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收藏拍賣雜志)
中國陶瓷曆史上,有一種瓷器,用一抹凝脂如玉的白驚豔了世界,它就是德化白瓷。
德化,環城皆山,北為龍浔,前臨浐水。德化瓷泥産于山中,制而為器,因此得名。自唐創燒以來,經曆宋元時期的發展,随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聲名遠播。明清時期,德化窯發展達到鼎盛,所燒制的白瓷有着如脂似玉的胎釉質感,獨具匠心的造型藝術傳遞着中華文明的氣息,被西方社會冠以“中國白”的美譽。
廣州博物館藏明清時期德化白瓷涵蓋題材包括佛道塑像、陳設器用、飲食器皿、文房雅玩,它們展現了德化白瓷莊重恬靜的獨特魅力,期與衆人共同欣賞中華藝術珍品,體悟自然與人文和相與諧的審美旨趣。從中領略瓷匠們用智慧與勤勞将腳下的土地捏化作神奇藝術作品,締造德化古瓷都千古絕響的東方藝術珍品。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觀音持蓮坐像
01
館藏明清德化白瓷的釉色豐富
潔白細膩,如脂似玉
德化窯白釉瓷器與景德鎮窯的白瓷産品不同,我們所見景德鎮的白釉為青白,德化窯呈現的是“乳白”或“象牙白”,也有俗稱“豬油白”或“蔥根白”,也有“鵝絨白”的形容,法國人稱之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A)。廣州博物館館藏的德化白瓷釉色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乳白色釉(豬油白)
釉色瑩潤,如脂似乳,一般胎體透亮,明代占比較多,佳品亦多。包括人物塑像、爐、刻詩文杯,碗盤亦有。這種釉色是德化白瓷的代表。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觀音送子像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雙獅耳爐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八角形四足杯 詩文:“如此良夜何 ”
白色釉
目測為純白色,釉色滋潤,胎體不夠透亮,香爐、大肚佛,觀音塑像都有此種釉色。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魚籃觀音立像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布袋和尚坐像
白中閃肉紅色釉
此類釉色在藏品中不多見,對光看白釉通透,泛紅可映指,應為上稱之作。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貼花杯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貼塑獸紋樹頭杯
白中泛黃色釉
又稱牙黃色釉,釉色多有小開片,與明清時期潮州窯的白瓷釉色很相似,在造型和質地上有所不同。德化白瓷厚重堅密,紋飾多為梅花、玉蘭。潮州白瓷胎質稍松,制作規整,器身紋飾較少。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筆筒
清代 潮州窯雙獅耳束腰瓷爐
白中泛青色
近似蔥根白色,這種釉色清代的藏品比較多,器物類型有精美的觀音、佛像,有杯、爐、香插等。
清代 德化窯白釉獅子瓷香插
總體看館藏明清時期德化白瓷具有瓷胎密貼,釉色瑩潤潔白,如脂似玉,典雅莊重,造型可愛的獨特風格。
02
裝飾技術與藝術
精細典雅、生動可愛
德化窯瓷器的裝飾技法和裝飾藝術技術娴熟,匠心獨運,豐富多彩,不但繼承并發揚傳統的刻花、劃花和印花,我們從館藏中還見到大量采用堆花、貼花、刻寫詩詞美語等裝飾手法,塑造出不加彩繪的白色瓷器。
印花
采用壓模成坯,加工修飾後施釉。圖案紋樣清晰,有仿古青銅器的奎龍、雲雷、弦紋等,線條流暢,印制勻稱,清新明快。在爐身、瓶身上運用較多。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貼花夔龍耳爐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小瓷杯 杯身印文:“江上引清風”
刻花和劃花
是用竹筆或篾梳在瓷器的坯體上刻劃花紋,線條流暢,樸實大方。在大型碗、盤的制作和裝飾上運用,刻劃花卉、纏枝紋、人物發式,花草葉脈等運用較多,而刻劃手法書寫的文字題記也常見,這是德化窯瓷器較為特别裝飾工藝。
清代 德化窯白瓷釉劃花碗
貼花
先用模印或手工做成各種紋圖案,然後用泥漿貼在已做好的瓷坯上,邊沿要再施釉使銜接處貼合,這樣的裝飾技法,效果立體如同浮雕。紋飾多見梅花、玉蘭、松竹、獅首、龍、鹿等形象。貼花也是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館藏多半器物的紋飾運用了這個技法,在爐、杯、洗、人物、瓶等器物中使用比較多。這類器物裝飾設計巧妙,特别生動可愛,作為日用品,不僅實用更具有藝術性。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貼花方形四足花盆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貼花樹頭杯
堆花
用筆蘸着泥漿,在器物表面堆成各種花紋,這樣呈現的紋飾與器物融合在一起,沒有連接的痕迹,似乎是器物表面自然形成凸起的狀态。從館藏看,堆貼的圖案線條粗細不一,高低有錯,活潑自然。從器物看往往與貼花結合出現,具有浮雕額效果。圖案有梅花、玉蘭、鳥獸,見用于蓋盅、杯的造型。
清乾隆 德化窯白釉瓷堆塑蓋盅
圖案組成:蓋盒-喜鵲争梅,世禦堂。器身-清節不改、侯封百世、蘭桂齊香、祿享萬種。
刻寫詩詞紋飾
同樣是用竹筆或篾梳在蘸好釉的器物上,刻上草書,行書等字體的美好詩句作為裝飾,内容多與器物本身的用途相結合,書法和詩句結合的美是一種創新的作品。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刻詩文橢圓形三足杯
杯身刻文:天若不愛酒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刻詩文花瓣形杯 杯身刻文:三杯通大道
03
年代判斷
綜合胎質、器型、紋飾等方面
德化白瓷所見文獻資料較多從釉色區分年代,見葉喆民著《中國古陶瓷淺談》載:“其明代作品多為象牙色,而清代作品便成略帶幾分水白的瓷器了”1。屈志仁先生在《德化瓷展覽簡介》中說:“一般來說,中明以至清初的瓷色是擺鐘泛紅,清代的釉色是擺鐘泛靑”。從館藏整理的明清時期白瓷看,以上釉色的白瓷都有,我們單從釉色用以區分年代應該是不準确的,而從釉色結合胎質、器型、紋飾等幾方面綜合判斷較為穩妥。試舉例:
釉 色
釉色是判斷年代的一個重要方面,從館藏看明代乳白色和白中泛紅色較多,其中白中泛青的亦有,但是釉色的瑩潤和清代的略有不同,清代的白釉呈泛靑或青灰色,光澤會更為明亮。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連座荸荠瓶
胎 質
館藏德化明代白瓷胎質均勻細膩厚重,較透亮光滑,清代白瓷胎體均勻和透亮度都稍差一些,露胎處可見氧化的淺紅色,底足占有沙粒,胎體較薄。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花瓣形詩文杯
紋 飾
明代紋飾多見較為簡潔,線條簡練,紋飾較多采用印、刻、劃工藝,素身的器物也比較多,紋飾有夔龍紋、回紋、弦紋等;清代紋飾較為纖細,堆貼的紋飾比較多。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扇形碟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花瓣口劃仙鶴紋三足杯
器 型
從明代器型看拙樸,爐器器身較淺,部分爐内不施釉,人物内膽挖空。清代器型花樣則繁複。
明代 德化窯白釉瓷素身直筒三足爐
清代 德化窯白釉瓷印八卦紋三足爐
廣州博物館館藏明清時期德化白瓷從釉色、裝飾藝術、年代特征看,有着獨特的風格,釉色瑩潤,潔白細膩,如脂似玉,有的作品優勝于宋代定窯及同時期的景德鎮白瓷。在裝飾藝術上,精細典雅,可愛生動。它繼承了傳統的刻花、劃花和印花裝飾手法,又運用優良的德化瓷胎釉加以創造和突破,創作出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包括我們看到的堆花貼花、刻寫詩詞美語,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為我們研究明清時期德化白瓷提供了珍貴的物證。
德化窯産品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獨具的特點和傑出的成就,明代更創造性地形成中國傳統自然與人文和諧思想統一體現的瓷塑技藝及其文化範疇,向世人傳遞着獨特的東方神韻。其創燒和發展過程,在我國陶瓷工藝史上有着重要的貢獻,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産的一部分。
參考文章
1. 《德化瓷器史話》1980年6月油印本,第1頁丨葉文程、徐本章
(本文轉載自收藏拍賣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