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保質期的東西還能吃。食物過期不等于食物變質。食藥監局有關食品專家表示,保質期是廠家向消費者作出的保證,保證在标注時間内産品的質量是最佳的,但并不意味着過了時限,産品就一定會發生質的變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沒有改變,仍然可以食用。
哪類食物過了保質期還能吃?
1、雞蛋
我們買雞蛋通常都不看它的生産日期和保質期,因為一般銷售者也不标明。但其實,雞蛋也是有保質期的。知道了它的生産日期,你隻要知道一個道理越新鮮的雞蛋越好。如果不知道,看光滑度,蛋殼表面越粗糙越新鮮。買的雞蛋常溫儲存,10~15天要吃完,放冰箱裡存放,保質期在3~5周左右。當然,也是盡早吃完更好。
2、酸奶
酸奶的保質期算是衆多食物中較短的了,大多是一個月不足。我們買來的酸奶,以室溫存儲,那得按小時算,若是放在冰箱裡低溫存儲,則可以延長至15天左右,建議最好10天之内吃完。如果過了保質期的酸奶,你聞着沒異味,外觀和口感也沒有變遭,覺得沒問題你就吃,畢竟不是每個人的胃都像蓉兒一樣脆弱。
3、牛奶
牛奶的保質期有長有短,并非短的就更健康。保質期為幾個月的牛奶,可能營養成分和口感不如保質期短的,但是它的殺菌溫度更高。隻能說各有其優勢,不過臨近保質期的牛奶,最好盡早喝完。另外,小盒的開封了最好一次性喝光,大盒的喝不完一定要放冰箱裡,最遲第二天喝完。畢竟冰箱裡細菌挺多,開了封的牛奶放越久越容易收納細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