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浙菜涼菜有哪些種類

浙菜涼菜有哪些種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06:40:24

在新市,很多人喜歡吃冬菜,水鄉人對這種菜情有獨鐘,寵愛有加。從早餐,到午餐或晚餐,菜譜上都能找到它的名字。冬菜雖姓“冬”,卻活躍于一年四季,這裡的人們天天伴着它的影子,快樂而又有知味情趣。人們常說,它是佐餐的好幫手,有了它,愚婦也能生出巧味來。

冬菜可以單獨蒸,可以與鮮魚、鮮肉、豆乳制品與一些蔬菜爆燒烹饪出很好的美味,更可以做成餡料,用于圓子、馄饨、餅、素卷類菜肴等。可以說,幾乎沒有一種菜,能夠與冬菜的食用廣譜性相匹敵,它讓貧富差距一下子縮短,既讓平民獲得食中美味,也讓富人領悟菜根之美。

冬菜,又稱“甏裡菜”,兩個名稱反映出一種菜的兩大特性,一是指制作的時間是在冬季,故稱“冬菜”,二是指制作需要一種特制的容器——甏,來進行腌制和封藏,故有“甏裡菜”之稱。現在還沒有足夠的史料可以考證出“甏裡菜”究竟源于何處,又有多少曆史。但可以推定,這種“甏裡菜”似乎應該與江南水鄉植物生長特性與和百姓生活習慣,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它不同于“鹽齑菜”,無論是所用食材,還是鹹制方式,以及制作效果,都有風馬牛不相及的差别。從技術難度看,“甏裡菜”難于“鹽齑菜”,大緻推測,“甏裡菜”技術應該晚于“鹽齑菜”的時間形成。目前,“鹽齑菜”食用的地域覆蓋面,比“甏裡菜”要大得多,前者所擁有的食衆數,絕對大于後者。

做“甏裡菜”既是力氣活,也是技術活,本人嘗試過這種菜的制作,食味效果絕對呼爾嘿喲。不過,本人的“甏裡菜”所用的容器已經改朝換代,不再用甏,而是使用更為輕巧的瓶,應改名“瓶裡菜”了。但制作原料、鹹制方式還是原有傳統不變,隻是容器作了改革,容器一改,讓“甏裡菜”制作,竟然一下子變得簡單又實用,日常家庭操作更方便,每個人的制作可行性大大增強。

從市場上買來新鮮的芥菜先晾曬(有的是先将其洗淨),然後至稍幹癟時,再水洗,切碎(比較細碎一些),攤曬,風幹到柔韌的樣子,但必須含有一定的潮度。再準備一隻可以揉菜的盆子,把菜放進盆子裡,放鹽、少量辣椒等,用手揉腌。同時,需準備一隻0.5——1公升容量的玻璃瓶,最好口大一些,把揉腌的菜放入,一直放到瓶口為止,讓容器沒有空氣,用木棍塞打,至十分緊密。最後在瓶口上,放蓑葉一類的草葉填滿塞緊,再用瓶蓋用力旋緊,不能有透風洩氣。

把這一瓶做好的菜,用一張保鮮紙包裹起來,然後倒置于陰涼處。一個月内,瓶内會有鹵水随着瓶蓋溢出來,溢流在保鮮袋内,而瓶内的菜依然保持緊密狀态,這些溢出來的菜汁已成多餘,需要排掉,瓶内的菜依然保持發酵所需水份。一般兩三個月的儲放之後,瓶裡的菜就開始轉色,從青色轉向黑青色,或稍有土黃。這樣就說明,生的蔬菜經曆了發酵過程,生澀味已經排出,伴之而來的是菜的香味,這樣就可以開封食用了。

數月後,把瓶蓋打開,裡面就有菜香沖出來,你的鼻子會聞到香中帶酸的味氣,令人開胃又舒腸。可以把菜從瓶裡取出來,看它的顔色,黑青,稍帶一些些黃,嗅覺告訴我這樣的冬菜算是上好的品類,不那麼酸,卻有一絲絲酸味,蔬菜已完全發酵轉為成熟的菜香味了。抓一撮放在手上,感覺水份控制極妥,不幹不濕,有濕嫩卻松散勻和的那種手感。

好的,可以蒸一大盆,放上本地機榨菜籽油,放在水鍋裡沸蒸。蒸熟的冬菜,顔色烏青發亮,聞上去的味道更誘人,酸鮮可口,入口不忘。讓它來做早粥佐餐,原味美美,嘗到了百姓生活的平樸開胃味;把它與魚一起烹煮,魚味則有去腥味、提鮮味的神效,魚肉與魚湯真教人愛得放不下;把它與豬肉絲一起炒,鮮香美味傾間提升了好多倍;把它與豆制品一起蒸或炒,這是本地最為常見的“黃金伴侶”烹饪;把它與較淡味的蔬果類一起炒,菜味特好,立即感受到那種妙不可言的味道。

現值立冬農節氣候,但新市卻未有半點冬意,仍是秋色濃濃。我想起詩人北島譯的奧地利詩人裡爾克一首《秋日》,中間有很美的詩句可以比喻這個時段:

讓風吹過牧場。
讓枝頭最後的果實飽滿。
再給兩天南方的好天氣,
催它們成熟,把最後的甘甜壓進濃酒。

是時候了,友人邀宴于家,開軒處,池塘裡的小野鴨在秋色裡徐徐回望,而場圃裡的芥菜長得肥大壯盛。就等西北風一吹,天氣大寒,随之便現霜凍,那麼,做冬菜的時間就到了。世間事物如此繁亂,這冬菜的制作過程,恰好是自己的情緒,等待洗淨、腌制收藏,等待在時空裡發酵,然後讓自己完全冷靜下來。


浙菜涼菜有哪些種類(冬菜又稱甏裡菜)1

古鎮新市“冬菜”(又稱:“甏裡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