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1 10:03:27

文/學個習


都說“考研最快樂的日子隻有兩天”。

一天是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那天;

一天是研究生畢業的那天。

對此,個人也深有體會。

備考研究生的日子很苦,但是,大家都在咬牙堅持着,主要動力來源于對研究生生活的憧憬。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1

但是,等真正考上了研究生以後,很多同學會發現與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研究生生活,理想vs現實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在讀研以前,你以為讀研以後的生活會很“自由”,上課時間少,有很多時間可以自己支配。

讀研以後,才發現連跟男(女)朋友約會的時間都沒有,像什麼“996”都算好的,動不動還來個“007”,每天早、中、晚還要打卡簽到,除了天天簽到,還有開不完的例會,做不完的PPT。

讀研以前,你以為導師會“手把手”帶你快樂做科研,然後,一區SCI、專利拿到手軟。

讀研以後,你才發現,所謂的導師“存在感”極低,大多數時間導師都在忙自己的事,導師并不是指導老師,而是“老闆”,基本上都是“0指導”,一切都要靠自己,一篇“小核心”你憋了兩年都沒有發出來,還要為畢業發愁。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2

讀研以前,你以為師兄師姐們就像你的親姐姐,親哥哥一樣寵着你,學業上指導你,生活上照顧你。

讀研以後,你才發現,實驗室的師兄師姐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你一不小心就淪為了“工具人”,出成果、發論文的時候,都與你無關。

這可能才是真實的研究生生活。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3

可能,有些人覺得不會是這樣的,沒有關系,下面,帶大家看一份某高校實驗室制定針對研究生的“實驗室守則10條”,不知道看完以後你是否還想考研?

研究生“實驗室守則10條”

下面,這份研究生“實驗室守則10條”我們隻關注内容,不去追究具體學校與實驗室,因為,類似的“守則”應該有不少。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4

守則第1條:關于學習時間的

一周學習7天,沒有周六周日,更沒有寒暑假。

周一至周六,早上8:00-12:00,下午2:00-10:00必須在實驗室學習。

周日下午2:00-6:00是組會時間。

關于這一條,個人認為過于誇張,而實際上,大部分大學都不會這樣,一周至少會休息一天,有些實驗室還是雙休。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5

所以,希望準備考研的同學不要被吓到哦。

守則第2條:關于論文發表要求的

要求在碩士期間發表至少兩篇中科院二區SCI論文,或者一篇中科院一區SCI論文。

說實話,這個要求對于碩士生來說确實有點高,因為,現在很多學校隻要求碩士生發表一篇“核心”期刊論文,有些學校專碩已經取消了論文要求,比如,蘭州大學等。

所以說,并不是所有大學都要求碩士研究生發表SCI論文,大家在考研報名時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守則第3條,關于導師指導的

遇到問題,先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答案,或者尋求同門師兄的幫助,也可以随時問我。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6

對于這一條,個人認為沒有太大的問題,作為研究生,一定要有一顆善于鑽研的心,所以,有問題可以先去想辦法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問師兄師姐,最後再問導師,因為,有可能導師還沒師兄師姐會

守則第4條、第6條:關于論文發表的

論文寫作,實驗分析容不得半點造假。

否則開除學籍,勸其退學,手上的數據是實驗室的,不努力有權收回。

關于這一條,也比較同意的,因為,論文數據造假屬于嚴重的違反科研誠信行為,一經發現可能會斷送你的前程。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7

所以,一定要遵守科研誠信。

守則第5條、第9條:通過發表SCI論文換“自由”

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兩篇後時間可以自由,發表一篇SCI論文,可以放假7天。

關于這兩條,不知道該怎麼說,總之,感覺太過于“勢利”

讀研,難道隻為了發表論文嗎?

特别是專碩,大部分考生之所以考研就是為了更好就業,如果規定隻有發夠2篇SCI論文後才能自由。

我想,讀研3年,可能啥都幹不了,所有時間都用在發表論文上了。

像什麼考證、實習、找工作……,基本上就别想了。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8

這對學生來說,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所以,對于有類似規定的實驗室以及導師,還是能“逃”就逃吧,除非你真的想一直從事科研。

守則第7條:閱讀文獻的規定

每周至少閱讀2-3篇高水平論文,碩士論文至少有120篇“英文”文獻。

該規定有一定道理,但是,參考文獻也要根據具體課題來選擇。

守則第8條、第10條:要“聽話”,三年後拿不到學位,想想你是否努力……

說實話,看到這兩條的規定,真的不能忍。

什麼叫“大部分情況下,按照導師說得做”,導師再厲害,也不可能掌握所有課題,了解所有研究方向,如果讓學生完全聽導師的,極有可能會走彎路。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9

而有些學生很有想法,也應該讓學生自己去勇敢探索,去摸索。

“像什麼拿學位是你自己的事,對我沒啥影響,三年後畢不了業,想想你是否努力了……。”

這就才叫真正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學生發表SCI論文,是與我(導師)息息相關的,你畢業不了,拿不到學位,卻完全是學生的責任……,那為啥還要求學生100%服從導師安排。

畢不了業,難道導師就沒有“指導”的責任嗎?

說實話,看到這兩條規定,真的替這些學生捏了一把汗。

論27歲考研的心酸日常(真實的讀研生活)10

也希望正在考研的同學,在選擇導師時擦亮眼睛,對于類似的導師,能“逃就逃”,畢竟,學曆很重要,身心健康也很重要。

以上,希望對考研的你有所啟發。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文章就點贊轉發一下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