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誰會不喜歡小動物?
《羅曼聖誕探案集》是一款由自我剪裁工作室制作的國産推理AVG,遊戲讓玩家扮演一個被困酒館的偵探,在調查中解開事件謎題——特别的是,其中所有角色都是獸人。
這種拟人化動物的設定稱作Furry,事實上早已有了屬于自己的亞文化群體,更多以漫畫和文學的方式表現,而當它遇上了推理AVG,卻誕生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Steam上97%的好評率也證明了,它做到了讓Furry受衆、推理遊戲愛好者和泛遊戲玩家都能從中獲得樂趣。
為此我們跟遊戲的制作人APOTO5聊了聊,這款風格鮮明的獨立遊戲的制作幕後。
破圈結合,國内首款Furry題材推理遊戲
APOTO5(下稱小A)是一名學習臨床醫學的大三在校生,雖然專業離創作似乎有點遠,但他愛玩《逆轉裁判》和《彈丸論破》等推理AVG,愛寫寫字,也愛寫寫歌,這些都為日後的遊戲制作埋下了伏筆。
“一開始我是在2017年的時候,在一個叫《Blackgate》的Furry遊戲的漢化組中幫忙,之後發現了遊戲使用的引擎RenPy蠻簡單易用,便萌生了做一個短篇遊戲的玩法。”小A說。“之前接觸到的大部分Furry遊戲都是戀愛AVG的玩法,還沒有見到推理類型的。而我自己又喜歡推理遊戲,于是便想能不能與其他的Furry遊戲做一個區分,嘗試一下推理的玩法。”
而事實上,《羅曼聖誕探案集》也确實算是國内首款Furry 推理的遊戲,至于為什麼這個風格會吸引到小A,他則說:“因為小動物很可愛,拟人化後有種跟人類角色不一樣的獨特感覺在,比較中二,總之就是帥。”
一個新鮮世界觀下上演的推理劇
先說遊戲的基本玩法流程。《羅曼聖誕探案集》中主要的有5個案件和13名角色,在日常環節中玩家可以探索酒館,跟其他角色交流,了解他們的故事和整個世界的背景;案件發生後,玩家進入搜證環節,開始調查現場、收集證據,來逐步堆積信息;最後是推理環節,根據自己的判斷來指出嫌疑人證詞中的矛盾,還原案件真相。
在整個流程中,遊戲加入了一些特色化的部分,比如玩飛镖、猜花色小遊戲;狼人偵探可以利用嗅覺獲取額外信息;和用塔羅牌、輪盤賭、籌碼、連環漫畫等形式還原案件流程等。
在推理設計上,遊戲首先采用了推理小說中常用的“暴風雪山莊”模式的設置,這是指若幹人聚集在一個暫時無法離開的封閉的空間内,同時其中的人先後遭到兇手的殺害,主角就在這樣的情形下進行有限度的搜查和推理。
小A表示這樣設計這主要出于兩點考慮:一是這很适合推理入門新手,容易營造壓抑的氣氛,對于劇情推進有比較強烈的情感驅動,是很經典的設定;二是這種設定人數不會太多,對于自己第一次寫劇本來說不會有太大壓力,在場景立繪上也可以節省成本。
遊戲中還運用了偵探小說中流行的一種寫法:“叙述性詭計”。叙詭一般是通過運用語言上的歧義,或者偷換文字結構的方式,來達到誤導讀者的目的。在《羅曼聖誕探案集》中,小A就利用了AVG遊戲中第一人稱視角的特點,來偷換角色定位,對玩家進行誤導,最後達到了案件的反轉和驚奇感。
Furry題材的加入對遊戲帶來的變化是核心的。遊戲中有體格壯碩的鲨魚、觀察力敏銳的貓、急躁驚慌的兔子、嗅覺靈敏的灰狼、吊兒郎當的鬣狗等等,天性的不同再加上職業、身份和階級的差異,這首先讓整個遊戲在角色發展和世界觀塑造上有了更多的升級空間。
小A說:“我寫了一個大概能自洽的世界觀,将這麼多種族的人結合在一起。因為角色的種族不同,這對他們的性格、為人處事風格和社會地位都有影響。”這讓玩家在推理和尋找兇手過程中,比起一般同類遊戲有了新的思考角度。
而在具體玩法上,Furry同樣起到了喚起玩家新鮮感的作用。《羅曼聖誕探案集》利用偵探是狼人的特性,加入“嗅探”這樣的獨有推理環節。玩家可以利用通過犯罪現場留下的氣息,來找出人與食物的交互方式,形成證據鍊。
“我的目标是希望是能做好案件的同時,把故事也講好,讓玩家兩邊都有很好的體驗。不過目前看起來,在案件這塊還需要繼續努力。”小A表示。“将Furry與推理相結合,本質上則是在一個新鮮的世界觀下上演推理劇。”
總體來說,《羅曼聖誕探案集》是一次新鮮有趣的類型融合嘗試。遊戲有着出色的立繪和BGM,在故事和氛圍營造上可圈可點,推理設計也可以滿足一般的推理遊戲玩家。從Furry與推理的融合中,我們能看到題材的變化能為遊戲體驗帶來多少變化,以及這個形式的拓展空間。
開發兩年全程線上作業,Furry題材或會有更多資本進駐
“對于獨立遊戲,一開始想象中是可能會比較辛苦,可能會賠錢,可能還會做不完;結果是很辛苦,沒賠錢,所幸做出來了。但整個辛苦程度還是比想象中嚴重很多,花了一年才剛剛做出個demo。”小A表示。
《羅曼聖誕探案集》立項于2018年2月,開發周期長達兩年,而在這期間,小A連見都沒見過工作室其他成員,全程雲端作業,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網絡一線牽”。
一開始,小A寫劇本、學習程序、做編曲,但同時缺乏經驗的他也沒有打算單幹,于是乎開始在網絡上尋找對開發《羅曼聖誕探案集》有興趣的夥伴。其中大部分人都來自小A常駐的Furry圈、虛拟歌手圈等社區中。
“要找到合适的人很難,特别是畫師。要找到畫風喜歡,技術過關,檔期有空閑而且價位還能接受的畫師真的難過登天。最後是朋友推薦,還有通過以前委托過的畫師才找到合适的。”
對于一款AVG來說,角色立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漸漸的,負責場景建造、CG繪制、場景渲染的成員也不斷加入,自我剪裁工作室也在小A的牽頭搭線中組建了起來,主力人員在10個人以内。而基本所有人都是在課外、業餘時間做這件事。
小A說:“我們成員間基本靠線上打字溝通,試過語音讨論但感覺蠻累的。偶爾會兩三人互相讨論,但大部分情況還是一對一。”其開發流程大概是小A先将劇本大綱給到負責人物的成員和畫師做人物設定,接着自己邊寫劇本邊跟其他人同步對接開發工作。整個劇本到了2019年10月份才完成,總字數将近20萬字,豐富的内容也讓最後的遊戲有了多結局的設置。
期間小A甚至還為遊戲寫了一首主題曲,并請了B站的一個解說來進行演唱
當然,整個上線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遊戲曾上過衆籌平台,但在4個月的時間内卻隻收獲了個位數的參與人數;在後期遊戲接近完成時,第一個接觸的發行商卻倒閉了,不得不另尋方法;到了正式上線當天,遇上了Steam商店的bug,購買遊戲鍵足足丢失了有10個小時……
雖然因為興趣相同而聚在一起的自我剪裁工作室對于遊戲的收入也沒有太大期望,但一系列的挫折還是讓小A有小小地感到“懷疑人生”。但所幸的是,遊戲最終收獲了不錯的口碑,也以很快的速度收回了開發成本,按他的話說就是:小虧已經不錯,回本那就血賺。
就是這樣一個“缺什麼找什麼”的組隊方式,再加上“邊做邊學”的制作過程,卻成功做出了一部完成度相當高的作品,這也是《羅曼聖誕探案集》備受玩家贊賞的其中一點。而喜歡寫文和寫歌的小A,這次在遊戲上找到了創作出口。
在遊戲完成後,工作室的小夥伴繼續了自己本來的生活軌迹,“就是圓一個夢吧。”小A說,而依然還有學業要完成的他,對于未來也還沒有下定論,“雖然可能會從事專業相關的工作,但還是希望可以有下一款遊戲。做獨立遊戲就是會比較不穩定,甚至是‘死路一條’,但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為了穩定才做的,最重要的還是喜歡。”
對于遊戲最終的成績,小A也沒想過那麼遠,“當時感覺主要吸引的就隻有Furry圈和推理圈重合的人,後來發現好像也能吸引到一些比較深度的推理玩家,以及一些非Furry控的人。”他說,“國内的推理遊戲有了不少好作品,Furry題材以後也可能會有更多資本進駐,也希望圈子不會因為這些影響而變亂,能發揮出這個題材風格的更多潛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