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基本偏旁部首,讓我們用偏旁部首組合漢字,開始新的大語文學習。先從最平易近人的姓氏漢字來初窺百家姓,看看各個姓氏漢字的含義、起源、名人和分布等。
宋代編纂的《百家姓》,“鄭”排在第七,它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姓氏。
1.含義:
鄭,繁體字為鄭,《說文》解作:鄭,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從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缯洧之上,今新鄭是也。由此可見,“鄭”字源自“友”的封地,起源就是國名和地名。
2.起源:鄭姓的起源,來自暴虐之君周厲王的兒子被封于鄭,從此肇始了鄭氏。因為“鄭”源于國姓,故以下将部分鄭姓名人移到起源這章來講:
2.1 《國語·周語上》有篇文章,叫做《召公谏厲王彌謗》,說的是周朝的第十位君王姓姬,名胡,在位期間荒淫無度,暴虐無道,京城裡的人私下裡指責謾罵,這位君王聽說了,下了一道命令:誰敢再胡說八道,殺無赦!還派人四處暗中監視。于是,人們就敢怒不敢言了,路上遇見,隻能互相使眼色,不敢說話。(注:成語:道路以目。原文: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大夫召(shào)公就勸谏說:“這不行,不讓人們說話,比把河道封堵了還厲害,一旦沖破,那可不得了。”可是,這位周王不但不聽,還美滋滋地說:“你看吧,有我在,看誰還敢亂說亂動!”就這樣,三年之後,京城鎬京爆發了史上著名的“國人暴動”,卿士、貴族、百官、萬民,同心協力把這個昏王趕下台,流放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這個昏王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暴虐之君周厲王,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成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原文: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
2.2 可是,這個臭名昭著的周厲王卻有個精明強幹、能力超群的兒子,就是著名的周宣王。
宣王名靜,一作靖,是周朝的第十一位君主。繼位後,政治上任用賢臣,軍事上借助諸侯之力,讨伐征戰,一度呈現“四方既平,王國庶定”的局面,史稱“宣王中興”。周厲王的另一個兒子叫友,被封于鄭。
《元和姓纂》載:“周厲王少子友封于鄭,是為桓公,在畿内,今華洲鄭縣(今陝西華縣)是也。威公生武公,與晉文公夾輔平王遷于洛,鄭徙溱(zhēn,古水名,在河南)渭之間,謂之新鄭。傳封十三代,至幽公為韓所滅,子孫播于陳、宋,以國為氏。”
這就是說,鄭氏是周厲王的直系後裔,公元前375年鄭幽公時期,鄭國被韓國所滅。後國人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陽京襄城)、制(今荥陽西)、祭(今河南鄭州東)、陳(今河南淮陽)、宋(今河南商丘)等地。
為紀念故國,鄭國人相繼以鄭為氏,尊周厲王的幼子、周宣王的弟弟姬友鄭桓公為得姓始祖。
2.3 鄭國得國之軍鄭桓公友,傳其子鄭武公掘突;武公傳其子,即鄭莊公寤生。
就是他,還辦演過諸葛亮、李世民、雍正、毛主席等
鄭莊公,名寤生,母武姜,弟共叔段,都新鄭,是一個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國君。莊公的政績被後世稱為:莊公小霸,也有不少主張将鄭莊公列為“春秋霸主”之一的學者。anyway,至少他給我們貢獻了很多成語,例如:
《古文觀止》第一篇《左轉·鄭伯克段于鄢》:
(1).原文:(鄭莊)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鄭莊公在給他弟弟段挖坑;
(2).成語:黃泉見母。原文:颍考叔對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這是臣子颍考叔給鄭莊公找個台階下;
颍考叔是曆史上著名的忠孝之人,但熒幕形象略少
(3).成語:其樂融融。
(鄭莊公黃泉見母),“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4).成語:處心積慮。
《谷梁傳·隐公元年》:“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
在鄭伯克段于鄢之後,鄭莊公還有很多功績,也有很多成語:
(5).成語:量力而行、相時而動。
《左傳·鄭莊公戒饬守臣》: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可謂知禮矣。”
(6).成語:暗箭傷人:
語出《左傳·隐公十一年》:
公孫阏與颍考叔争車,颍考叔挾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颍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最後這個“颠”字,是全文的眼,一個字就能拍一集連續劇,絕對地活靈活現展現在讀者面前。
白話文講這個故事如下:
春秋時期,鄭國的鄭莊公手下有兩位寵臣,一個是以仁孝聞名天下的老将軍颍(yǐng)考叔,另一個是英俊倜傥的青年将軍公孫子都。孟子曾贊揚這位青年美男子說:“不知道公孫子都長得好看的人,就是沒長眼睛的人。”
公孫子都平時恃寵驕橫,又武藝高強,箭術高超,百發百中,無人能比。他向來對颍考叔非常不服氣,總想顯示自己比颍考叔更有才幹。
有一年,鄭莊公得到魯國和齊國的支持,計劃讨伐許國(許國是一個小國,在今河南許昌市。鄭國在許國的北邊,今河南的新鄭就是它當時的都城)。
這年夏天的五月,鄭莊公在王宮前檢閱部隊,發派兵車。但是颍考叔和公孫子都卻為了争奪兵車吵了起來。颍考叔是一員勇将,他不服老,拉起兵車轉身就跑;公孫子都一直都瞧不起颍考叔,當然不肯相讓,拔起長戟飛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颍叔考早已不見人影了。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
到了秋天,鄭莊公正式下令攻打許國。鄭軍逼近許國都城,攻城的時候,颍考叔奮勇當先,爬上了城頭,指揮士兵攀上城牆,公孫子都眼看颍叔考就要攻破城門,立下大功,心裡更加嫉妒。他覺得這麼大的功勞不能讓颍考叔一個人給占了,于是抽出箭來對準颍考叔的後背就是一箭。颍考叔當時一心隻顧攻城,沒有料到背後會射來暗箭,隻見這位勇敢善戰的老将軍一個跟鬥摔下來,氣絕身亡。
另一位将軍瑕叔盈還以為颍考叔是被許國的士兵殺死的,趕緊拾起大旗,指揮士兵繼續戰鬥,終于成功破城。鄭國軍隊全部入城,而許國的國君許莊公則逃往衛國,許國的土地于是并入了鄭國的版圖。
日後,人們便把像公孫子都這樣趁人不備暗放冷箭的情況,稱為“暗箭傷人”。不過,作為成語卻并不限指以暗箭為兇器,凡是采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裡尋找機會傷害别人的,都可稱為“暗箭傷人”。
後來,盡管鄭莊公知道是公孫子都射死了颍考叔,但卻狠不下心嚴懲公孫子都。同時呢,鄭莊公又覺得如果不懲罰這個暗害颍考叔的美男子,自己心裡實在是過意不去。左右為難之下,鄭莊公隻好在颍考叔靈前拜祭,詛咒那個暗箭傷人的卑鄙小人不得好死。
3.名人:(兼顧各個時期的各個職業的一家之言)
除了上述鄭國的國君,其他鄭姓名人也不少,例如:
3.1 鄭和,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人,多被認為是穆斯林。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内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裡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曆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晚清以降,鄭和研究獲得迅速發展,但不少重要課題仍無定論。
3.2 鄭成功,(1624-1662),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戶藩。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内)的駐軍,收複台灣。
4.分布:截至2014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國大陸鄭姓人口約1250萬,分布如下。
本專題中所示的姓氏漢字,都由筆者發明的偏旁部首學習卡組合而成,它适用于兒童語文、英語的鞏固提高。它可以快速解決孩子“認字多、會寫字少”的難題,比如很多孩子認字1000,但隻會寫不足300字,就是因為孩子們沒有通過對字形的認知促進字義的理解,從而加快、加強寫字學習。此前已經以專輯的形式,将全套學習卡中52張卡牌,共計包含120餘個偏旁部首逐一介紹,請參照學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