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消息!為加快推進石家莊市區外滹沱河沿線公路、京杭大運河沿線公路、山海關至滄州沿海公路(統稱“三沿”地區公路)規劃建設,統籌做好公路建設與沿線産業園區、旅遊景區、開發區、特色小鎮等綜合開發,推動實現公路與産業協同發展,省發改委、省交通廳近日印發指導意見,将打造特色鮮明的“三沿”經濟帶,河北這些地方将迎來大變化↓↓↓
●涉及哪些地方
包括石家莊、衡水、滄州3市的平山、井陉、井陉礦區、靈壽、正定、鹿泉、藁城、晉州、無極、深澤、安平、饒陽、武強、獻縣14個縣(市、區)。
包括廊坊、滄州、衡水和邢台4市的香河、青縣、滄州市運河區、新華區、滄縣、南皮、泊頭、東光、吳橋、阜城、景縣、故城、清河、臨西14個縣(市、區)。
包括秦皇島、唐山、滄州3市的山海關、海港、北戴河、撫甯、昌黎、樂亭、灤南、曹妃甸、豐南、黃骅、海興11個縣(市、區)。
●建設時間表
“三沿”地區重點區段形成二級及以上公路網絡支撐,公路骨幹網絡基本建成,路網結構得到優化、通行條件明顯改善、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三沿”地區形成若幹特色鮮明的産業節點和旅遊目的地,初步形成串聯各産業節點的特色産業帶,交通、旅遊、産業融合發展模式逐步推廣,綜合開發模式創新取得實質進展。
“三沿”地區形成城鄉融合、優質高效、生态綠色的特色經濟帶,交通、生态、旅遊、産業、城鎮全面融合,布局完善、銜接順暢、運行高效、配套完備、安全舒适、生态環保的區域路網體系全面建成,有力支撐和全面融入“三沿”地區産業發展帶。
●将有這些大變化
滹沱河沿線
構建石家莊市區外滹沱河沿線“雙線、多跨、多聯”公路網絡布局。圍繞服務滹沱河全線綜合提升,重點建設國道G338肅臨線至石衡界、S333安平段等國省幹線公路項目,及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項目。沿滹沱河兩側的兩條主幹路形成“雙線”,串聯沿岸主要産業園區、旅遊景區、開發區、特色小鎮、新農村建設等;跨越滹沱河的多條國省幹線公路和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構成“多跨”;由國省幹線公路和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共同組成“多聯”,實現滹沱河周邊産業園區、旅遊景區、開發區、特色小鎮與滹沱河或最近的國省幹線公路便捷連接。
京杭大運河沿線
構建京杭大運河沿線“快旅、慢遊、多聯”公路網絡布局。圍繞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要求,重點建設國道G339吳橋繞城段等國省幹線公路項目,及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項目。利用大運河沿線國省幹線公路構建“快旅”路網,承擔旅遊集散功能,發揮快進快出的幹線支撐作用;利用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構建“慢遊”路網,承擔産業、旅遊服務功能,包括運河大道和堤頂路;利用相關國省幹線公路和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共同構建“多聯”路網,與“快旅”、“慢遊”等形成支撐全域旅遊發展的多個環形網絡,支撐全域旅遊發展。
山海關至滄州沿海
構建山海關至滄州沿海“四線、多支、多聯”公路網絡布局。圍繞服務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點建設唐秦高速、國道G228滄州段等國省幹線公路項目,及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項目。利用貫穿整個區域的秦濱高速、唐秦-唐山繞城-長深高速、國道G205、G228四條國省幹線公路構建“四線”路網,承擔沿線重要節點之間快速通達功能,同時也是沿渤海濱海休閑度假旅遊帶的“快旅通道”;利用區域重要節點與内陸地區之間快速通達的多條國省幹線公路構建“多支”路網;利用産業路、旅遊路等其他公路構建“多聯”路網,連接生态旅遊小鎮、新農村、特色産業種植園、旅遊觀光度假區等節點。
滹沱河高端服務産業帶
培育滹沱河高端服務産業帶。統籌滹沱河兩岸自然、文化、曆史等資源,嚴守生态紅線,發揮綠色生态優勢,彙聚高端人才,吸引戰略投資,重點發展休閑旅遊、創意設計、體育康養、科創服務、商務會展等高端服務業,衍生發展生物醫藥、綠色食品、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綠色制造業,帶動沿線傳統優勢産業、縣域特色産業轉型升級,打造高端服務聚集帶和創新經濟走廊。以生态、紅色、曆史文化旅遊為重點,規劃建設一批綠色生态公園及河湖型休閑度假區,全力打造紅色旅遊教育體驗、商旅會展、濱河文創、生态養老等一批高端服務聚集區和特色小鎮。推動沿線産業園區與城鎮融合互動發展,培育壯大衛星導航、智能傳感器、現代生物醫藥等一批高端高新産業基地,改造提升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金屬制品等一批縣域特色産業集群。
大運河文化旅遊産業帶
培育大運河文化旅遊産業帶。以大運河沿線遺産資源為載體,以大運河承載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内涵為核心,豐富和創新燕趙文化,協同京津,助力雄安,集聚京津冀優質資源,突出發展文化旅遊業,打造特色鮮明的燕趙傳統優秀文化展示帶。凸顯大運河原真生态景觀特點,保護修複生态空間,建設綠色生态廊道,形成古樸自然的原真生态景觀帶,重點建設香河潮白河大運河國家濕地公園、吳橋縣運河公園、東光縣萬畝森林公園、清河森林公園等一批生态景觀節點。圍繞培育統一的“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突出北方運河文化特色,豐富完善旅遊業态,形成古今交融的多彩全域旅遊帶,重點打造香河北運河生态文化旅遊區、滄州運河武術名城、吳橋雜技文化旅遊區、衡水董子國學文化旅遊區、清河運河水鎮旅遊區等文化旅遊片區,加快建設大運河沿線特色小鎮、文化産業園等一批重點旅遊項目。
秦唐滄濱海産業帶
培育秦唐滄濱海産業帶。統籌陸海資源配置,優化港口功能,深化區域合作,以港産城互動融合為主要抓手,重點發展先進臨港産業、濱海休閑康養産業和現代海洋漁業,努力打造重化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帶和高端康養、休閑度假聚集區。依托沿海港口和開發區,發展提升綠色化工、精品鋼鐵、重型裝備、港口物流等優勢臨港産業,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全力打造北戴河生命健康示範區、南堡現代鹽化工産業集群、曹妃甸國際鋼鐵及能源原材料物流基地、滄州汽車産業集群等一批沿海産業集群和臨港産業基地。依托自然岸線、濕地、近岸海域等自然資源,提升沿海旅遊産業品質,推進漁港經濟區建設,培育發展一批優質濱海休閑度假區、特色文旅小鎮和現代生态海洋牧場。
強化生态保護
意見提出,将優化配置水資源,推進水生态保護修複和水污染防治,保護修複沿線重要生态空間,構建生态系統保護體系,實現區域發展與生态環境保護相協調,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完善生态補水體系,強化生态保護修複,推進生态綜合治理。
實施産業綜合開發
将公路、旅遊、特色小鎮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結合、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允許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遊養老等産業和農村三産融合的發展。
交通 産業 生态 旅遊
促進“交通 産業 生态 旅遊”融合發展。引入實力雄厚的企業,通過PPP等市場化方式參與公路項目建設和後續産業開發。注重交通與生态産業、生态旅遊的協同融合發展,整合沿線各類資源,有效利用金融杠杆,将資源變為資産,再将資産轉化為資本,最終有效解決資金瓶頸。以旅遊産業開發為導向的項目,結合公路基礎設施、沿線房地産、戶外運動、商務會展、農業觀光體驗及其他更多業态進行統一規劃建設,通過對旅遊景區、郊野濕地公園、田園綜合體、特色種植園等旅遊資源的創新開發和利用,實現旅遊資源增值,反哺公路設施建設和運營維護。
支持設立專項開發基金
利用好發展基金。充分發揮相關省級引導基金作用,圍繞沿海高質量發展,設立産業投資基金,支持“三沿”地區相關各市縣設立專項開發基金,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遵循組合投資、階段持股、增值退出的投資理念,實行專業化管理,投資公路建設及生态旅遊、文化産業等項目,助力“三沿”地區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