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曆史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官、商、軍、墾、遷徙等原因,海南島彙聚了八方方言,并經“一方水土發酵”後形成了獨特的語言狀态。1987年9月,國家級刊物《百科知識》刊登了我的《海南方言種種》一文,同年同月《人民日報海外版》副刊全文轉載。我在文中列舉了海南11種方言,并談了個人見解。今天,昌江除完全通用普通話外,還保留了與海南島内各市縣相同相通的方言。
海南話:屬福建閩南方言,現代漢語歸類為閩南語系,乃曆代福建閩南人遷徙海南保留下來的語言,與當今閩南話音詞略有差異,島内使用人群達500萬之衆。今天,昌江昌化鎮的昌化、昌城、先田、小寨等村落仍有部分族群使用略變音調的海南話(即昌江口音的海南話和以文昌口音标準的海南話音調有異)。
儋州話:屬粵方言(廣府語系)支系,其句、詞、語法多與粵語(廣府語系)相同。儋州話主要使用人群在儋州市,省内的昌江、東方、三亞沿海一帶也有少量族群使用儋州話。昌江使用儋州話的族群主要分布在海尾鎮、昌化鎮和石碌鎮部分村落,他們的先人從儋州各地遷徙而來。
臨高話:屬壯傣語支,與壯話有一定的淵源關系。2007年我到廣西,曾把臨高話中的某些字詞與廣西百色地區壯話作比較,發現音義相同。臨高話主要使用人群分布在臨高、儋州、海口、澄邁等市縣,昌江沿海一帶也有少量族群使用臨高話,主要分布在海尾鎮海漁村,其先人從臨高縣沿海而來。
軍話:屬北方方言西南官話。軍話即軍人留下來的語言。海南的軍話,主要來自從廣西、貴州調來海南征戰而留守的軍人,因此海南軍話與廣西桂柳話有幾分相似。海南軍話人群主要分布在昌江、東方、儋州、三亞一帶。昌江的軍話群體主要分布在海尾鎮、昌化鎮、烏烈鎮等村落。
村話:是一種獨特的方言,有學者歸其為“黎語支”。村話的語法多為“倒裝”,如“大哥”叫“哥大”等(“大哥”,村話叫“哥隆”,所以又有人稱村話為“哥隆”話),語言及某習俗與一些少數民族相似,但村話族群認定自己是漢族。海南的村話族群主要分布在昌化江兩岸的昌江、東方部分地區。昌江的村話族群主要分布在海尾鎮的白沙村、進董村;昌化鎮的光田村、舊縣村、黃姜村、耐村、大風村;十月田鎮的紅陽村等。據部分村話族群的老人說,他們先人來自江西。具體有待考證。
白話:屬粵方言(廣府語系),是早年廣東沿海一帶“水上人家”(人稱疍家)的語言,他們是“舉家”到海南捕魚後定居的。昌江的白話族群主要聚居在海尾鎮的新港村。考其近源,又與三亞市部分“水上人家”有淵源關系。
黎話:海南黎族使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黎語支。據研究,黎族為海南“土著民族”,有五個支系,語言也有異。昌江是黎族自治縣,黎族族群主要分布在烏烈鎮、十月田鎮、石碌鎮、叉河鎮、七叉鎮、王下鄉等部分村落,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苗話: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海南苗族為從廣西、貴州來海南征戰的苗兵後裔,其語言與廣西瑤族頗為相似,因而有學者疑為瑤族所誤。昌江的苗族很少,且村落常“伴黎而居”。
(2017-1-5廣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