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24 06:19:17

  西安旅遊攻略:西安,你不知道的冷知識。西安旅遊,陝西人不一定都知道的“長安八景”。

  到陝西旅遊,大都會想到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法門寺、黃帝陵、乾陵等等這些曆史人文景區,很少想起陝西的山水景區。在西安街上随便問一個路人聽沒聽過關中八景,得到的答案肯定是都聽過,但你要再問他關中八景是哪八景,90%的人都不知道。那麼關中八景是哪八景呢?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

  關中八景,又名長安八景。“長安八景”源于西安碑林的一塊碑石,以詩和畫的形式描繪了這八景的奇麗秀美。這塊碑石刻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 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往後曆經幾代而不衰,它是三秦大地著名的文物勝地。

  古詩中是這麼寫的:

  華嶽仙掌首一景,雁塔晨鐘響城角。

  骊山晚照光明現,曲江流飲團團轉。

  灞柳風雪撲滿面,太白積雪六月天。

  草堂煙霧緊相連,鹹陽古渡幾千年。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2)

  長安八景,是八處關中地區著名的文物風景勝地。關中八景之說形成于明、清。其命名,有些是文人學士賦傳記勝,有些則是民間傳說。西安碑林中有一塊碑石,用詩和畫的形式描述了關中地區的錦繡河山。碑面書、畫、詩為一體,分十六格,一景一畫,即“華嶽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鹹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3)

  華嶽仙掌:西嶽華山,以“險、奇、 峻、絕、幽”而名冠天下。旅遊區内著名的景觀點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長空棧道和東、西、南、北 峰。東峰觀日出已成為旅遊者所喜愛的觀光遊覽活動。1994年,新建黃南峪道竣工通車,華山索道将于1995年底投入營運。華山西嶽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模宏大,文物衆多,目前正在修複并對外開放,供中外遊客參觀遊覽。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4)

  經典傳說相傳在遠古時,黃河東岸的首陽山(今山西中條山)和黃河西岸的太華山十一條山戀。那時,這裡氣候溫潤,山上郁郁蒼蒼,白雲缭繞;山下良田無際,炊煙袅袅,人們過着安甯的日子。有一年的三月三日,忽然一聲巨響, 洶湧的洪水,很快淹沒了良田、村舍,大地一下子變成了水鄉澤國。

  原來這一年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老壽星多喝了兩盅,一不小心,手裡玉蠱一斜,瓊漿撒下天庭,立刻變成了人間橫禍。人們的怨氣沖進主宰西方十二萬裡天地的白帝少昊那裡。白帝趕緊向玉帝禀明此事。玉帝大驚,即傳旨給巨靈仙要他下凡人間,立即排除這一禍事。

  巨靈仙頭如笆頭,眼似銅鈴,腳大十圍,渾身是勁。他落下雲頭來到華山的危崖下,一隻手遮在額頭向東眺望,觀察片刻,就一縮身擠入大山之間,隻見他,左手一拳,右腳一蹬,使盡全力,将身一展,隻聽見一聲巨響,山開地裂。傾刻間,白尺高的黃浪,如離弦之箭,向東噴射而去,擡頭看華山, 已被推進秦嶺之中,回頭望首陽,已在波濤之北。這時,屹立在水浪中的巨靈仙望着咆哮東去之水,長舒一口氣,哈哈大笑,遂駕彩雲向西而去。巨靈仙雖然走了,但他那隻仙掌卻深深地印在了巍巍華山東峰的絕壁之上,給西嶽華山增添了一幅神奇無比的勝景。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5)

  雁塔晨鐘

  清代每天清晨薦福寺寺内的僧人會定時敲鐘,清脆悠揚的鐘聲響徹西安古城上空,數十裡内都可聽到。鐘聲清亮,塔影秀麗,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韻味。清亮的鐘聲從塔院深處傳來。空靈的鐘聲把人帶到悠遠的境地。因此小雁塔及其古鐘被列為"長安八景之一"。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6)

  曆史故事寺内的大雄寶殿是明代重建的。奇怪的是大殿土瓦的顔色不一樣,這裡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明英宗時,西域番僧勺思吉任主持。為籌資修葺薦福寺,資金不夠,于是他帶頭從唐代以來的殿址瓦礫堆中挖揀能用的磚瓦,用在新修的殿堂上。竣工後他修了本章,繪成圖樣,呈禮部轉英宗,請求皇帝為修複一新的寺院命名,英宗一看圖上的殿堂頂用了綠琉璃瓦,勃然大努。不但下令斬殺勺思吉和滿寺僧衆,還把薦福寺夷為平地,原來明代規定隻有皇宮才能用綠琉璃瓦蓋頂,别處用了就犯“欺君之罪”。後經大大臣們勸谏,英宗才降旨禮部查清事由,經調查,方知這寺内大殿上用的綠琉璃瓦全是勺思吉帶領衆僧一片一片從數百年廢墟中挖出來的。英宗這才赦免了勺思吉的死,薦福寺與小雁塔遂得以幸存。這大殿上的綠琉璃瓦大概就是當年的犯禁之物吧!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7)

  骊山晚照

  骊山每當夕陽西下,雲霞滿天,蒼山繡嶺塗上萬道紅霞,景色妩媚動人,酷似一匹“火焰駒”,因此,這一美景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8)

  經典傳說“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相傳,周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這裡舉烽火戲弄諸侯 。當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點燃烽火,各諸侯卻無人來救,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滅亡。

  在骊山北麓西繡嶺山麓有一個著名的溫泉,一池碧水,清洌見底,熱氣升騰。秦始皇為霸占獨用,就用石頭砌起了溫泉池,稱 “骊山湯”。骊山秀麗的風景和誘人的溫泉吸引了後代的王宮貴族。周、秦、漢代都在這裡建立了離宮,到了唐代,皇室大興土木,先建湯泉宮,後建溫泉宮。公元747年,唐明皇令匠人擴建離宮,從此改名華清宮,華清池是楊貴妃沐浴處,今已建成遊覽區和療養所。

  自古以來,人們觀賞“骊山晚照”的動人景色,曾留下不少著名詩篇,宋人朱光庭雲:“骊山秀色古今同,盡入詩人感慨中。”自古“骊山晚照”列為八景之一,名不虛傳。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9)

  曲江流飲

  曲江池位于陝西省西安市南郊、距城約5公裡。它曾經是我國漢唐時期一處極為富麗優美的園林。曲江池常年兩岸樓台起伏、宮殿林立,綠樹環繞,水色明媚。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總要在曲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裡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上,放盤于曲流上,盤随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曲江流飲”由此得名。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0)

  曲江景色優美的開放式園林。曲江池兩岸依地勢連綿起伏建有雲台亭榭、宮殿樓閣,使曲江品種繁多的奇花異草,随四季争芳競豔的自然景緻,在自然美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幾分人文之美。“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每到春秋兩分及重要節日,城裡的皇室貴族、達官顯貴都會攜家眷來此遊賞,樽壺酒漿,笙歌畫船,宴樂于曲江水上。優美的環境、豐富的人文氣息也吸引了大批文人雅士吟詩作畫。

  曆史故事每逢上巳日(農曆的三月三日),正趕上唐代新科進士正式放榜之後,踏着仲春的景色,踏青賞春,陽光明媚。每當新科進士及第總要在這裡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上,放盤于曲流上随水轉,按照古人“曲水流殇”的習俗,酒杯流至誰前誰就要執杯暢飲,并當場作詩,由衆人對詩進行評比,稱為“曲江流飲”。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1)

  霸柳風雪

  灞柳風雪”是隸屬陝西省的著名民間俗景“關中八景”之一。在西安市的灞河(古稱灞水)附近最為著名。西安市境内東有灞水,秦漢時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橋,名曰“灞橋”,其位置在今灞橋鎮西北方向5 公裡處的上橋梓口村以西,灞水兩岸多植柳樹,每年到得春天,灞橋兩岸綠柳覆蔭,柳絮漫天,飄飄揚揚,恰似春日裡的一場雪,景況極美。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2)

  有水有橋,柳樹自然也不能少。《西安府志》中雲:“灞橋兩岸,築堤五裡,栽柳萬株,遊人肩摩毂擊,為長安之壯觀。”每當春意盎然、春風撲面之際,柳絮漫天飛揚,煙霧蒙蒙,成了長安灞橋一大景緻。唐時在灞橋設有驿站,當時叫做“滋水驿”,也被稱作“灞亭”。古時人們多在此處迎賓送客,依依話别。灞河、灞橋、灞柳、灞亭,古往今來,竟讓無數人為之“傾倒”,生離死别,離愁别緒,詩情才氣,到了這個地方都表現得淋漓盡緻。

  每到暮春時節,灞橋之畔總是綠柳低垂,柳絮飛舞,宛如漫天雪飄,這就是“長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風雪”。

  曆史故事史籍載,“灞柳風雪”之說,始于明清之際,當時流傳于民間的關中《八景》佚名詩中,就有“灞柳風雪撲滿面”的詩句。灞橋之柳,與古長安植柳的傳統有着密切的關系。長安周圍多水、多川,很适宜柳的成活與生長,加之周、秦、漢、唐宮中,禦道多植柳樹,民間植柳也自然蔚成風氣。漢代時“灞柳”已聞名遐迩,《三輔黃圖》雲“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别”,可見一斑。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3)

  太白積雪

  太白積雪早在北魏郦道元 《水經注》裡采錄的古老傳說中就有記載:“太白山南連武功山,于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皚然。”這是“太白積雪”一詞的最早出處。它指的是在過去寒冷的年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即便是三伏盛夏,仍然白雪皚皚、銀光四射,景色格外壯觀。清代朱集義在“關中八景”中對太白積雪曾這樣描述:“白玉山頭玉屑寒,松風飄拂上琅玕。雲深何處高僧卧,五月披裘此地寒。”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4)

  曆史傳說太白山森林茂密,溪流潺潺,鳥獸繁多,景觀迷人,有綠色植物寶庫和天然動物園之稱,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高山植物園和動物園。太白山森林公園内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王禅老祖修道的“鬼谷子洞”,相傳為漢鐘離、呂洞賓等八仙修行處“鐘呂坪”,道教始祖老子騎牛過玄關路經湯峪休息的“青牛洞”,唐玄宗攜楊貴妃遊湯峪所建的“唐子城”,藥王孫思邈上太白采藥的棧道等遺址。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5)

  草堂煙霧

  神奇的“草堂煙霧”,出自于寺内的一口古井。古井在草堂寺的北院,這裡林茂竹秀,幽靜清雅,超凡脫俗。古井内經常出現的煙霧升騰的奇景,更給這裡增添了一種神秘的色彩。“一座上千年的古刹,古刹之内環境清幽,松柏參天,翠竹輕拂,誦經之聲不絕于耳,一層淡淡的薄霧缭繞在古刹之上,顯得幽靜而深遠,處處散發着神秘的氣息。”這是神秘的想象。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6)

  草堂寺位于陝西戶縣東南方,它南對終南山的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這裡曾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個國立譯場。

  曆史傳說據當地人傳說,古井的井壁有一塊石頭,每當一條蛇卧于石上,就有一股白氣從井中冉冉升起,在寺廟上空缭繞盤旋。關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煙霧”即由此得名。現存于西安碑林的關中八景石碑上有清人朱集義詩一首生動描繪了這一奇景:“煙霧空蒙疊嶂生,草堂龍象未分明。鐘聲缥缈雲端出, 跨鶴人來玉女迎。”

  戶縣當地對草堂煙霧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所謂的“草堂煙霧”就是指山岚水汽,因為草堂寺靠近終南山,而終南山沿線一帶都屬于熱水帶地區,地下都打出過溫泉,每年秋冬時節水汽上升,形成薄霧,從西飄向東,看似仿佛都是從草堂寺溢出的,所以名為“草堂煙霧”;另一種說法是草堂寺曾是國立譯經場,香火鼎盛,終日香火缭繞,形成煙霧飄在草堂寺上空。其實,井内的地熱是引起這股煙霧的真正原因。經省水文隊等部門勘測,草堂寺近處有明顯的地熱異常,從臨潼到眉縣西湯浴的秦嶺山前地帶,存在一個地熱田,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每年秋冬的早晨,天氣寒冷,空氣潮濕,井内噴出的熱氣一時不易散失,和空中的水汽凝聚為一體,就生成這一罕見的景象。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7)

  鹹陽古渡

  鹹陽古渡,即鹹陽從古至今的渡口,本為漢唐西渭橋(即便門橋)舊址。鹹陽,故址在今鹹陽市東南裡許。橋廢後,至明嘉靖(1522——1565)年間,以舟為橋,後則冬春設橋,夏秋舟渡。通隴通蜀,欸乃之聲,徹夜不息,為秦中第一大渡。鹹陽古渡幾千年,名聞遐爾。贊曰:往來名利之客,絡繹不絕。沽舟泛泛,漁艇悠悠。黑鳗赤鯉,沉浮于綠水之中,白鹭青鳥,出沒于煙波之上。樵士羊腸而往,牧童牛背而歸。歌喧鬥草,曲唱采蓮。助詩家無限精神,是為一景。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8)

  曆史故事“鹹陽古渡”建築于明嘉靖年間,渡品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衆多,為秦中第一渡。“鹹陽古渡”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于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木橋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明清時期西北地區的交通、經濟、軍事,以及渭河流域的橋梁建築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證。李商隐有詩雲:京華庸蜀三千裡,送到鹹陽見夕陽。 從長安城到鹹陽橋,送行送出一天的路程,頗有送君千裡的情誼。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在此為朋友餞行所作: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19)

  鹹陽古渡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古渡遺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文物,為人們研究當時的經濟、文化、軍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證。絲綢之路也稱為佛教之路,鹹陽古渡遺址出土的大量隋唐佛像為研究當時佛教文化活動以及中原和西域國家的佛教文化交流提供了詳實的實物資料。

  西安市内旅遊必去景點攻略(西安旅遊攻略西安旅遊)(20)

  旅遊溫馨提示:

  最佳的旅遊時間

  1、雁塔晨鐘:最好的時間是花開的春天和金色的秋天,如果不怕冷,也可以冬天去看雪景。

  2、太白積雪:在六月天去是最好的。

  3、灞橋風雪:隻有在4月的中旬到月底才能看到。

  4、草堂煙霧:在深秋或着冬天去看。

  5、華山:當然是在每年的6—8月份,這樣進到山裡才不會覺得冷。

  6、鹹陽古渡:夏天比較熱,所以春秋最好。

  7、曲江流飲:這裡當然是春、夏、秋時總相宜了。

  8、骊山晚照:一般來說春、夏、秋都可以,但是在具體的月份中最好避開7、8月。

  免責聲明:本篇文章部分篇章和信息來自互聯網,用于傳播信息和學習,并不意味着贊同或證實其内容之真實性,僅供參考,歡迎交流,不喜勿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本人将立即予以更正或删除相關信息,保證您的權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