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許多偉大的電影圍繞着它講述了非常精彩的故事。當然最好的電影未必是主流電影。以下是近二十年有關移民的十部優秀電影,排名依據豆瓣評分。
第十名:移民(2013)卡司陣容最強大的移民電影。豆瓣評分:6.6
1921年,艾娃和姐姐瑪格達,從波蘭前往紐約淘金。路上姐姐患上了肺結核,被迫與艾娃分離。到達紐約後,艾娃遇到了風度翩翩的布魯諾,當布魯諾暴露出相殘的一面時,擊碎了艾娃的美國夢。在布魯諾欺騙恐吓下,艾娃淪為了流莺。當布魯諾的魔術師表弟出現時,艾娃似乎看到了希望,但卻煙花易冷,浮生難測。
該片集結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瑪麗昂·歌迪亞、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華金·菲尼克斯以及鷹眼傑瑞米·雷納。
第九名:前進天堂(2002)具有現實主義色彩的移民電影。豆瓣評分:7.8
愛爾蘭的吉姆·謝裡丹導演執導,導演根據自己和兩個女兒親身經曆改編。
強尼和莎拉滿懷着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帶着兩個女兒來到了“機會遍地”的大都市紐約。然而現實扇了一記無情的耳光。一家人隻能蝸居在一棟破舊偏僻的舊公寓裡,社區裡充滿了犯罪和暴力,兒子的去世徹底打垮了他們的意志。幸好,強尼的兩個女兒就像兩顆純潔的鑽石,不僅為強尼和莎拉的精神世界帶來了光芒,同時也感染了他們的鄰居。
第八名:帕丁頓熊(2014)盡管是動畫片,但也有不錯的内涵。豆瓣評分:7.8
一位英國地理學家來到秘魯,遇到了兩頭很聰明的熊。通過交流,地理學家教會了他們簡單的英語。四十年後,兩頭熊養大了他們的侄子帕丁頓熊,帕丁頓熊很快也學會了英語。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讓這個三口之家支離破碎,帕丁頓熊被藏到了一艘貨輪上,偷偷地前往了英國……
這個具有殖民色彩的背景故事,體現了英國式的黑色幽默。總體上這是一部輕松愉快的合家歡電影,但片中呈現的一個文明對另一個文明的态度,也非常耐人尋味。
第七名:人生訪客(2007)這部電影聚焦于911後的美國的移民和文化認同。豆瓣評分:7.9
故事從波士頓的終身教授沃爾特開始。終身教授,意味着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了。二十多年一成不變的生活,沉悶得如一潭死水,也讓沃爾特失去了進取心和同理心。直到他遇到了來自叙利亞的鼓手塔瑞克。沃爾特被這個熱情的小夥子所打動,跟着他學起了打鼓,并和他一起去參加少數族裔的聚會。
一次塔瑞克被捕,沃爾特才意識到塔瑞克非法移民的身份。他開始東奔西跑為塔瑞克尋找律師,但毫無進展。沃爾特人生第一次向學校請了長假,他認為是時候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了。
第六名:布魯克林(2015)為什麼要移民?為什麼不回家?豆瓣評分:7.9
電影講述了1950年代,愛爾蘭小鎮售貨員艾利斯移民到美國的故事。随着故事展開,我們可以了解到艾利斯在愛爾蘭的生活怎麼樣?是什麼促使她移民的?移民後的生活如何才能找到歸屬感?以及過得不好,為什麼不回家?
當艾利斯第一次來到布魯克林,看到一群愛爾蘭流浪漢唱起了愛爾蘭民歌,她會問神父,這些人為什麼不回愛爾蘭呢?當艾利斯第二次踏上開往紐約的郵輪時,她終于明白,對于曾經漂泊過的人來說,家已經回不去了。
第五名:同名人(2006)聚焦二代移民的文化認同。豆瓣評分:8.0
電影改編自美籍印度作家的同名小說。剛戈裡和阿什瑪是一對印度夫婦,為了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選擇移民到美國。時光荏苒,他們的孩子果戈理成長為一位健壯的少年。果戈理之所以和俄羅斯文豪的名字相同,是因為剛戈裡認為果戈理對他有救命之恩。這樣的名字給這位二代印度移民帶來了很多麻煩。
電影深入探讨了文化、名稱和語言之間的聯系,以及他們是如何塑造了人的身份。
第四名:更好的生活(2011)你這麼窮,為什麼還要生下我?豆瓣評分:8.1
卡洛斯是一個偷渡到美國的墨西哥人,由于沒有戶籍隻能幫人修剪草坪,賺取微薄的收入。妻子嫌他窮,抛棄了他。相依為命的兒子也嫌他窮,開始自暴自棄。為了改變現狀,卡洛斯借錢買了輛貨車,以為從此可以開始實現美國夢。但很快,貨車被偷,這讓本就很糟糕的生活,更加焦頭爛額。
此時,14歲的兒子向卡洛斯提出了一個相當苛責尖銳的問題“你這麼窮,為什麼還要生下我?”。影片的最後,卡洛斯給出了完美的答案。
第三名:勇往直前(2004)在世俗與傳統之間掙紮的二代移民。豆瓣評分:8.1
故事發生在德國漢堡,卡希德是一名落魄的土耳其中年男子,因為妻子的逝世和失業變得消沉,在無法排解的情況下,開車撞向了牆。在醫院裡他遇到了同樣是土耳其的女孩西貝爾。西貝爾想用自殘的方式擺脫穆斯林家庭的清規戒律,因為她的父母逼着她盡快嫁給一個土耳其男人。
兩個絕望的人,在機緣巧合下走到了一起,接着相愛,但最終無法走到一起。時而期望崩潰、時而令人振奮、時而又颠覆常理。該片獲得了當年金熊獎。
第二名:黑暗中的舞者(2000)擊敗三部華語經典電影的丹麥電影。豆瓣評分:8.2
2000年的戛納電影節,堪稱華語電影的奇迹的一年。《鬼子來了》《花樣年華》和《一一》,三部在日後成為華語電影标杆的電影齊聚一堂。但最後的煙火卻屬于這部丹麥的《黑暗中的舞者》。姜文曾吐槽到:“不就是一部現代白毛女的故事嗎”。真的如此嗎?
故事的主人公是喜愛音樂的捷克移民塞瑪,她是一位單身母親。塞瑪有一個秘密,她有一種會緻盲的遺傳病,移民到美國也是為賺錢給兒子治病。然而這個秘密被暴露了,塞瑪被解雇回家。回家後她發現自己攢的錢也被偷走了。她懷疑自己的鄰居偷走了她的錢,争執中塞爾瑪殺死她的鄰居。被捕後塞爾瑪不願意用積攢的錢請律師,最終被執行了絞刑。
這的确是一個悲慘的故事,但僅靠這個故事還不足以獲得金棕榈獎。影片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用歌舞這一特殊的形式表達得——白日夢。白日夢構成了另外一條時間線,從影片的開頭一直到賽爾瑪走向絞刑台。我想正是歌舞和直面現實的反差所帶來的震撼,讓這部電影最終赢得了評委的心。
第一名:谷子和鲻魚(2007)結尾讓其成為神作。豆瓣評分:8.2
電影的名字有點怪,谷子和鲻魚是制作一種名為“古斯古斯”食物的重要組成。古斯古斯在法國非常受歡迎,但它源自北非的阿拉伯國家,也包括突尼斯。
影片重點描寫了貝吉如何在社會壓力和家庭内部中舉步維艱的生活,同時融入了法國對阿拉伯裔移民的社會态度。貝吉先生是生活在法國的突尼斯移民。他跟妻子離異分居,老年失業,所以打算改造一艘舊輪船開家阿拉伯餐廳,主打菜式就是古斯古斯。
故事的結尾是對這樣生活無聲的呐喊。貝吉不斷地奔跑着,試圖追回自己的車,女兒為了拖延時間在宴會上跳起了肚皮舞,男人在牆角氣喘籲籲,愛人端着古斯古斯走進餐廳,就當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時候,貝吉倒在了地上,影片結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