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
從牙牙學語到人生的每個階段
她們總是全身心為孩子付出
卻常常忘了關心自己
其實有時不是脾氣差
隻是太累了
……
讓我們用中醫的方式打開母親節
送上一份媽媽們的專屬禮物
守護母親的健康

産後媽媽——減脂瘦身 告别大“腹”婆 許多媽媽産後肚子上像套了個遊泳圈,孕前的衣服也穿不進了,常常會陷入“身材焦慮”,其實産後身材的走樣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家不要過度焦慮。我們可以通過中醫穴位按摩來調理脾胃、通經活絡、加速新陳代謝,消耗脂肪。
腹部穴位——清腸減脂
産後媽媽的贅肉一般都是集中在腹部,腹部周圍聚集有大量穴位,比如天樞穴、中脘穴、帶脈穴等。
媽媽們可以在睡前或者醒後,排空大小便,取仰卧位,全身放松,用右手按在腹部上,手心對着肚臍,左手疊放在右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揉肚子50次,再逆時針方向揉50次,對于緩解便秘以及消除腹部脂肪非常有好處。



三陰交穴——祛濕消腫
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經絡的交彙點,按摩刺激此穴,既可健脾益血,也可調肝補腎,肝脾腎三脈通暢了,濕氣自然消除。
按摩三陰交可用拇指點按或揉按5~10分鐘,微微熱脹為度,有利于消除産後水腫。

媽媽們還可以配合降脂除濕茶,取适量荷葉、桑葉、陳皮、山楂煮水作代茶飲,更好地減脂瘦身。

全職媽媽——調節情緒 冷靜面對生活難題 全職媽媽是一份充滿挑戰的職業,一年365天待命,有無數個崩潰的瞬間,孩子生病時,半夜不睡覺時,寫作業磨蹭時……長期不良情緒的積累也會給媽媽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媽媽們要學會調暢情志。
太沖穴——疏肝理氣
太沖穴是肝經上的重要穴位,位于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按摩它不但能調節肝功能,使肝更易于疏洩毒素,而且能平息肝火,使人迅速消氣。

膻中穴——寬胸順氣
兩乳之間的膻中穴有甯心神、寬胸順氣等作用。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生氣時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

此外,我們還推薦飲用洛神玫瑰茶,不僅味道好喝,還有着很好的疏肝解郁、潤肺降火的功效。

職場媽媽——緩解疼痛 遠離“職業病” 對于職場媽媽來說,長期久坐伏案會導緻腰間勞損、鼠标手、眼疲勞等許多“職業病”,我們可以通過按摩特定穴位來緩解各種不适症狀。
風池穴——清頭明目
風池穴位于項後枕骨下兩側,當斜方肌上端和胸鎖乳突肌之間凹陷中。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兩手拇指分别置于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鐘,可提神、緩解眼睛疲勞。

後溪穴——緩解肩頸腰痛
後溪穴位于小腸經上,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頸椎、腰椎、眼睛等感到不适,都可以按摩這個穴位。
職場媽媽可以采用滾揉後溪穴的方法,把雙手後溪穴放在桌沿上來回滾動3~5分鐘,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感,即可達到刺激效果。

承山穴——通絡消腫
承山穴在小腿後區,腓腸肌兩肌腹與肌腱交角處。許多女性在久坐後容易出現小腿腫脹的情況,按此穴可以緩解小腿疼痛、抽筋等。

健康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願每一位母親都能被歲月溫柔對待
在平凡的煙火氣息裡感受愛與幸福
* 文章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