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狗
責編/愛波
最近瞧妹在朋友圈看到一張照片,紅牆,白鴿,藍天交融在畫面裡,甚是美麗。
不過轉念一想,疫情期間她是怎麼去的歐洲的??
後來細問,才知道這個充滿歐洲中世紀風情的地方居然是!!!
哈爾濱???
作為一座曆史悠久,且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
這裡吸引了廣大移民群衆,各國文化的多樣性融合,也使得這裡的建築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風情。
無論是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建築,還是十五世紀中期的拜占庭風格,都在這裡一應俱全。
接下來就和瞧妹一起看看,一趟哈爾濱之旅如何逛完整個歐洲。
拜占庭藝術風——索菲亞大教堂作為哈爾濱的地标性建築,近年來不少人為了索菲亞大教堂前來一遊。
“索菲亞”其實是希臘文的音譯,原意為“智慧”。
自1907年建立以來,這兒一直被當地人視為城市客廳,也是遠東地區最大的磚木結構教堂。
俄羅斯式的穹頂,外形好像一個空心球體的上半部分,看起來笨重,實則把重量都分散到了四個獨立的支柱上。
羅馬風的拱券高窗,使得整個内部空間寬闊大氣。
站在建築腳下,仿佛是來到了真正的中世紀時代。
随手一拍,仿佛自己就是中世紀某個國度的騎兵。
中華巴洛克風——純化醫院如果說有哪個建築能最大表現“中西融合”,那一定是這座1920年建成的中華巴洛克風格的純化醫院。
蝙蝠和祥雲圖案鑲嵌在入口的正上方,栩栩如生;
兩根單倚柱子上雕刻着中國結圖案,一直向上延伸到拱券;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純化醫院的牌匾,四周環繞着精雕細琢的菊花浮雕。
通體抹灰的浮雕裝飾,遠遠一看讓人以為回到了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
文藝複興風——哈爾濱少年宮哈爾濱市少年宮,聽起來有幾分孩童氣的名字,其實前身為1921年建立的梅耶洛維奇大樓。
通體為文藝複興建築風格經典的磚木結構,三層正立面體透露着一絲不苟的嚴謹。
帶有純正法國風情的孟莎式坡頂,被砌塊式劃分的透空女兒牆支撐,有着凝重大氣之感。
巴洛克風——哈爾濱遊客服務中心
很多人提到哈爾濱,就會推薦你去逛逛中央大街。
但是那裡到底有什麼?其實最經典的就是這棟巴洛克風滿滿的哈爾濱遊客服務中心。
名字雖然接地氣,景色可是一點都不差。
跟着導航來到中央大街122号,一座建于1909年的4層磚木結構建築伫立在你的眼前。
人物雕像撐托着圓弧型陽台,随着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産生了不同的光影效果;
複雜無比的平面結構,表現形式多樣而自由,宛如一首年代久遠的古典交響樂。
夜幕降臨時在街上走一走,好像有種時空交錯的恍惚感。
寨堡式風格建築——哈爾濱鐵路中心醫院辦公樓
诶先打住,寨堡式風格建築可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
山寨?土堡?打架?
其實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浪漫主義風格建築。
顧名思義,浪漫主義的建築物總會給人一種童話浪漫的感覺。
1907年剛建立時,原是中央電話局辦公樓,後來改用為醫院的門診部。
尤其在冬天,大雪覆蓋在懸挑裝飾的外部檐口上,好像有種轉角就能看到“雪精靈”的錯覺。
哥特式風——哈爾濱市基督教會乍一看,以為這是哪座歐洲城市的聖誕老人小屋?
NoNoNo!看看建築上的中文,就知道這還是在咱的哈爾濱。
這是哈爾濱第一座基督教教會,1914年在德國人的提議下,由中東鐵路局和民間團體捐助建成,位于東大直街252号。
高尖消瘦的屋頂,體現着傳統哥特風的神秘和哀婉;而色調的搭配,卻又可愛得像一頂聖誕老人的帽子。
明快豔麗的色彩,簡潔剛硬的線條,尤其在夜色之下,讓人感歎其北歐哥特風十足。
平安夜的時候坐在門口,說不定真的會有聖誕老人哦。
新藝術運動歐式風——馬叠爾賓館東北的馬叠爾冰棍大家都知道,這個馬叠爾賓館莫非是冰激淩工廠?
馬叠爾賓館是一位名叫約瑟·開斯普的猶太人,聘請他的俄國摯友尤金諾夫設計的。
于1906年建成,3層磚混結構建築物,外部造型簡約,通體線條流暢。
建築整體上沿襲着經典的新藝術運動格調,又夾雜着一些俄國設計師自己的審美。
大廳裝修典雅而不失細膩,大體上呈一種富麗堂皇之感。
坐在椅子上,還真的有種王室貴族的氣派感。
猶太風——猶太老教堂既然稱之老教堂,就真的代表它有一定的年代了。
它作為二十世紀猶太教信衆最早的聚集體,也是一個将猶太風格表現得淋漓盡緻的教堂建築。
猶太老教堂以厚實的牆壁結構體現着莊嚴神聖之感;
而逐層出挑的門框用磚石結構堆砌而成,窄小的窗戶給予了建築一種神秘。
現如今,猶太老會堂已經作為音樂廳使用,在如此古典的建築裡欣賞一場音樂會,想必是别有風味。
曾經花上幾個星期才能完成的歐洲遊,如今卻隻需要在哈爾濱就可以完成。
不用擔心簽證,也不用花費太多。
哈爾濱,充滿着熱情明朗的文化,而又總是飄揚着神秘冰冷的雪花。
如此富有魅力的城市,怎麼能不來一趟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