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家族又添新成員,最近一組共享洗衣機現身上海街頭,伴随着市民熱議,各類質疑也層出不窮,最直接的問題是,相比如今在街頭随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共享洗衣機究竟能走多遠?
市民駐足共享洗衣機前查看使用細則。 周慧婕 攝
記者實探:市民多因衛生顧慮望而卻步
位于上海徐彙龍華中路的一家商場内,兩台滾筒洗衣機和一台自助烘幹機,被擺放在商場一層入口處 。這既不是家電廠商的營銷,也不是商場的産品展示,而是打着“共享”旗号的洗衣機。
國内高校公用洗衣房。 網絡圖
記者調查發現,所謂的共享洗衣機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且不說這是國外早已成型了十幾年的消費模式,其實在國内許多高校中也是司空見慣的。記者實際操作後也發現,相比目前高校學生宿舍所用的投币式公用洗衣機,共享洗衣機姑且能稱得上“新”的地方也隻有内置洗滌劑和掃碼支付功能,除此之外,别無二樣。
專家解讀:公用不等于共享
真正的共享經濟究竟是什麼?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接受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共享經濟是大家拿出自己原本就有的資源進行共享,而不是另外購買一批商品以租用的方式出售給消費者。目前進入上海的共享洗衣機公司調用的并不是閑置洗衣機,而是公司采購或者制造了一批洗衣機進行投放,并收取相應的費用,其本質上就是一種租賃的行為。
5月22日,交通運輸部出台《關于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将俗稱的“共享單車”變為了“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黃少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的很多“共享經濟”已經不能夠稱之為公益行為,而是更典型的商業行為。
複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所謂共享,其實是一種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過去社會,人類更多的習慣是一種擁有的方式,但是現在有很多東西都是閑置的。
(新民晚報新民網 周慧婕)
面對最近火熱的“共享”模式,網友們的吐槽力量再次爆發,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DreamoneOnly:我們學校的洗衣機都有人用來洗鞋子
Irene好欷歔:我在學校的公用洗衣機見過有妹子忘了撕姨媽巾,直接把帶姨媽巾的内褲丢下去洗的...姨媽巾洗得白白的還吸滿了水
xiong__dada:大哥,一個全自動洗衣機便宜的也就一千元左右,要不要這麼搞,共享産品解決的是實時性的需求。
apeBC:以前外面租房的時候買的二手洗衣機,才300塊錢,日本進口的,用到搬走的時候都沒有壞,還是400賣出去的
ee00chl: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租賃都開始叫做共享,仿佛一下就高大上了,其實租房也可以叫共享住房,共享商鋪什麼的
郭慶儒:今天洗内褲,明天洗襪子,後天洗鞋。以後還能洗衣服嗎?
本拉德皮特:你永遠都不知道上一個洗衣服的人在裡面洗過什麼 用過宿舍洗衣機的人都知道
别吃了__:這不就跟自助洗衣房一樣麼,放室外就叫共享了還那麼貴
視多愛-Amy:共享的鼻祖應該是妓院吧?老闆們靈感的源泉?
糾結倫開不了口:都跟風運用所謂的“共享”撈一筆咯
新民随筆共享,還是搞笑
共享洗衣機出街了!
看到這消息,我很激動,我兒子也很激動。兒子激動,是因為他堅稱自己從小就開始享受共享經濟、參與共享經濟了。超市門口,投一元硬币 ,他就可以優哉遊哉搖的搖搖車;還有超市裡面,投一元硬币,他就可以全神貫注玩的抓娃娃機。他堅稱,那就是共享搖搖車、共享抓娃娃機——“你又不會買一個 電動馬、抓娃娃機放在家裡。”他說。
我竟無法反駁,因為我發現我竟然也從小就開始“共享”了。水橋下那個老頭家,房間裡拉幾根繩子,挂上一溜連環畫,交幾分錢就能坐下看半天,我的《三國 演義》《說嶽全傳》啟蒙,就是在那裡刷出來的,包括我的許多小夥伴。所以,“有啥了不起,爸爸幾十年前就開始‘共享’了。”
既如此,“共享”怎麼就忽然火起來了呢?照我看,現在“火”的這些共享,都是“僞共享”。共享第一要義,是利用存量。閑置不用的物品或者時段,拿出來 為人所用,才是共享。你額外添置一套,以收費為手段、以營利為目的。營銷做再好,也就是出租。這倒非我一家之言,交通運輸部頒發的國家級指導意見就明确說 是“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而非共享單車。啥共享啊,還真别嫌low,你那個,就叫出租!
一窩蜂共享,隻是蹭熱點,不是真創新。說是做共享、以為用共享,你真的想清楚了麼?
吳強/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