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昔人已乘黃鶴去下一句

昔人已乘黃鶴去下一句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3 22:26:43

昔人已乘黃鶴去下一句是此地空餘黃鶴樓。唐代瞿穎《登黃鶴樓》。

《登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黃鶴飛去,這地方隻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裡,千萬年來隻有白雲飄飄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曆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賞析:

此詩前半首用散調變格,後半首就整饬歸正,實寫樓中所見所感,寫從樓上眺望漢陽城、鹦鹉洲的芳草綠樹并由此而引起的鄉愁,這是先放後收。倘隻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規,不回到格律上來,那麼,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為七古了。此詩前後似成兩截,其實文勢是從頭一直貫注到底的,中間隻不過是換了一口氣罷了。這種似斷實續的連接,從律詩的起、承、轉、合來看,也最有章法。元楊載《詩法家數》論律詩第二聯要緊承首聯時說:此聯要接破題(首聯),要如骊龍之珠,抱而不脫。此詩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鶴傳說,颔聯與破題相接相抱,渾然一體。楊載又論頸聯之轉說:與前聯之意相避,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疾雷之喻,意在說明章法上至五、六句應有突變,出人意外。此詩轉折處,格調上由變歸正,境界上與前聯截然異趣,恰好符合律法的這個要求。叙昔人黃鶴,杳然已去,給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覺;忽一變而為晴川草樹,曆曆在目,萋萋滿洲的眼前景象,這一對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樓遠眺者的愁緒,也使文勢因此而有起伏波瀾。《楚辭招隐士》曰: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詩中芳草萋萋之語亦借此而逗出結尾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意思。末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這樣能回應前面,如豹尾之能繞額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詩法度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