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面癱多發的季節,所以很多面癱的患者會問,醫生,我為什麼會得面癱?面癱的原因是什麼?我要多久才能好?我是不是一定要做針灸治療?其實網上也有很多面癱的科普文章,但是真正回答患者關心的問題的不多,那今天我們就來回答一下這些患者經常問的問題。
面癱表現
首先,我們說的面癱隻是一個症狀,引起面癱的原因有很多,如:腫瘤、腦血管意外、外傷、格蘭-巴雷綜合征等。不同的面癱治療方法及預後都不一樣。
我們今天所說的面癱是指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也叫Bell面癱,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面癱。臨床上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從幾個月的寶寶,到上百歲的老人,都可以發病。
那我們現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得面癱?
答:原因不明。
從“特發性”三個字就可以看出,一般原因不明的就叫“特發性。沒錯,為什麼會得面癱,原因不明。
我們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是我們知道,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為面神經核和面神經的病變,多由莖乳孔的急性非化膿性炎性水腫壓迫面神經所引起,以病竈同側全部顔面肌肉癱瘓為臨床特征。
面神經
主要表現為:單側周圍性面癱,伴或不伴耳後疼痛、舌前味覺減退、聽覺過敏、淚液或唾液分泌異常。
單側周圍性面癱:
額紋消失
閉眼困難(貝爾征)
鼻唇溝變淺
鼓腮漏氣
示齒不全(露齒時口角歪向健側)
耳後疼痛、舌前味覺減退、聽覺過敏、淚液或唾液分泌異常。
舌前味覺減退
聽覺過敏
可能好多人看不明白那我們說通俗一點就是,得面癱是因為面神經發炎了,但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面神經發炎,目前還不明确。
目前多考慮與以下因素有關:1.病毒感染;2.吹風受寒引起面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發生痙攣;3.自身免疫力差;4.血管機能不全等等。
其實大家也不要驚訝,醫學上原因不明的疾病實在太多。
第二個問題,也是比較多患者關心的問題,就是得了面癱,什麼時候能好?
答: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因為每個人病情輕重不一樣,臨床上大部分面癱患者經過正規的治療後,一般預後良好,大部分一個月左右能基本恢複。但是也有少數患者會遺留後遺症。一般年輕人恢複會比老年人恢複快,預後較好。有時候我們也可以行神經電生理檢測來判斷預後。
臨床上經常會有患者會說,為什麼我的鄰居誰誰誰,得了面癱一個星期就好了,為什麼我這麼久都不好?
其實原因有很多,例如個體差異不一樣,病情輕重不一樣,還有接受的治療及時間不一樣,例如病情比較輕,身體比較好,早期就接受規範治療,所以恢複就比較快。打個比方,就好像感冒一樣,有些人喝多點水,自己慢慢就好了,有些人則需要到醫院治療才能好。所以跟别人對比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還有經常會有患者問,為什麼我治療了一個星期了,怎麼一點好轉都沒有?為什麼我治療之後症狀還加重了。
其實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一般急性期1-2周。在急性期,症狀是有可能進展的,臨床上也有一些患者第一天來的時候面癱還不是很明顯,第二天就明顯加重了。所以急性期治療一般以控制病情進展為主。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後2-4周才開始恢複。
2016年中國特發性面神經麻痹診治指南,指出大多數特發性面神經麻痹預後良好。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後2-4周開始恢複,3-4個月後完全恢複,在面肌完全麻痹的患者,即使未接受任何治療,仍有70%在發病6個月後也可以完全恢複。部分患者可遺留面肌無力、面肌聯帶運動、面肌痙攣或者鳄魚淚現象。
意思就是說,大部分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預後良好,有一部分人即使不接受治療,也可以完全恢複,但是這不是說不需要治療,等他自己好就行了,畢竟臉長在自己身上,誰也不想冒這個風險。
還有很多患者會問,那麼得了面癱就必須做針灸治療嗎?
其實針灸隻是面癱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國内臨床上,經常采用針灸和理療等方法來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
對針灸治療面癱的療效,國内也進行大量的臨床研究,我們看到知網上,使用針灸治療面癱的臨床研究報道就有3000多篇。
而臨床工作中,我們使用針灸等綜合療法治療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所以,針灸隻是治療面癱的一種方法,不是說一定要做針灸治療,隻是做針灸治療可能對治療面癱更有效。目前一般都會以中西綜合治療為主。
最後我們再說一下面部肌肉的康複鍛煉。面部的肌肉康複鍛煉很重要,臨床工作中我也經常交待患者一定要行面部肌肉鍛煉。
這裡我們引用一下,中大五院康複科的訓練圖,這套訓練非常好,基本上每塊肌肉都能練到。
1.擡眉 額肌 ——用力向上擡雙側眉目。
擡眉
2. 皺眉 降眉肌,降眉間肌 ——雙側同時皺眉。
皺眉
3.閉眼 眼輪匝肌——雙眼同時閉合。
閉眼
4.聳鼻 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向鼻梁方向用力聳鼻。
聳鼻
5. 示齒 笑肌,提口角肌——口角向兩側用力示齒。
示齒
6.噘嘴 口輪匝肌——用力收縮口唇向外噘嘴。
噘嘴
7.鼓腮 頰肌,口輪匝肌——漏氣時用手扶住口輪匝肌。
鼓腮
8. 張口 咬肌,頰肌——用力張大口。
張口
每個動作10-20次,每天2-3次。剛開始力量不夠時可以用手幫助一下。
要堅持鍛煉。
參考文獻:
中國特發性面神經麻痹診治指南2016
中大五院康複科訓練圖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快問中醫 #快問中醫超能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