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十五六歲時交的朋友,會是一輩子難忘的朋友。
一場高考後
你可以忘記桃花源記怎麼背
你可以學不會一次函數
你可以忘記怎麼畫電路圖
你可以默寫不下單詞詞組
你可以說不出檢驗容器密閉性的方法
但是請你不要忘記陪你在校園裡狂奔的人
不要忘記整天陪你上廁所的人
不要忘記照畢業照時陪你笑的那些人
三年。
可是不管你承不承認
人生中
難得是歡聚,唯有别離多。
也正是因為在漫長的成長中,
經受過太多的别離,
每一次的别離,
都牽扯着心底的那根神經。
所以那時我們經常會做的事,是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長亭飲酒、古道相送、折柳贈别、夕陽揮手,
古詩詞裡也從來不缺送友的情境,
臨别了,芳草萋萋都是離情,
汪倫送李白,也定有輕舟伴好酒,倒在桃花潭水間,雙手供上,兄弟我作揖拜别。
父女母子,目送最剜人。
所以關于離别龍應台能道出這一句: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戀人間的離别最癡纏:“若說沒奇緣,今生有偏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小孩子才怕分開 大人隻計劃重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