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青石雕刻技藝由來已久,其形成于南宋年間,興于明代,鼎盛于明末清初。
此技藝屬傳統美術,技法繁多,2018年,“隆昌青石傳統雕刻技藝”列入四川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4月29日,四川電視台龍門陣擺四川欄目播出了隆昌青石雕刻技藝專題片《青石緣》,講述了第五代非遺傳承人呂麟湘和師傅盧若愚的青石之緣。
源起
青石雕刻的曆史在隆昌由來已久,是一代代隆昌人的傳承與記憶。
在隆昌,豐富的青石資源使得許多當地人世代以石匠為生,也讓這座地處巴蜀古驿道中段的小城,有着“青石之城”的美譽。
依托青石,一座座石牌坊林立巴蜀古驿道上,訴說着綿長的曆史底蘊。
“石匠二哥些,把大錘舉高點嘛……開石頭啰!”
上世紀50到70年代, 人們開采青石,多用于修建水利工程。隆昌青石是矽質膠結的石英砂岩,色青質純,質地細密,硬度高,抗酸堿,防風化。開采青石辛苦,人們就會喊号子一起鼓勁。
呂麟湘與青石打了幾十年交道,師從盧若愚師傅,是“隆昌青石傳統雕刻技藝”第五代非遺傳承人。
雕刻
青石雕刻技法繁多,有細膩的圓雕、淺浮雕、線雕、陰刻,也有粗犷豪放的高浮雕,還有技藝精湛的镂空雕。
其中,浮雕和圓雕(立體雕)最常見。圓雕是立體雕塑,也會用到浮雕技法。
“圓雕是六維空間,除去底座,還有上、左、右、前、後五面,每個地方的連接尺寸、比例都很重要。”
在石頭上畫完草圖之後,呂麟湘的雕刻工作開始了。
先把多餘的石頭敲掉,留住要雕刻的部分。等到基本輪廓展現出來後,再畫孩童的精細五官。雕刻人物重在神态,頭部五官是關鍵。
雕刻中,粉塵紛紛揚揚灑下來。
制作這樣一個小型的雕刻作品,需要三天時間,大部分花在精雕細琢上,要綜合運用圓雕、線雕、浮雕、镂空雕等技法進行細節處理。
回溯
呂麟湘出生于隆昌石燕橋鎮,盧若愚是隆昌當地有名的青石雕刻工匠。呂麟湘來拜師時,盧若愚看了看他,“我見他個子小,可能沒多少力氣。”看了兩眼不再管,自顧自雕刻起石獅來。
“我看他沒有基本功,沒得好想教他的,但他很執着,這才教了。”
青石雕刻,需要有氣力,能吃苦,青石雕刻過程中粉塵極大,很容易得矽肺,許多人都放棄了。
呂麟湘堅持了下來。
平日裡閑時,他倆會去隆昌城中觀摩石牌坊群。
看着牌坊上栩栩如生的浮雕人物,呂麟湘不住感慨:“你看以前做出來的好下功夫,現在我們工具更先進,做出來還是沒人家的看着舒服。”
雕人物和獅子,是盧若愚的強項,他甚至能将一整塊石頭雕成環環相扣的石鍊子。
21年前,盧師傅用山坡滾落下來的一塊青石雕刻成了一尊青石彌勒佛像。
“你看這個眼睛,打個洞進去,光線就是黑的,不反光。再留根樁樁來做高光,就是眼球反光的樣子。”
“眼睛是笑的,嘴巴也是笑的,就知道他内心是啥樣子,臉部的肌肉結構很重要。”盧師傅說。
困境
淋上水,青石神韻盡顯。”幹這個活路,就是要花時間打磨。”
多年前,呂麟湘帶着一幫工匠,奔走在隆昌市政建設的工地上,用青石雕刻技藝打造這座城市。然而近年來,随着雕刻機的廣泛應用,呂麟湘一度陷入困境。
“我們有時候在想,恐怕要去找一點副業補貼家用了,就幹這個手藝,到時候生活都沒辦法(過)了。”
随着社會的變遷,人們漸漸不再關心曾經的傳統技藝,傳統,似乎被認為是過時的,守舊的,這些傳統日漸式微。
非遺的困境就在于此,若是失于保護與傳承,越來越少人知曉,歸屬感與文化認同感慢慢流逝,那麼,民間文化也就缺失一塊印記了、
呂麟湘也想過買一套雕刻設備,但最終還是放棄了。不光是投入太大,更重要的還在于,他相信這門手藝不會丢失,也相信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的人在堅守。
堅守
隆昌人以青石為載體,運用漸變、重複、對比、韻律、平衡、組合、分割等藝術手段,融合繁多的技法,創迼出了獨具地方特色的青石雕刻文化。
“機器再好,那也沒有靈氣,我們的手工雕刻,還是要堅持下去。”
豎石仿木,以點、線、叉、框等特殊符号作标記;手随心走,賦于石頭新的“生命”,形成了靈活多變、别具一格的傳統雕刻技法。
曆經八百多年的風雨洗禮,在中國雕刻史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隆昌青石傳統雕刻技藝”,還将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