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家長該怎樣引導?著名作家馬伯庸前幾天發了一條微博,讓老父親老母親們深有同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孩子沉迷手機家長該怎樣引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著名作家馬伯庸前幾天發了一條微博,讓老父親老母親們深有同感。
來自網絡
說實話,這一屆父母太難了!不僅要十項全能,能做各種手抄報,還得應付各種各樣的育兒挑戰。養個孩子,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學霸”,忍不住感歎一句:要是當年自己有現在一半的刻苦盡頭,早上清華北大了!
80後的我們,小時候,每天瘋玩,作業少得可憐,放學回家的路上不是捉迷藏就是打泥巴仗,男孩女孩都一樣淘。那時候,沒有手機,連電視都很少有,打發時間最好的方式就是聊天。大人閑話,我們追逐打鬧,日子過得閑适而美好。哪有什麼雞飛狗跳的情形發生呀!
等我們做了父母,就沒有上一輩那麼輕松了。因為最大的敵人——“手機”誕生了。孩子一出世就被手機包圍,那個五光十色的世界實在是太吸引人了。做為父母,我們得天天跟手機作戰,争奪孩子的注意力,千方百計地把他們從網絡中拉出來,生怕孩子沉迷。太多因為玩手機而荒廢學業的事情發生,不寒而栗。
我兒子今年9歲,每天放學回家,先抱着平闆劃拉一通,各種簽到、打卡地玩一圈才罷休,刷個小視頻比我還熟練。想要他放下平闆去寫作業,真的得“動搶”才行。我時常感歎,要是學習能像玩平闆這麼積極就好了!
手機是現代父母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另外安全感缺失、金錢帶來的過度索取、底線的一再突破以及痛苦、抑郁的情緒問題,也都是困擾現代父母的幾大主要心病。這些難題背後所代表的傳統價值觀正在受到挑戰,諸如:同情、寬恕、感恩、正直、責任心、耐心、自信與禮儀。做為父母,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同時也能創造融洽的親子關系呢?
來自網絡
來自美國的兩位教育學博士賽西·高夫和梅麗莎·切瓦特桑為此專門寫了一本《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在下部挑戰篇裡,他們一起細細分析了以上問題的成因與解決方案。之前他們合著的《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中文版上市以來,廣受好評,曾獲得不少獎項,比如2014年的豆瓣讀書年度好書以及2015年當當好書榜等等。他們的書以其實用性與科學性成為了現代父母必備的心靈成長讀本。
一、手機帶來的好處與弊端
手機,現如今成了我們身體的延伸器官,一刻不帶手機,渾身不自在。它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種種信息交流暢通無阻,但同時也因為太過便捷,帶來種種隐患。下面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讨一下,關于孩子使用手機的種種好處與弊端。
好處:手機能夠讓我們及時知道孩子安全是否。通過手機,我們可以随時随地地與孩子聯系,知道他們在哪裡。另外借用手機的GPS定位功能,我們能夠更加準确地知道孩子現在所處的位置。尤其是當他或者她,發生危險和單獨外出的時候,這一功能尤其重要。
另外手機能夠教會孩子什麼是責任——讓他們學會合理控制時間。他們還得學會保管好自己的手機,而不是把手機掉進廁所裡。這些都促使孩子們更好地追随他們一直以來說深深渴望的社會基石:讓手機成為接收外界信息的工具,同時承擔起擁有一部手機所帶來的責任。
壞處:手機讓孩子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調查顯示,如今的孩子更傾向于發信息做為溝通方式。當他們習慣凡事以信息來交流的時候,他們會喪失我們過去通過電話和見面來交流的社交禮儀。他們習慣了充滿文字和各種表情包的二維世界,而不是帶着情感和理性與他人交往的三維空間。
手機上的各種不良信息對孩子有很大的危害。青少年正處于懵懂時期,網絡上各種黃色信息泛濫,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管,很容易深陷其中,影響身心健康。抖音等短視頻的迅猛發展,就讓很多十三四歲的少女,不以懷孕為羞恥,還争相模仿,不斷爆出超低齡小媽媽。這讓父母們實在是寝食難安。
還有些單純的男孩女孩,将自己的大尺度照片随便地上傳社交網絡,從沒考慮過這些東西流出去會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惡劣影響。
手機遊戲泛濫。孩子自控力差,很容易被網絡遊戲吸引,随便搜一搜,各種大大小小的孩子沉迷遊戲,偷偷地刷光大人存款的事情一再爆出,家長們是欲哭無淚。一項日本的研究發現,在我們玩遊戲時,大腦唯一得到刺激的區域是與視覺和動作相連的,長久玩遊戲,孩子的智商将受到損害,無心再去學習。
另一個危害是,在遊戲的世界裡,孩子學會的是如何在虛拟世界裡與他人建立聯系,而不是怎樣在真實的世界裡與人交往。越來越多的小宅男,整天不出門,連話都懶得說一句,交際能力極大退化。
二、現代的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應對手機帶來的挑戰呢?
賽西·高夫和梅麗莎·切瓦特桑提供了幾條切實可行的建議,做為參考:
三、手機上瘾背後,孩子缺失的責任心該如何培養
百度了一下,因為家長不讓玩手機,孩子動不動就去輕生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最近的是10月4日,天門市的一個男孩因為父親讓他少玩點手機,早點休息,産生抵觸情緒與父母發生沖突,孩子将其母親打傷之後獨自坐在自家樓頂欄杆邊上,想要跳樓。民警到達現場後,發現這個男孩情緒激動,一直将“我想去死”挂在嘴邊。經過民警反複耐心溝通,才慢慢平複下來,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仔細分析一下,可以發現青少年之所以沉迷手機,背後是巨大的空虛和無聊。他們在現實世界裡無法得到的成就感和充實感,統統轉向了網絡。這些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尋死覓活,從沒有考慮過這一行為所帶來的後果。這一現象反映出現在的很多孩子傳統價值觀的缺失,責任心太弱,缺乏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态度。
說到責任心,到底該如何定義責任心呢?其實教導孩子要有責任心包括一系列的事情。兩位博士在書中列出了以下十條,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
看完了,是不是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很難全部做到呢?比如我兒子,不要說自己打掃屋子了,連家庭作業都得我在旁邊看着,才能老老實實地完成。整天丢三落四,不是丢了這支鋼筆就是沒了那本書,每天早上都得催幾遍才起床。實在是讓人頭疼不已,搞得上學好像成了我的事情了!
培養孩子責任心的三大障礙我也曾試着去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但屢屢失敗。這是為什麼呢?看了賽西和梅麗莎的解釋才明白,原來現實生活中,培養孩子責任心有兩大障礙:
說到底,手機的問題反映的還是家庭關系的不圓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過少、簡單粗暴,自身沒有進步的意識,和孩子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一步步地将孩子推向了網絡。如果父母能夠以身作則,少玩手機,多多陪伴和關心孩子,孩子有了正确的情感疏通渠道,就不會向虛拟世界裡尋找安慰。
手機利用得當,就是難得的進步階梯。可以放松身心、可以閱讀電子書、上網校、查閱各種資料,對孩子的學習和身心健康都有好處。好還是懷,難就難在一個“使用度”的問題,這點需要父母好好引導。
我相信,一個熱愛學習、時刻追求進步的家長,一個價值觀取向正确的家長,一定會培養出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愛是一場修行,養育孩子,也是我們自身成長的過程,期待每位父母,都像賽西和梅麗莎所寫的這本書的書名一樣,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謹以此文,與君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