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雲南潑水節的來曆 雲南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雲南潑水節的來曆 雲南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4-26 04:58:40

  導讀:潑水節即将到來,在雲南的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又要開始新一輪的潑水節慶祝活動。關于雲南潑水節的來曆,你知道多少呢?雲南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介紹,還有潑水節的傳說和活動内容,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

  雲南潑水節的來曆

  雲南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此節日為“比邁”,意即“新年”;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的傣族又分别稱此節日為“尚罕”、“尚鍵”,兩詞均來源于梵語“samkranta”,意為“周轉”、“變更”、“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布朗族、德昂族和阿昌族也過此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系,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内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幹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雲南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雲南潑水節是傣曆的新年,是使用傣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節。其中以傣族的潑水節最為盛大。

  傣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主要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氣候的德宏、西雙版納和紅河一帶。他們的聚居地土地肥美富饒。傣族的民族特色鮮明、突出,人們普遍愛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動,感情細膩,動作多為動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之一,由于傣族群衆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别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稱這個節El為潑水節。潑水節期間人們相互潑水,具有消災去病,祈求幸福吉祥的内在含義。而潑水節在新年又蘊含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潑水節的傳說

  潑水節的來曆,民間有很多傳說。其中有一則是這樣講的:從前有一個惡魔。先後霸占了七位美麗的姑娘。其中七姑娘不僅貌美,而且聰明伶俐,膽大心細,決心尋機為民除害。她首先騙取了惡魔的信任,知道了他的緻命弱點,然後将他灌醉,割斷惡魔長長的頭發将其勒死,并砍下了他的頭。誰知那惡魔的頭無論丢到哪裡都會引起大火,于是,姑娘們奮不顧身,輪流抱住惡魔的頭,以杜絕火災。就這樣,她們一年一換,每年換的時候,人們都要給姑娘潑水,沖掉身上的血污,洗去一年的疲勞。久之便相沿成習,形成了潑水節。

  潑水節最初起源于印度,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後随小乘佛教傳人傣族地區而形成。傣族人民熱愛水,把它看做是聖潔的象征。潑水,象征着洗去舊有的污濁,迎來新年的吉祥,表達了西雙版納傣族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潑水節活動

  第一天是潑水、第二天是趕擺,就是很多傣族人在街邊賣一些特色的美食和民族飾品,一條街都是。第三天是劃龍舟比賽,是在江邊舉行的,每天都是很熱鬧的,尤其是潑水的那天,可以體驗萬人潑水節。

  因為版納的潑水節的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所以很隆重。因為對于傣族的習俗來說是:“潑濕一身,幸福一生”。今年潑水節那天,那個場景真的是萬人潑水,有很多人是自己拿車拉着一車的水,拿個盆就出門了,一出門就被水潑,我們才出門的時候就被潑了,有人拿着水槍就開始射水,大街上都是這樣,很熱鬧,很多盆都是潑得太猛烈了,就壞了。潑水節曆時三天,我們第二天的時候還去看劃龍舟了,但是天氣不好,下雨了,兩人撐一把傘,都濕了,還被人從後背潑水,很多街上擺燒烤賣的都濕了很多。晚上是在瀾滄江邊放孔明燈,天空全是孔明燈,太壯觀了。這就是那天晚上放孔明燈的情景,很多人都會在放之前許願望。

  在“麥日”(第一天),一清早人們就要采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也是祈求神靈保佑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浴佛”完畢,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開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湧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

  《車裡》一書中有段記載:“元旦之晨,所有貴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詣佛寺赕佛。婦女輩則各擔水一挑,為佛洗塵,由頂至踵,淋漓盡緻,泥佛幾為之坍倒。浴佛之後民衆便互相以水相澆,潑水戲之能能事”。這段記載雖不盡其祥,但已告訴人們,潑水是傣族過年時必須舉行的一項活動。上文所說的“元旦”并非公曆的1月1日,而是傣曆新年來臨之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