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提線木偶的曆史起源

提線木偶的曆史起源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14 21:43:55

  1、據傳,唐末王審知入閩在今福州稱王時,大建宮院,由中州聘請不少名士學子,并攜帶傀儡戲具,置于宮中以供娛樂,傀儡戲随之傳入泉州,故“嘉禮戲”的道白有中州音。

  2、到了宋代,“嘉禮戲”已在泉州民間廣為流傳。明代的泉州傀儡戲,進一步與民俗儀式結合起來,得到較大發展。明代泉州李廷機曾為木偶戲撰聯:頃刻驅馳千裡外,古今事業一宵中。可見當時木偶劇目内容豐富,題材廣泛,具備了表現縱橫千裡、包容古今的功力。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泉州的“嘉禮”戲已經十分成熟,脫離了屬于片斷、雜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規範的劇本體系,能夠演規模宏大且細緻複雜的曆史戲了。雖然形象隻有固定的36個,但行當已分生、旦、北、雜四大類,可演42部大戲,如傳統連台本《目連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3、清末民初,泉州一帶有50多個木偶戲班遍布城鄉。泉州東嶽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等四大廟,均有固定戲班為祈天酬神專門演出。号稱嘉禮才子的林承池曾與文人楊秀眉創作了《說嶽》、《水浒》等連本戲,從而把木偶戲脫出僅服務于婚喪喜慶的圈子。林承池、連天章等人,還創造和改進了不少表演藝術技巧,如拔劍、插劍、弄蛇、傘舞、織布、弄钹等,大大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表演藝術。

  4、千年來,泉州傀儡不僅成為泉州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獨特技藝和精彩演出,成為一般民衆,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戲曲藝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