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丹桂飄香
蟹肥菊黃
現正是四季中最為美好、宜人的時節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曰:“秋分者,陰陽相半也”。秋分時太陽在赤道的正上方,這一天晝夜相等,陰陽相對平分。此時是由熱轉寒的過渡期,也是陰陽變化最明顯的節氣。
很多人往往是因為人體不能适應這種改變而導緻身體失衡,從而引發疾病。若在此時施以調節陰陽的防治方法,使機體能夠适應節氣的變化,就不易因感受外邪而發病。
秋凍要适宜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時晝夜溫差加大,應注意添衣保暖。要做“凍美人”先看看自己身體答不答應,對于患有虛寒性痛經、盆腔炎、慢性胃炎的人來說,要特别注意下腹部的保暖,适時增加衣服,夜晚睡覺時要注意蓋好被子。這裡劃重點:各位睡席子的寶寶們可以趕緊收起來了。
此時體内陽消陰長,正氣不足,還躺在涼席上那是敞開着大門歡迎風寒濕邪來身體裡玩耍玩耍,日久天長,骨關節會疼痛,各類婦科炎症纏綿等等問題。So,勤快地換上床單吧。
1 1 1 1 1 1 1 1 1 1
養肺潤肺正是時
秋分時氣候幹燥涼爽,燥邪易傷肺,故人在此時易出現皮膚和口唇幹裂,口幹咽燥,大便幹結,咳嗽少痰等症狀。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白露的燥是“溫燥”,秋分的“燥”是涼燥,因此不宜過食生冷,避免有刺激性辛辣、燥熱之品,如冷飲、尖辣椒、胡椒等。
但是也不宜過分清淡,應适當加些油膩之品,以潤燥益氣、健脾補肝、清潤甘酸、寒涼調配為主,如芝麻、核桃、梨、藕、百合、荸荠、甘蔗、柿子、銀耳、蜂蜜等。
另外此時膏蟹肥美,“秋分食蟹忙”大家少不得要剝那麼幾隻。螃蟹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D,多種微量元素如:鈣、磷、鉀、鈉、鎂、硒等,是食用佳品。但蟹性寒,需要配合姜、酒消其寒性,且不可多吃,容易引起腹瀉。
叩齒咽津擋百病
古人把唾液稱之為“金津玉液”,咽下後猶如山中之泉水,灌溉滋潤全身。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叩齒咽津潤燥功”:
每日用舌在腔内貼着上下牙床、牙面攪動,
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内後外,攪動36次。
當感覺有唾液産生時,不要咽下繼續攪動,
等唾液漸漸增多後,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
鼓腮用唾液鼓漱數次,分三次徐徐咽下。
多行灸法存陽氣
秋分時節艾灸有什麼好處呢?
進入秋天後,氣溫逐日下降,寒涼漸重,陰氣上升抑制了春夏溫熱之氣,許多陰寒症有了擡頭趨勢,比如胃痛、腹瀉、四肢怕冷等寒症。
因此大家平時可以常艾灸“足三裡”、“中脘”、“大椎”等秋季常用養生穴位,有助于活絡經脈、疏肝補氣、化秋燥、解秋乏、止秋瀉。讓身體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态,過一個悠閑雅緻的秋季。
活動筋骨益身心
秋分時秋高氣爽,很适合出門活動,适當的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增強體質減少秋病。此時最适宜登山,登山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經系統的靈敏性,而且能有效刺激下肢的經脈及腳底穴位,使經絡通暢。
另外秋分時還可以騎騎自行車,打打羽毛球,遊遊泳,慢跑散步等。要注意的是所有運動量力而行,不可過量,微微汗出正好,特别對于體弱者及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運動之時要注意循序漸進,防止感冒及加重疾病。
秋分蕭瑟憂愁安
登高開胸食玉泉
早睡早起護心肺
益津養陰潤燥胃
關注我們
就診方法
方法:挂号預約——中西醫結合科
時間:東院 周一至周六全天
西院 周一至周六全天
挂号方式:
1)電話預約:968886 (工作日 8:00~17:00)
3)微信服務号:第一婦嬰客服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