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8-23 02:06:26

  大家好!

  這裡是頭條号“影像雜談”,以後每周這裡都會推出關于電影的優質内容,有興趣的可以多多關注!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

  這個話題比較應景,素材也蠻豐富。

  首先要清楚“種族”這個概念,這是一個很明顯生物學上的概念,和社會學人類學提到的“民族”是兩個概念。種族是真實存在且互相之間有着清晰明确的區别的,包括外形、分布、遺傳特征方面等等的區别。目前人類已經确定了有四個人種:尼格羅人種、東亞人種、高加索人種還有澳洲人種。按照膚色劃分即是我們通俗意義上的:黑種人、白種人棕種人(我不确定哈,有學生物的同學可以給我糾正)。當然除了這些主要的人種,還存在着更多的亞種,要詳細說來那就太多了。

  雖然“種族”這個概念是确确實實存在的,但我們要記住:不管什麼”種族“,大家首先都是人類。

  好了,我們書歸正傳,聊聊電影。

  “種族”這個概念其實比較宏觀,我們今天主要講的,其實是講述不同“種族”概念下的“人”之間的故事。

  說起種族電影,肯定還是要看種族問題最多的地方:美國

  的确,美國人拍的關于種族的電影數量和類型都是最多的,下面就選幾部典型的講講。

  1.

  《為奴十二年》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

  《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 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導演 2013年作品

  這部電影可以說用一個非常不典型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典型的美國“種族主義”故事。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當時美國奴隸制最盛行的年代。主人公所羅門·諾瑟普(Solomon Northup),原本是北方州的一個自由人,職業是一位小提琴師,靠給富人拉小提琴為生,并且和自己的妻子養育了一雙兒女,雖然生活不算寬裕,但也算幸福美滿。直到有一天所羅門在一次演奏會之後結識了兩個白人男性,兩人聲稱自己為馬戲團尋找伴奏,有意願拉所羅門入夥,并答應回報豐厚。所羅門本有所戒心,但囿于家裡實在拮據,就和他倆去了華盛頓。在三人在一家酒館喝完酒之後,所羅門醉的不省人事,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被鎖鍊綁了起來,成了等待被販賣的黑奴。所羅門一路輾轉,先是被賣給了比較仁慈的福特(Ford)先生,然後又被賣給了殘暴無情的奴隸主艾普斯(Epps)。最後所羅門遇見了一位思想比較開明且心地善良的木匠貝斯(Bass)先生,通過他給自己送呼救信解救了自己。當所羅門再度以自由人的身份回到故土時,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二年。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

  主人公所羅門·諾瑟普(中),原來也是一個自由人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

  本尼迪克特飾演的福特先生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

  法斯賓德飾演的埃德溫·艾普斯,一個殘酷的奴隸主

  為什麼說這部電影的講述方式很不典型呢,首先美國電影對曆史上的種族歧視的展現本身就很少很少,尤其描述南北戰争以前的黑人狀态的電影,基本在好萊塢算是禁忌,有也是一筆帶過,畢竟這是誰都不願提起的黑曆史。

  而這部電影則真實地展現了曆史上黑奴的殘忍遭遇。大家看這個片子,一定會發現不少比較震撼的鏡頭:鞭打黑奴,放狗嘶咬,露天暴曬,樹下吊死……這些都是當時奴隸主對黑奴的常見懲罰方式,如果想不受罰,就得認真工作。電影裡展現的就是摘棉花,每個黑奴每天都有固定的指标,如果沒有達到指标,那就得等着一頓毒打。在當時的環境下,黑奴和人扯不上半點關系,純粹是作為勞動力商品的存在。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6)

  可惜了一雙拉小提琴的手,摘棉花是肯定不夠用了

  除了物理上的傷害,大多奴隸還承受着心理上的壓迫。在電影中有一位非常能幹的女黑奴,棉花摘的比普通黑奴要多很多,而且深得奴隸主的喜愛。但這種喜愛到了一種變态的程度,由法鲨扮演的奴隸主艾普斯對待這位女黑奴是完全霸占的狀态,不僅是生理上也包括心理上。艾普斯在夜裡把女黑奴奸污了,又不讓她洗澡,當她卑微地想去讨來一塊肥皂洗幹淨身子時,卻被艾普斯換來一頓毒打。這樣的環境,簡直生不如死。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7)

  這個奴隸主還是挺變态的,性格扭曲

  除了對黑奴悲慘境遇的描繪,電影對白人的刻畫也很有意思。電影并沒有将白人統統歸為極端的種族主義者,而是有不同的呈現。電影中有較為善良的白人奴隸主,比如由卷福扮演的福特先生,他就比較欣賞所羅門的音樂才能,讓他隻參與宴會伴奏,但這種善良也僅限于此,他始終也沒有放所羅門回到北方。而極端的例子就是法鲨扮演的艾普斯了,這個角色既殘忍又變态,把黑奴當作畜生和玩物,毫無人情可言。同樣的,電影中還有一位白人,由皮特扮演的貝斯先生(這片可真是大牌雲集),他代表了當時社會的中下層白人,是一個為奴隸主幹活的木匠。貝斯先生對黑奴抱有同情的态度,對奴隸制也持反對的主張,同樣也是他在關鍵時刻拯救了所羅門,使其擺脫奴役。但不得不承認,像貝斯先生這種人物在當時隻是極少數,最大多數仍是像艾普斯和福特這一類的白人至上主義者。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8)

  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正面白人角色:貝斯先生

  《為奴十二年》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于2013年上映,并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它的導演也是一位黑人(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可以說是頗為難得的了。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9)

  作為黑人導演,能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基本算是創造曆史了

  我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比較真實地還原了奴隸制制度下的美國南方黑奴的悲慘境遇。主人公從自由民變為奴隸再重獲自由這個過程也讓人很有代入感,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困境,也是時代的困境,奴隸制是一座牢籠,困住了成千上萬的黑人,也困住了人類對平等的理解。如果要說這片子的不足之處,在我看來就是所羅門重獲自由這樣的結局太不具有代表性了,畢竟更多的黑人同胞隻能成為鞭下亡魂。

  2.

  《隐藏人物》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0)

  《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 西奧多·梅爾菲(Theodore Melfi)導演 2016年作品

  相對于《為奴十二年》這樣直面苦難的電影來說,存在于美國關于種族電影的主流還是“黑人勵志片”

  這樣的片子有着統一的套路:黑人總是被歧視,被看不起,生活在最底層,但是憑借着後期的努力奮鬥終于赢得了證明自己的機會,還獲得了白人的認可,然後走向了大團圓的結局。而一般情況下黑人能夠證明自己的領域包括:籃球、拳擊、橄榄球……也就是說在大衆眼裡,黑人也就隻能靠運動天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了,比如《光榮之路》(不是庫布裡克那個),比如《弱點》,比如《光輝歲月》,等等。不出意外,這些片子可以獲得觀衆的一緻好評,而且還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反種族歧視”類型片。但這類片子在無形之中又将黑人群體标簽化了,仿佛黑人除了體育,在其他方面隻會一事無成。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1)

  電影《光榮之路》講的是黑人和白人籃球隊的故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2)

  《弱點》講述了一個在白人家庭裡長大的黑人男孩成為橄榄球員的故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3)

  《光輝歲月》,還是橄榄球……

  而《隐藏人物》這部片子則改變了隻講述男性黑人運動員的局面。

  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而且很緊湊。上世紀六十年代,美蘇争霸期間,兩國競相準備向太空發射第一艘火箭。與此同時我們的主人公凱瑟琳(Katherine)是一位默默無名的女性計算員,在NASA工作。作為黑人女性,凱瑟琳必須每天非常努力才可以保住這樣一份工作,同時她還有兩個死黨: 多樂茜(Dorothy)和瑪麗(Mary),兩人同樣在NASA工作,多樂茜負責給黑人分配工作,但是一直不得提用,瑪麗想成為一個工程師,但黑人女性的身份成了她最大的絆腳石。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4)

  主人公凱瑟琳,是個數學天才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5)

  多樂茜是黑人女性團體中老大姐的角色,但是不受官方重視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6)

  出挑的瑪麗,也是女性黑人知識分子的代表

  其實能在NASA工作的女性已經很少了,黑人女性更是少之又少,這一點就說明了三人有着過人之處。尤其是凱瑟琳,從小就顯露出了過人的數學天分,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數學家,但在那個年代這幾乎是天方夜譚。不服輸的凱瑟琳沒有停止奮鬥,終于有一天赢得了進入更高等級的計算室工作的機會,而此時她的同事全變成了白人男性。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免不了要承擔歧視和壓力。由于凱瑟琳的到來,辦公室竟多出一個黑人專用的咖啡壺,同事也接二連三給她找茬,更要命的是,凱瑟琳每天要長途跋涉去往很遠的黑人專用廁所方便,這一來一回就要耽誤很長時間。好在凱瑟琳的天賦和努力赢得了上司的認可,他給凱瑟琳解除了種種障礙,讓她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7)

  這工作環境,想想就可怕

  同時升職遇挫的多樂茜發現了NASA購入了一批精密的計算機,借此她借書自學編程,成了第一個可以操控計算機的女性。瑪麗為了實現成為工程師的夢想先是研究了各種法律條文,證明自己可以進入大學進修,之後又和法官辯論争取上學的機會,最終她也通過努力得以進入大學夜校學習。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8)

  說的很不錯

  《隐藏人物》這部電影的魅力在于用黑人女性作為角色,将她們的故事放置到了平常人很難聯系到黑人的科學領域,而且故事同樣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NASA今天還有一棟以凱瑟琳命名的大樓)。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難能可貴,誰說黑人隻能在競技領域大放異彩,在其他領域黑人照樣能夠證明自己。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19)

  真就是真人真事改編

  另一點在于電影沒有專一地刻畫單一人物的奮鬥過程,而是突出了從事科學事業的黑人女性這一群體,減少了主角光環對電影的影響。在我看來,這部片才算是真正的黑人勵志片,畢竟黑人女性要取得成就,那比黑人男性又要困難許多

  3.

  《綠皮書》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0)

  《綠皮書》(Green Book) 彼得·法雷裡(Peter Farrelly)導演 2018年作品

  這部電影我其實不太願意講,但畢竟現在大家可能一提到黑人和白人就會想到這部片子。

  相信大家對故事也比較熟悉。白人托尼原是一家夜總會的侍者,因和人打架而停職,出于經濟壓力托尼不得不另找一份工作。與此同時,一名黑人鋼琴家唐要去美國南部進行巡回演出,找到了托尼作為司機負責接送。托尼本就是一個混混,對黑人也抱有偏見,起初他也不太願意接受這份差事,但迫于經濟壓力托尼還是送唐去往了美國南方。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1)

  托尼為了50美元去參加吃熱狗大賽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2)

  這個角度看,唐還真是高高在上

  本片片名《綠皮書》實際上是一本旅行手冊,專門指導黑人如何在美國南方避開有種族歧視的地點,找到比較正常的旅店和餐館,不過這本書在電影中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作為鋼琴家的唐雖然已經有了相當的财富和地位,但在種族主義盛行的美國南方仍然受到了諸多的不公正待遇。作為司機兼保镖的托尼對這些一直看在眼裡,同時唐的風度和智慧也讓托尼對改變了對黑人的看法。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3)

  這段話還是挺深刻的

  在我看來,本片最大的獨特之處在于颠倒:白人托尼位居底層,忙于生計不識大字;作為鋼琴家的唐則具有較高的地位,風度翩翩,生活精緻。這就和平常的黑人地位低下,白人高高在上的印象形成了反差,而這種反差也正好形成了對種族主義的反思。原來白人也有好有壞,有高有低,黑人也是一樣,憑什麼階層較高的黑人能和階層較低的白人和睦相處,而換過來就不行呢?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4)

  唐給托尼指導怎麼寫情書

  那麼為什麼我不太願意講《綠皮書》這部片子呢,其實我還是認為這樣的片子不夠典型。片子總體的氣氛是比較歡快輕松的,偶爾有沖突,但也很快被化解了,而現實中其實少有像這樣融洽的關系。類似的片子比如《為黛西小姐開車》《丘奇先生》《相助》等等,這些片子都營造了一種黑人和白人能夠和睦相處的景象,也就是說多少帶點政治正确的意味。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5)

  《為黛西小姐開車》:老年版《綠皮書》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6)

  《丘奇先生》,治愈系黑人大叔,但情節有點爛俗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7)

  《相助》,講述黑人女管家和白人女雇主之間的故事,典型的奔着奧斯卡去的電影

  在這些片子中,黑人和白人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扶持,但我們清楚這種和諧的場面并不屬于大多數。現實已經證明:大多數白人仍然是帶着偏見看待黑人的,而大多數黑人也是帶着仇恨看待白人的,即使大家表面上不表現出來,但是這種差異其實已經深入美國社會的肌理。所以在我看來,這樣的片子就像給觀衆造了一個美麗的夢,但光有夢想和憧憬是不夠的

  4.

  《與狼共舞》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8)

  《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導演 1990年作品

  說了這麼多講述黑人故事的影片,咱們暫時換個種族聊一聊。

  在美國可不僅隻有黑人和白人,還有拉丁裔、亞裔、印第安原住民等等不同的種族和民族。實際上,相比于這些更少數的族裔,黑人同胞算是比較幸運了,比如原住民印第安人,人家直接被屠殺,連作奴隸的機會都沒有。

  而《與狼共舞》講述的正是關于印第安人的故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29)

  凱文扮演的鄧巴中尉(《隐藏人物》中凱瑟琳的上司也是凱文扮演的)

  白人軍官鄧巴中尉在南北戰争中立了功,政府賞了他一片土地作為駐地。懷着對自由生活的渴望,鄧巴來到了遙遠的西部哨所塞克威克。在這裡,生活着一大批印第安蘇族人,他們仍然過着原始的狩獵生活。起初,蘇族人并不歡迎鄧巴中尉的來到,認為白人隻會帶來侵略,鄧巴中尉則懷着好奇心主動走進了蘇族人的部落。随着故事的發展,鄧巴中尉赢得了蘇族人的信任,蘇族人還送給他一個印第安名字“與狼共舞”。同時,鄧巴中尉還愛上了一位在蘇族部落長大的白人姑娘,但是好景不長,白人軍隊來到這片土地準備征服蘇族人,而鄧巴中尉則選擇和蘇族人并肩而戰。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0)

  極富野性氣質的印第安人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1)

  鄧巴中尉和蘇族人一同打獵

  這部電影我小時候在中央六台看過,印象非常深刻,完整版的電影有着接近四個小時的時長,可算作是西部史詩了。影片中的蘇族人長期保持着原始的野性,他們勇敢、堅毅,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同時他們也極具人性,并不是什麼尚未開化的原始種族,他們對待外來人其實也可以有包容、熱情的心态,隻是面對白人的侵略,不得不選擇警惕。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2)

  和同樣生活在蘇族部落的白人姑娘”站立舞拳“相愛的鄧巴中尉

  故事主人公鄧巴中尉這個角色也很值得說道。作為白人軍官,鄧巴中尉很難得的對印第安人保持了一種開放的态度,對于他來說,印第安人可以本可以成為朋友,沒有必要成為敵人。同樣是白人,傳統的白人士兵對印第安人則是直接以武力相待,在最後的決戰中,鄧巴中尉甚至為此放棄自己白人的身份,隻說印第安語,但要實現兩個種族之間的和平已經不可能,最後他還是選擇離開了蘇族部落。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3)

  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之一,蘇族人“錫跳鳥”

  《與狼共舞》是凱文·斯科特納導演的處女作(主演也是他),但這部處女作為他赢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兩個大獎,說明影片本身足夠打動人心。我們都知道印第安人的命運其實也很慘,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他們往往隻能作為配角存在。在大量的美國西部片中,印第安人要麼是被屠戮的土著,要麼是面無表情的夥計,不是被同化,就是被獵奇,而在《與狼共舞》之後印第安人在美國電影中的角色也開始立體多元起來,比如《最後的莫西幹人》,還有小李子奪冠之作《荒野獵人》,也展現了那種印第安人特有的智慧和野性。

  5.

  《老爺車》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4)

  《老爺車》(Gran Torino)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導演 2008年作品

  講了黑人和印第安人,下面講講亞裔。

  說實話關于亞裔的美國電影真是少之又少,在我的印象裡,這部《老爺車》算是獨有的。

  本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也是我比較喜歡的美國導演之一),同時老爺子也獨挑大梁演了主角。影片講的是關于一個白人老人和一群美國少數族裔苗族人的故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5)

  老爺子的身體是真硬朗

  老白人沃爾特是個退休工人,妻子離世後獨自居住在亞裔社區,他有一個女兒和女婿,但是沃爾特對兩人并不歡迎,因為他倆不是勸他去養老院就是來訛錢。獨居的沃爾特照例每日幹些零活,他有一部心愛的老爺車,這也引起了一群苗族青年的注意。這群青年屬于一個幫派,準備去偷沃爾特的老爺車,不料被沃爾特發現,沃爾特直接開槍趕跑了他們,同時還結識了參與偷車的苗族少年。陶有一個姐姐,性格開朗,聰明伶俐,她和沃爾特成為了知心朋友,還主動推薦自己的弟弟陶來給沃爾特打工作為補償。起初沃爾特很不喜歡陶,認為他膽小懦弱,像個娘娘腔,但是陶并不為所動,而是沉默着幹完了所有工作。實際上陶是一個比較内向的少年,不善于表達自己,也正是這一點讓他成為了幫派欺負的對象。在和陶相處的過程中,沃爾特開始逐漸認可了這個男孩,也接受了苗族人熱情的款待,但那些苗族幫派卻不肯罷休,他們綁架了蘇并對其進行了毆打,還往她家裡開槍,出于對苗族社區安定和兩個孩子安全的考慮,沃爾特決定用男人的方式解決這個隐患。

  

  姐姐陶比較成熟,能比較好地生活在兩種文化之間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7)

  弟弟陶從小就沒有父親,寡言少語的他經常受各種欺負

  我個人認為克林特老爺子的電影中總有一種美國片少有的人文關懷,年輕時演遍了英雄,到老來開始把鏡頭對準那些底層和少數群體。這部《老爺車》就體現了這一點,作為一個老白人,沃爾特起初很難不對亞裔抱有偏見,但在相處過程中才發現這群人的友好、善良。其實沃爾特本身就是孤寡老人,在和陶相處的過程中甚至産生一點父子之情。在最後的決戰中(怎麼又有最後的決戰??)沃爾特孤身一人前去找幫派成員,并為此付出了生命,但其實他是希望以這樣的方式教會陶更加勇敢,懂得反抗。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8)

  這張劇照的構圖蠻有意思,是不是老爺子想突出點什麼

  一般很少有電影能激發我的情緒,但是看完這部《老爺車》我是的确有點被打動了。老爺子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感情這種東西是可以超越種族、超越年齡甚至超越文化的。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39)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0)

  電影最後沃爾特把老爺車的鑰匙留給了陶,這也算是一種傳承了吧

  本片其實也不止于對種族主義的探讨,克林特用一個比較微觀的角度展開講了美國社會存在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移民問題、治安問題、教育問題等等。為什麼苗族幫派會變得如此激進殘暴還總欺負自己人?為何少數族裔至今仍舊難以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為什麼老爺子最後會決定單槍匹馬前去挑釁苗族幫派?這部電影其實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6.

  《美國X檔案》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1)

  《美國X檔案》(American History X) 托尼·凱耶(Tony Kaye)導演 1998年作品

  講了這麼久,終于到今天的主角了。

  沒錯,前面的電影雖然都不錯,但在我看來,如果要講種族主義都沒有這部電影講的透徹。《美國X檔案》這部電影是你起初看起來感覺很套路,但是看完會察覺到那種鋪面而來的壓抑感和無力感的電影。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2)

  主角德瑞克,由愛德華·諾頓飾演

  故事開始呈現的是黑白的色調,從後面的劇情可以推斷出這裡屬于主人公的回憶部分。電影一開場是有一群黑人團夥闖入了白人社區準備進行盜竊,但是喊叫聲引起了一位白人男子的注意,隻見他赤身裸體胸口上還刻畫着顯眼的納粹萬字符的紋身,從床上跳起奪門而出,朝着黑人的車子猛地放幾槍,這就是電影的主角,德瑞克(由愛德華·諾頓飾演)。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3)

  弟弟丹尼(左一),由愛德華·福隆飾演

  緊接着時間拉回,畫面變成彩色,應該是現在的叙事。一個剃着光頭的少年在辦公室裡和他的黑人老師談話。經過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他就是片頭開槍白人的弟弟,丹尼。黑人老師找來丹尼,因為丹尼不僅不學無術,還整天和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他寫了一個關于“Mein Kampf(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的報告交給老師,這讓老師更加厭惡,決定親自教他曆史,而這堂課的的名字就叫“America History X。老師給丹尼布置下任務,讓他回家寫一個關于這個的報告,寫什麼都可以,明天上課必須交上來,否則就會被開除。

  回到家的丹尼首先見到了自己剛剛出獄的哥哥,原來哥哥德瑞克因為那次殺害了黑人而被捕入獄,判了3年,今天剛剛出獄。德瑞克曾經加入過一個白人新納粹組織,裡面都是種族主義的右翼極端分子,他們崇拜希特勒,極端憎恨來到美國的新移民。在這個組織裡,德瑞克認識了不少”朋友“,現在他出獄了,德瑞克被當作了殺死黑人的英雄被這些人崇拜,還強烈要求他回到組織領導他們。但此時的德瑞克對此并不太在意,甚至有了抗拒的意思。

  時間再次回到過去,片子裡的新納粹組織正策劃一場針對少數移民的反對活動,而這個活動就是前往由少數移民開的超市進行打砸搶燒,在活動開始前,德瑞克還發表了一場鼓舞士氣的演說,說完大家随即跑向超市對裡面的員工大打出手(畫面有些殘忍我就不詳述了)。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4)

  此時的德瑞克已經是一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

  搶完超市,此時影片給了一個比較長的談話環節:德瑞克一家在餐桌上就移民和種族主義進行了一場辯論。辯論剛開始還是你一句我一句,到後來說到激動處就開始不受控制了,哥哥德瑞克是個反黑人、反少數族裔的極端分子,而母親、妹妹還有母親的伴侶依然主張對少數族裔寬容,但此時德瑞克已經根本聽不進去這些說辭,他抄起家夥就要和他們打起來,甚至還對妹妹拳腳相向。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5)

  原本也是三好學生的德瑞克(諾頓的演技真是蠻強的)

  這裡要提一下為什麼德瑞克如此反感黑人,其實德瑞克原本也是個乖乖的好學生,學習上進,成績優秀,所有人都認為他會有個好的未來。但是有一天自己的消防員父親在出勤執行任務時被黑人槍殺了,而父親當時所要清理火災的地點就是黑人社區。父親的死給了德瑞克很大的打擊,父親曾經給了他很大的影響(這一點我們會在後面提到),現在父親被黑人殺害,自己又受到了當地白人極端分子的蠱惑,德瑞克也轉變成了極端種族主義者。

  這也就有了電影最開始德瑞克槍擊黑人的那一幕,黑人開車落荒而逃,留下了一個落單的黑人,他跪在地上向德瑞克苦苦求饒,但德瑞克怎麼可能輕易饒過他,他用了一種極其殘忍的方式(自己可以去看看原片是什麼方式)處理了這個黑人,此時警察趕到,逮捕了持槍的德瑞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6)

  出獄後的德瑞克厭倦了幫派鬥争,主動提出和老大卡梅隆劃清界限

  接着電影又回到現在。弟弟丹尼受到哥哥的影響,也加入了這個新納粹組織,而出獄的哥哥卻叫弟弟不要再去組織,也不要再接近組織的頭目,卡梅隆。原來這個組織也是有着明确的等級區分的(有種3K黨的感覺),而大BOSS就是卡梅隆,這個極端種族歧視的老白男以納粹思想來指導這個組織,還算是德瑞克和丹尼成為種族主義者的引路人。現在德瑞克不想再和這個組織再有任何瓜葛,但卡梅隆卻認為弟弟丹尼是個可造之才要把他留下,兩人不可避免起了沖突,德瑞克出手打倒了卡梅隆,帶着弟弟丹尼倉皇逃出。對哥哥的行為,丹尼也很不解,自己最崇拜的人現在怎麼變得畏手畏腳了,而此時哥哥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7)

  德瑞克的黑人獄友,幫助德瑞克改變了對黑人的偏見

  電影又一次回到黑白,入獄的德瑞克起初加入了一個白人的幫派,以免黑人幫派前來騷擾(沒錯監獄裡也是有幫派劃分的)。在監獄裡,他被分配到和一個黑人一起幹活的崗位,而此時的德瑞克依然對黑人抱有偏見。在工作中,德瑞克對這個黑人基本是不理睬的态度,而這個黑人也并不在意德瑞克态度,隻是說自己習慣了,也清楚德瑞克對自己什麼想法。某一次閑聊中,德瑞克無意看見幫派老大和一個拉丁裔罪犯幹着什麼不可見人的勾當,作為一個純白人的幫派,是不應該和其他族裔有幹系的,但别的人就讓他少管閑事,這讓德瑞克很是不滿。

  在黑人獄友不斷的相處過程中,德瑞克發現原來這個黑人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不堪。他教給自己怎麼處理這些繁瑣的工作,還老是講笑話給自己聽,還告訴他自己因為偷電視被捕被判了6年,隻是因為電視不小心砸到了警察的腳。而德瑞克殺了人也隻不過判了3年,這一點也讓德瑞克開始有了反思。

  而另一件事則徹底改變了他的看法。由于和原來的幫派成員産生了嫌隙,德瑞克被這群人給不可描述(就是被那啥了)了,這不僅肉體傷害了德瑞克,還打擊了德瑞克的自尊,原來的黑人老師來看他,他也情不自禁哭了出來。脫離了幫派的德瑞克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家寡人,他原以為那些黑人幫派的人會來欺負他,但是直到德瑞克出獄,這些黑人也沒來騷擾他,隻有德瑞克自己知道這是為什麼。出獄之前,德瑞克找到了還在幹活的黑人兄弟,向他表示感謝,還主動和他擊拳,這裡就說明,德瑞克已經開始放下偏見了。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8)

  哥倆好,有路一起走

  聽完了哥哥的故事,弟弟丹尼也若有所思。回到家裡丹尼一邊寫着老師留給自己的作業,一邊回憶起往事。原來當年在父親出事前,德瑞克曾經和父親有過這樣一段對話:德瑞克說自己的老師讓學生看一本關于講述黑人族裔的書,而父親卻對此不以為然,告訴他看就得了但不要把這些往心裡去。他還舉了自己崗位上來了幾個黑人的例子,這幾個黑人成績并不比白人好,但就是因為自己黑人的身份把白人給擠掉了,而現在自己不得不和這幾個成績更差的黑人做搭檔。這一點也讓德瑞克深以為然,對于黑人的看法就開始在德瑞克心底萌發了。而一旁的丹尼也一直仔細傾聽着這一段對話,若有所思。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49)

  弟弟丹尼本來也是長發,後來學了哥哥剃了光頭

  回憶完這一段,丹尼也已經是淚流滿面,他寫完了自己的作業,去和家人互道晚安。而德瑞克也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和丹尼在海灘上玩耍的場景,但這次的回憶不再是黑白的,而是暖色調的。

  如果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它可以算上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反種族主義的電影,又是大團結的結局,哥哥浪子回頭,弟弟也開始放棄自己的極端思想。但是導演顯然不喜歡這樣的結尾。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0)

  本來電影到這就該結束了

  電影的最後,德瑞克送弟弟去上學,自己卻被原來的黑人老師和警察叫去出面處理一下黑人幫派和原來新納粹組織的沖突,德瑞克本已打算不再插手這些事情,但最後還是答應下來。從這裡開始鏡頭就開始不斷晃,伴随着掉幀,就意味着肯定有不好的事要發生了,我剛開始以為,是那群黑人幫派來找哥哥報仇了,不過沒有。一輛汽車從德瑞克眼前駛過,他也仿佛預料到什麼,急忙往弟弟的學校趕。此時弟弟丹尼正在廁所裡方便,他一回頭,出現了一個拿着槍的黑人學生,顫抖着雙手,砰!砰!砰!……

  匆忙趕來的德瑞克見到滿身是血的弟弟止不住地哭嚎。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1)

  結尾确實蠻慘的

  說實話這個結尾的确是把我震撼到了,前面見多了各種暴力鏡頭打打殺殺都不及最後一刻往丹尼身上開去的那幾槍來的有力。當然有人會疑問為什麼被殺的是弟弟,剛開始我也有點疑惑,于是看到前面原來一直是有伏筆:丹尼之前就在這個廁所遇到了這群黑人學生在毆打一個白人學生,丹尼上前去阻止,還很輕蔑地往黑人身上吐煙圈;另一點是哥哥出獄時,朋友來到他家給丹尼錄像,讓他說些關于歧視黑人的話,丹尼起初覺得沒什麼可以講,但是在慫恿之下說了幾句不堪入耳的歧視黑人的話,這些全都被錄了下來;再結合之前說的黑人幫派和白人組織起了沖突,所以丹尼的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這樣的結局也就道出了電影的主題:黑人和白人的恩怨,那是世仇,幾百年來結下的梁子,根本不是個人說放下就能放的下的。

  我強烈建議大家去看看這部電影,裡面包含了對種族主義比較深刻的反思。這部電影也能給我們一點啟示:納粹主義是如何在美國複活,又如何繼續毒害着美國青年;種族主義為何如此盛行,普通百姓避而不談或者視而不見,極端分子卻大行其道;仇恨是如何産生,又如何蒙蔽了理智和良心,讓三好學生能幹出殺人的事情。

  在這部電影裡,集體和個人都不是片面的:有好的黑人,也有壞的;有善良的白人,也就有惡劣的白人;一個角色在這個階段是好的,到另一個階段就變壞了。這個世界很複雜,它的構成也很多元,滿懷仇恨去看待彼此的不同隻會讓自己掉入無盡的痛苦,但要學會包容和理解,必然要付出代價。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2)

  好了,關于種族的電影大概就講到這裡,除了美國,其實世界上許多地方都會存在種族問題,當然各國拍的關于種族話題的電影也不盡相同,諸如法國的經典喜劇電影《觸不可及》、講述同種不同族屠殺内鬥的《盧旺達飯店》、如果把範圍擴大一點,有控訴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第九區》(當然這是部科幻片)等等。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3)

  法國喜劇電影《觸不可及》,我個人覺得蠻好看的,講的也不僅僅隻是種族關系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4)

  英國和南非聯合攝制的《盧旺達飯店》,反戰、反種族屠殺的經典,非常值得一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5)

  美國、加拿大、南非聯合制作的電影《第九區》,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講述種族隔離制度的電影,初看不解片中意

  除此之外,還有像《被解救的姜戈》、《殺死一隻知更鳥》、《為所應為這樣關于種族的電影,有機會大家也可以看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6)

  昆汀導演的《被解救的姜戈》可能大家都比較熟悉了,這片英雄主義的浪漫氣息過重,有點爆米花的感覺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7)

  1962年的影片《殺死一隻知更鳥》,改編自美國作家哈珀·李的同名小說,好萊塢早期講述種族主義的傑作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8)

  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導演的《為所應為》,同樣講述了一個黑人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引起騷亂的故事,基本是和目

  今天的話題就講到這裡,希望大家通過這些電影對”種族“這個話題能有新的思考。最後,用《美國X檔案》的片尾作為本次專題的結尾,咱們下次再見!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59)

  圖片來源:豆瓣、百度等

  講關于種族平等的電影(聊聊幾個關于種族)(6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