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欄目——書法載體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紙張是書法作品最主要的載體。其實,中國書法綿延數千年,除了紙張之外,書法的載體還包括其他很多種自然或人工的材料。
這裡,我們試着從“載體”這一視角,對我國書法進行一番觀照,希望同讀者朋友一道走近先民,了解他們怎樣從當時的科技社會發展水平出發,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性地将漢字、書法,将中華文明的核心和精華,通過龜甲獸骨、青銅、碑石、竹簡木牍、絹帛、紙張等不同的材料,精彩完整地保存下來,留給我們大筆豐厚的精神财富。
第二期——青銅器
壹
青銅器
一說到青銅器,後母戊鼎馬上會浮現于我們的腦海。
看,那古樸而雄渾的造型,莊嚴而神秘的紋飾和繁複茂密的文字,處處彌漫着一種遠古的氣息。還有那厚厚的、斑駁的綠鏽,更是承載着深沉而厚重的曆史。夏商周三代的青銅藝術,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留給人類的文化遺産,它們具有永久的魅力。
青銅器是由青銅制成的器具。銅的硬度不大,錫的硬度更小,但這二者的合金——青銅,卻是既堅又韌。青銅鑄造的器物結實耐用,而又便于造型。據古文獻記載,在中國,距今5000-4000年前,人們已開始鑄制青銅器。商晚期到西周,是青銅器發展的繁榮時期,器型多種多樣,名目也相當繁多,主要的有鐘、鼎、敦、壺、盤、尊、罍、簋、簠等。
清代學者龔自珍曾寫道:“自夏後氏以降,莫不尊器者。”“尊器”之風,使青銅器的鑄造越來越講究,技藝也越來越發達。很多青銅器上不僅鑄造了紋飾,還鑄造了文字,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稱的“銘文”或“金文”。然而,這些紋飾和銘文是用刀刻上去的,還是用筆寫上去的?
《中國史稿》中有這樣的描述:“鑄造器物先做泥模,即用紅土塑成要鑄造的器物形狀,以朱筆畫好花紋。花紋的凹入部分用刀雕刻出來,凸出部分則以泥琢好以後加貼上去。在殷墟的窖穴裡,曾發現有尚未雕完的圓壺、方卣、方彜等器物的泥塑模型。模型做好後,再依據模型做出各式各樣的陶範,往陶範中灌注青銅熔液。待冷卻後,撤除陶範,再細加修飾,才供使用。”從中,我們想見銘文的鑄造當和紋飾的鑄造相同,也是先在泥模上用筆寫好,再用刀雕刻出來的。
貳
銘文與書法
⬆《大盂鼎》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圓形,立耳,深腹,三柱足,頸及足上部飾獸面紋。
器内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盂之事。此器銘文字體大小劃一,象形意味較濃,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許多圓形或方形團塊。
⬆《散氏盤》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拓片
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有人認為作器者為夨,又稱作《夨人盤》。
内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内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并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後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其書法結構奇古,線條圓潤,體勢欹側,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
⬆《毛公鼎》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拓片
高 53.8厘米,口徑 47.9厘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頸部飾重環紋及弦紋。
腹内鑄有銘文32行499 字。全文先追述周代文王武王的豐功偉績,接着叙述宣王冊命毛公,并教導之,還賜以器物以示鼓勵。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構勻稱,結體方長,線條遒勁穩健,布局妥貼。
⬆《虢季子白盤》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拓片
盤長137.2厘米,高39.5厘米,寬86.2厘米。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
盤内底部有銘文8行111字。銘文講述了西周宣王時,虢季子白奉命出戰,立戰功,而于周廟受賞的情況。該銘文字形較大,筆畫圓潤遒麗,體勢于平正凝重中流露出優美潇灑的韻緻。
叁
銘文熱詞——子孫永寶用
諸多銘文中有一熱詞,那就是“子孫永寶用”。“子孫永寶用”于西周康王時期開始出現,其含義是青銅器制作者希望此器能夠永世流傳,後世子孫永遠珍視該器,并了解與傳承銘文中記載的祖先的功德與榮耀。該詞組成的句子在西周銘文中使用極為頻繁,在一千多件青銅器上出現過,它們使用時呈現出四十多種形式,有“子子孫孫永寶用”“孫孫子子其永寶”“子之子,孫之孫,其永用之”“世孫永寶”“子孫永寶用享”“子孫永保”“子子孫孫永無疆”等等。無論何種形式,都表達了永遠珍藏之意。
肆
禹鑄九鼎
禹鑄九鼎來源于一個神話傳說。夏朝建立後,九州穩定,四海升平,賦稅既定,萬國遵從,百姓有九年的儲備,國家有三十年的積蓄,朝廷和百姓都日益富庶。九州所貢之金(即銅)年年增多,禹想起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之事。但為免諸侯責備,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州的鼎。後來,九鼎鑄成,鼎上還鑄有各州的山川名物、奇禽異獸。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借以顯示夏王禹成為九州之主,天下一統。繼而,“九鼎”成為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