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半兩粗放原始,漢半兩秀氣精緻。秦半兩厚實不圓,漢半兩平整成園。秦半兩字體灑脫,漢半兩字體規正。秦半兩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币的形狀不一,且隻能在各自統轄的範圍内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确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币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币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态。
秦半兩:
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秦滅亡(前206年),秦半兩錢(含戰國)的生産共延續了130年。中期至西漢早期的青銅鑄币。初為戰國秦一國之鑄币。始鑄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錢,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而成為全國通行之法定貨币。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鑄五铢錢止,半兩錢的生産共延續了218年。漢承秦制,仍用半兩錢,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鑄五铢錢止,半兩錢先後經曆戰國、秦朝、漢朝三個曆史時期,共218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