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中小學生都開始用手機進行溝通。網絡流行語已經從90後的“火星文”轉變成00後的“縮寫語”,這讓家長們摸不着頭腦。
前段時間,表姐向我“求助”,稱有一次在家打掃衛生,無意中翻到了孩子寫的随筆,滿頁都是新興詞彙——
“yyds”、“zqsg”、“xswl”等等,完全不明白這些都是什麼意思,而且孩子這幾天把“awsl”挂在嘴邊,不好好說話,表姐表示手足無措。為了能和孩子更好地溝通,我提議表姐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主動了解這些詞彙。
以下這些新興詞彙,如果你都看懂了,說明你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在慢慢縮小。
yyds:漢語拼音的縮寫,永遠的神。最早是出自一個電玩高手對于自己的偶像的贊美,後來就傳開了,代表一種發自内心的五體投地地崇拜,一個字,絕。 nsdd:你說的對。注意有的時候他是反話,懶得跟你掰扯了,說不過你。你說的對,還不行嗎? xswl:笑死我了。這個詞在網上用的非常火,用處很多。 nbcs:nobody cares英文字母的縮寫,沒人在乎。 ssfd:瑟瑟發抖。有的時候也反着用,你多行你厲害,惹不起你,你吓死我了,吓得我瑟瑟發抖。 bdjw:不懂就問。指的是我不懂這個梗,請告訴我它是什麼意思。是微博、論壇等平台中常見的提問用語。 zqsg:真情實感,實在的意思。例句:請你說話zqsg一點,不要冷冰冰的像個機器人。 awsl:啊我死了。用來形容看到可愛之物的激動心情。被應用于各種令人感到開心的幸福場合。 |
針對這些新興詞彙,家長和孩子各抒己見。
孩子熱衷于網絡流行詞語,家長如何看待?
第一: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會使用自己的語言來交流,這是他們的“發明專利”。因為這期間的孩子群體意識開始增強,他們迫切地需要被某個群體接納,都希望得到同伴的喜愛,比較在意自己喜歡的小團體對他們的态度,任何負面的反應都會使他們感到不安。這些語言的使用可培養群體成員的内聚感。
第二:家長要接納,并引導孩子愛上學語文。閑來無事時,和孩子一起背誦古詩詞,将古詩詞和曆史故事結合起來。比如:“古代中國人除了用筷子吃飯,也用過刀、叉”、“宋朝時衣服顔色很講究,亂穿會犯法”、“原來早在明朝時就有高跟鞋,紫禁城冬天也有地暖”、“天安門華表上蹲着的神獸“望天吼”還各有分工”…...用吃穿住行來建立孩子的通史概念,激發孩子們學習語文和曆史的興趣。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想了解更多新興詞彙就往下滑~想了解更多内容,記得點關注呦!
brb=be right back=馬上回來; lol=laugh out loudly=大笑; asap=as soon as possible=盡快; br=best regards=最好的祝福; omg = oh my god = 我的天; wtg = way to go=幹得好; wyp = what's your problem?=你有什麼問題?; bbs = be back soon = 很快回來; g2g = go to go=得走了; ttyl = talk to you later=稍後再說; bbl = be back late=晚點再回; plz = please=請; y = why=為什麼; nvm = never mind=不要緊; nm = not much=幾乎沒有; gl = good luck=好運; gf = girlfriend=女朋友; bf = boyfriend=男朋友; btw = by the way=順便問一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