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河北省邢台市内丘縣五郭店中心小學舉行孔子誕辰日紀念活動。學生通過行拜孔禮、吟誦經典、修習禮儀等形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圖為學生在誦讀《論語》。劉繼東攝
“我注意到,現在家長和學校的一些做法,有可能讓孩子畏懼甚至遠離經典。”孔子誕辰日前夕,在第六屆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論壇上,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理事長徐勇的發言,引發了與會嘉賓的熱議。
在今年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中,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課程被明确為修訂原則。作為實踐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紮根課堂、浸潤童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貼近學生實際
“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在兒童心中生根發芽,必須遵循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的興趣與愛好,隻有按教育規律指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才能健康、持久和有效地開展。”徐勇說。
2021年,教育部頒布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提出遵循學生認知規律、貼近學生實際的基本原則,要充分考慮學生随着年齡增長由淺入深、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發展特點,确定不同學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具體學習内容。
“比如在小學階段,《指南》就要求以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和感受力為重點,由啟蒙教育入手,沒有重點強調學習和理解,不能讓不科學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疏遠了傳統文化。”北京師範大學哲學院教授沈湘平說。
“在和孩子的生活發生了聯系之後,學習的内容才會産生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鄭國民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在孩子積累了語言材料、文章樣式、思想情感以及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
“作為中國人,我們當然要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滿溫情和敬意,也應當閱讀經典。但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有耐心,耐心地等待‘蠶蛹破繭成蝶’的那一刻,保護童心、童趣、童夢。”徐勇表示。
充分挖掘各學科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元素
在學科安排上,《指南》提出,以語文、曆史、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三科為主,藝術(音樂、美術等)、體育與健康學科有重點地納入,其他學科有機滲透,“3 2 N”全科覆蓋。
“《指南》的核心要義在于,在不單獨開設課程的情況下,以有機融入的方式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内容精神的全學科覆蓋、全學段貫通,以更好地達到鑄魂育人的效果。”沈湘平說。
“這需要各科教師深入挖掘本學科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育人元素,找到合适的教學資源。”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育英小學校長郭紅燕介紹,學校的美術教師進行了書法、剪紙等教學;音樂教師進行了中國古典名曲欣賞等方面的探索;體育教師則開展了投壺、滾鐵環等民間傳統遊戲。
跨學科學習是新課标的重要内容。鄭國民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落地過程中涉及多學科知識,需要不同學科教師加強合作,共同參與教學,未來應該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跨學科學習的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副主任朱承認為,教師要善于利用那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故事、話語、物件,從而引領學生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以教師成長帶動課堂創新
過去,一些沒有從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師,或許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自己無關。在新形勢下,所有教師都應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踐行者。
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程光泉坦言,目前師資的培養是關鍵。很多教師是單一學科背景下培養起來的,對其他學科了解有限,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往往需要以整體性的形式、思維來呈現。“要以教師的成長帶動課堂的創新,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主陣地。”
郭紅燕認為,教師必須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進而錘煉好内功,把傳統文化的精髓理解吃透,才能擔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為了培養一支崇尚經典的教師團隊,育英小學制定了針對教師的傳統文化學習計劃,聘請相關專家學者引領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周末假期時間自學和集體研讨,實現教師自我提升。
采訪中,不少一線教師表示,教師需要認真研究新課标,結合時代需求不斷創新教育手段,利用沉浸式體驗、綜合實踐活動等方式,增加學生參與度,讓學生深刻感悟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教師既要把握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普适性要求,又要掌握好所在學科、學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特殊性規定;既要按照《指南》及附件要求精通其‘規定動作’,又要活學活用《指南》精神,開拓創新,精心打磨精彩的‘自選動作’。”沈湘平說。(焦以璇)
來源: 中國教育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