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16 14:22:13

(時間:120分鐘 分數:120分)

一、積累運用(30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2分)

A.雎(jū) 兼(jiā) 篷(ruó) 竹(huánɡ)

B.清(Iiè) 然(yán) 然(yí) 忽(xī)

C.之(cān) 章(zhuàn) 窈(tiǎo) 寤(mèi)

D.器(mǐn) 悄(chuàng) 互(cī) 爾(chù)

2.下列句子中朗讀節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餘人/各複/延至其家

B.潭中/魚可/百許頭

C.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态

D.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無誤的一項是( )(2分)

A.君子好(追求) 道阻且(高而陡)

B.其兩膝相者(靠近)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挑選)

C.病終(随即,不久) 其岸勢犬牙差互(狗的牙齒)

D.答之(全,盡) 無論魏晉(不要說,更不必說)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心之 鐘鼓

B.字共三十有四 中軒敞者

C.能以徑寸木 漁人甚異

D.為,為嶼,為嵁,為岩 宛在水中

5.下面對本單元課文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銘”“說”“記”“表”“書”“序”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

B.《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又稱“詩三百”。按内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表現手法是賦、比、興三種。

C,“世外桃源”“不為五鬥米折腰”等典故,表現了陶淵明遠離社會黑暗、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D.《核舟記》選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清代人張潮。

  1. 名著閱讀。(4分)

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最可厭的莫如自以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丢開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虛僞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築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的愛。

文段選自《 》(書名)。這封信的内容由 (人名)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了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信中父親認為從事藝術必須有 的态度;還要求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時,要養成一種幹淨的習慣。

7.古詩文默寫。(10分)

(1)城阙輔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蒹葭蒼蒼, 。(《蒹葭》)

(3)蒹葭采采, 。(《蒹葭》)

(4) ,胡為乎泥中?(《式微》)

(5)青青子衿, 。(《子衿》)

(6)《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隐喻詩人想出來做官卻沒有途徑的詩句是: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掃離别愁雲,給人以積極向上力量的詩句是:

8.網絡改變着我們的生活。“雲購物”“雲課堂”“雲祭祀“雲傳承”“雲診斷”…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雲端”。為此,學校開展了以“我身邊的‘雲生活’”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6分)

(1)語文老師正在通過“雲課堂”講授“和”文化的知識。請你運用積累的有關“和”文化的故事、俗語、名言等,仿照示例寫出對“和”的理解。(2分)

(2)學校将在7月17日舉辦“雲知識”線下專題講座,要求全體同學參加。小明同學因家中有事不能參加,假如你是小明,請在講座前一天寫一張請假條向王老師請假。(2分)

  1. 通過這次活動,你一定對“雲生活”有了些了解,請你向父親或母親介紹下“雲生活”給我們帶來哪些益處。(至少說出兩方面益處)(2分)

二、閱讀理解(40分)

(一)關雎(4分)

《詩經·周南》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速。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 詩中的女子,為何會讓君子“寤寐思服”?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10.本詩起句運用“興”的手法托物寄意。請從學過的其他詩文中選取一例,并加以簡析。(2分)

(二)桃花源記(12分)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合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皖。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漁人甚之( )

(2)便還家( )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3.“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複延至其家”表現了桃花源中人們 的特點;他們在送漁人離開時囑附他“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他們 。(2分)

14.“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展現出一幅怎樣的生活景象?(2分)

15.下面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2分)

A.選文通過環境描寫,為讀者展現了桃花源美麗、和平、安甯的景象。

B,作者描寫桃花源人接待漁人的一些細節,表現了他們的淳樸、熱情。

C.“不足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謙虛,不希望漁人再來打擾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但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實。

(三)(13分)

【甲】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糁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曆曆數也。

舟尾橫卧一樣。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節選自魏學洢《核舟記》)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節選自林嗣環《口技》)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其兩膝相者( )

(2)不能其一處也說出( )

(3)兩戰戰( )

17.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啟窗觀 俄百千人大呼

B.佛印類彌勒 群響畢

C.中軒敞者為艙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高二黍許 珠曆曆數也

18.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19.【甲】文為了清楚而有條理地介紹核舟“大蘇泛赤壁”這一主題,采用了 說明順序 ;【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後一句通過刻畫“賓客”的神态、動作等細節,運用 _描寫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善”。(2分)

20.【甲Ⅱ乙】兩文分别表現了民間藝人微雕和口技技藝的高超。這樣有着獨特魅力的中華文化遺産,正逐漸消失。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認為應該怎樣來保護或傳承它們呢?(寫出兩條合理建議)(2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題。(11分)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2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  )

(1)水尤清 ________________

(2)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

(3)而從者 __________________

(4)佁然不動

2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1分)(  )

A.心樂千裡者

B.不可知如土石何

C.以其境過清 中有足樂者

D.記之而去 石性堅重

23、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隻畫一處)(1分)

其 岸 勢 犬 牙 差 互

2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5、下面對文章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确的項是(3分) (  )

A.文章按遊覽順序,先寫發現小石潭,然後描寫水、石、樹、魚等潭中景物,再寫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圍,最後記錄同遊者,構思巧妙,結構完整。

B.文中的“心樂之”之“樂”表現了作者聽到悅耳水聲之後的欣喜之情;“似與遊者相樂”之“樂”則寫出了作者與遊人同樂的輕松與快慰之情。

C.本文運用了點面結合和動靜互襯的表現手法:“全石以為底”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岩”是點;“影布石上”是靜,“往來翕忽”是動。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這八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圍以及環境清幽的特點,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三、寫作(50分)

不管生活在喧鬧的都市裡,還是在甯靜的鄉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會懷有濃濃的依戀之情。某一次走進自然的行動,會給你留下難忘的記憶:也許是觀賞萬頃碧波,也許是留意田間小路,也許是仰望當空皓月,也許是谛聽枝頭蟬鳴……自然的美妙讓你流連忘返,心醉神迷。

  請以“______讓我陶醉”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據上述提示,在橫線上填上相應内容,補全題目。

②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1、D 【解析】A.箬(ruò);B.俨(yan);C.糁(sdn)。

2、B 【解析】B.潭中魚/可百許頭。

3、B 【解析】A.逑(配偶);C.犬牙(像狗的牙齒一樣);D.具(詳細)。

4、D 【解析】A.以…為樂/使…快樂;B.雕刻/是;C.助詞,的/代詞,見到的景

象;D.水中高地。

5、D 【解析D.《核舟記》的作者是明代的魏學洢。

6、傅雷家書 莫紮特 真誠 傅聰

7.(1)風煙望五津。 (2)白家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3)白露未已。 (4)微君之躬 (5)悠悠我心。

(6)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爾

8、1)示例:從“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讓與寬容。

示例一:從“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顧全大局與不計得失。

示例二:從“昭君出塞”的故幸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諧共處與民族團結。

示例三:從“禮之用,和為貴”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示例四:從“庶政準和,萬國鹹甯”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為政治國的法寶

(2)

請假條

王老師:

我因家中有事,不能參加明天的“雲知識”專題講座,需請假一天,請您批準

您的學生:小明

2020年7月16日

(3)示例一:媽媽(爸爸),“雲生活”的好處有很多,北如“雲診斷”,讓我們在家裡就能看病,節省了去醫院排隊挂号的時間;“雲購物”,社我們足不出戶就能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避免了疫情期間聚集感染……

示例二:媽媽(爸爸),“雲生活”的好處有很多,比如“雲祭祀”這種文明祭掃方式,能完成遠在異鄉的人們祭掃的心願,還可以減少環境污染……

9、她文靜、美好、善良;勞作姿态優美。

10、“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以蘆葦、霜露起興,引出下文寫主人公追尋伊人而不得。示例:“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一先說山上的物産,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11、(1)驚異,沱異。這裡是“對感到驚異“的意思

(2)同“邀”邀請

12、(1)、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2)、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和晉兩個朝代了。

13、害怕世人來破杯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甯的生活。

14、展現出一幅和諧安甯、自得其樂的車福生活圖景。

15、C

16、(1)靠近 (2)說出 (3)大腿

17、C

18、(1)那個人的眼睛正視着(茶爐),神色子排,好像在所茶水亮開了沒有的樣子。

(2)其中夾雜着噼裡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19、 空間 側面(間接)

20、示例:①宜傳倡導,全民參與。②開展技藝表演進校園(社區)活動。(或:建

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成立課外頭趣小組,争習技藝…)

附【乙】譯文:

忽然有一個人大聲呼叫“着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中間夾雜着劈裡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發出的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發出:又夾雜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着的房屋時許許的聲音,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每隻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共中的任何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裡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不吓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将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哆嗦發抖,幾乎要争先恐後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嫌去屏風一看裡面,(隻有)一個個一張桌子、一把将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21.【答案】(1)涼

(2)投射(照映,分布,散布)

(3)随從

(4)靜止不動的樣子

【解析】冽:涼。布:投射,照映,分布。隸:随從。

【考點】對重點字詞的理解。

22、【答案】C

【解析】A.代詞/結構助詞;B.代詞,可譯為“它”/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向語氣;C.都是“因為”的意思;D.于是/是。

【考點】對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

23.【答案】其岸勢/犬牙差互

【解析】文言文節奏,要根據語言順序處理停頓,即按照“主語/謂語/賓語”“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動補”來停頓,以使語意明顯。本題中,“其岸勢”是主語,“犬牙差互”是謂語。

【考點】文言句讀。

24.(1)【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隐時現。

【解析】要抓住關鍵詞語,如上句中的“鬥”和“蛇”都是名詞狀語,注意詞類的活用。另外還須适當補充和調整。

(2)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随風飄動。

【考點】對文言句意的理解。

25、【答案】B【解析】“似與遊者相樂”不是“作者與遊人同樂”,而是“魚兒與遊人相樂”。

26、作文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試卷(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檢測題及答案解析)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