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是我們大家都聽說過的,并且我們大家都知道全球變暖是會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的,因此我們在這裡便要了解一下全球變暖的原因?全球變暖的影響?
人口爆炸是導緻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增加速度過快,資源不足,同時也會導緻嚴重的環境污染。在21世紀,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自上世紀末以來,地球表面的溫度一直在上升。化石燃料是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原因,如汽車、卡車、公共汽車等大都使用的是能産生二氧化碳的燃料,而且目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使用煤炭發電,這些都會導緻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農業生産不合理是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衆所周知,良好的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由于過度砍伐樹木、開墾土地用于農業生産和過度放牧,人類活動繼續對植被造成破壞。太陽表面有不同的像斑點一樣的太陽黑子,阻礙了危險的太陽等離子體的形成,而現在太陽黑子現在變得越來越弱,無法阻擋太陽的等離子體,這也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1、海平面上升的影響:過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國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熱膨脹,當海洋變暖時,海平面則升高。全球升溫會引起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2、對動植物的影響: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氣候變化能改變一個地區不同物種的适應性并能改變生态系統内部不同種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動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無法适應全球變暖的速度而做适應性轉移,從而慘遭厄運。以往的氣候變化(如冰期)曾使許多物種消失,未來的氣候将使一些地區的某些物種消失,而人些物種則從氣候變暖中得到益處,它們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競争對手和 天敵也可能減少。
3、對農業的影響:一年中溫度和降水的分布是決定種植何種作物的主要因素,溫度及由溫度引起降水的變化将影響到糧食作物的産量和作物的分布類型。氣候的變化曾經導緻生物帶和生物群落空間(緯度)分布的重大變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區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種植成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歐出現小冰川期,平均氣溫也隻比現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農場棄耕,冰島的農業耕種活動則幾乎全部停止。
11月8日18時,中央氣象台又是“三警齊發”,繼續發布暴雪橙色預警、寒潮藍色預警和海上大風黃色預警!與此同時,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會議的議題是:如何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全球變暖。周兵認為,強寒潮與全球變暖看似對立,其實并不矛盾。全球變暖不像簡單的連線題那樣,直接對應着“暖冬”“冷冬”或“某次過程冷不冷”。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氣溫總體呈偏高趨勢,當受氣候事件影響時,個别年份仍會出現冷暖波動,會有強寒潮發生。強寒潮是一種較為極端的天氣事件。事實上,正是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高溫熱浪、幹旱、洪澇、台風、寒潮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強度增強。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近年來全球極端冷事件并不罕見。我國冬季極端冷事件時有發生。當前,全球變暖總體趨勢沒有改變。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指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三個年份之一;過去五年(2016—2020年)和過去十年(2011—2020年)分别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和十年;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十年更熱。
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于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緻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緻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燒時會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緻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态系統的平衡,還影響人類健康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