中,挪威三文魚、智利車厘子和五彩斑斓的進口紅酒擠在一處,“成都産”大米卻一品擺一台,可謂“獨領風騷”。
“可别小看這袋米。”展區負責人看出了記者的疑惑,上前解釋道:大米本身沒什麼特别,但它所代表的消費模式卻一點都不普通。大米背後的展闆上,大邑縣稻香漁歌的田園美景一覽無餘,這是以農業為基底,集商業、文創、教育、旅居、康養等産業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産業園。“通過展示米,我們希望吸引大家到田間體驗更多元化的消費新場景。”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