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與中國早期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據考證,藍田人、北京人以及他們的後代都曾依靠獵捕鹿為生。一直到殷商時代,獵鹿仍是先民們最為重要的狩獵活動之一。這種重要性同樣也映射在文字的演變上,在許多文字上,我們都可以看見“鹿”字的“痕迹”。
“鹿”是象形字,《說文解字·鹿部》載:“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甲骨文中的“鹿”字像頭上帶雙角的四足雄鹿。雄鹿的頭上一般有角,角下面依次是眼睛、身體和腳。金文的“鹿”字和甲骨文的“鹿”字的字形十分接近。
甲骨文“鹿”
金文“鹿”
小篆的“鹿”字在金文的基礎上有了更多變化,已基本看不出鹿的形象,隻有下部的筆畫勉強讓人想到動物的腳。隸書的“鹿”字在小篆的基礎上,将字形最上面的部分簡化為一點,下面形似鹿腳的部分也更加符号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隸書中,鹿字中撇畫的接筆位置在橫折的起筆處,表示鹿的眼睛,其上的一點加一橫表示鹿角。現在規範漢字中的“鹿”的撇畫接到了第一橫的起筆處,是受到廣字旁類化的影響。楷書的“鹿”字将下面部分的字形寫為“比”,鹿的模樣已蕩然無存,但文字一步步演變的痕迹猶在。
小篆“鹿”
隸書“鹿”
楷書“鹿”
獵鹿是先民們最為重要的狩獵活動之一。鹿的奔跑速度很快,獵人總是追不上,隻能望塵莫及。所以《說文解字》中的“塵”是“土”上面三隻“鹿”,在古文字中,出現三個相同的符号,就表示“衆多”的意思。
當一群鹿一起奔跑時,飛揚起來的塵土一定很多。可見,“塵”在造字之初就是按照衆多的鹿一起奔跑、塵土飛揚的樣子來造的。繁體楷書簡去重疊的部分,隻保留一個“鹿”,後來才又演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簡化字“塵”。
“塵”的異體字
“塵”的繁體楷書
“塵”的簡化字
令人想不到的是,“慶”字居然也和鹿有關。“慶”為什麼會跟鹿聯系在一起呢?我們可以從金文中一窺究竟。從金文的“慶”字我們可以看到其上為鹿形,有标志性的鹿角,中為“心”,下為“夊”,表示腳的意思,合起來意為參加慶典以鹿皮作為賀禮誠心誠意來祝賀。繁體楷書寫作“慶”,漢字簡化後寫作“慶”。
金文“慶”
“慶”的繁體楷書
“慶”的簡化字
除此之外,古人還用鹿形造了很多其他的字。比如“麓”,甲骨文的“麓”就是兩個“木”字當中有一隻鹿在走。後來演變為《說文解字》中的小篆“麓”的樣子,最後變成我們如今所見的“麓”。
甲骨文“麓”
小篆“麓”
楷書“麓”
“鹿”還有美麗之意,“麗”的繁體字寫作“麗”,它本就是與鹿有關的象形字。甲骨文的“麗”字像一隻鹿的形象,特别突出了頭上一對漂亮的鹿角。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兩張鹿皮作為聘禮,寓意迎娶美麗的姑娘。《通鑒外紀》載:“上古男女無别,太昊始設嫁娶,以俪皮為禮。”這裡提到的“俪皮”就是鹿皮,所以後來也稱夫妻為伉俪。
甲骨文“麗”
“麗”的繁體楷書
“麗”的簡化字
“鹿”還和戰争相關。比如“鏖”(áo)字,從“金”從“鹿”。這是因為青銅器時期,鹿的下颌骨是人們常用的擊打武器。激戰與鹿有關,故從“鹿”。但又從“金”,說明造此字是在金屬武器出現以後,兩種武器同時使用。後來人們還将鹿比喻為帝位、政權,也就有了“逐鹿中原”“鹿死誰手”“群雄逐鹿”等成語。
小篆“鏖”
楷書“鏖”
“鏖”的簡化字
由一個“鹿”字開始,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與它相關的漢字,在以古人智慧建造的漢字之林中看見“鹿”字的演變與運用,是不是很有趣呢?
本文節選自《書法教育》2022年第7期
《字中尋“鹿”》
《書法教育》2022年第7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