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有小令和套數之分,小令指的是用單支曲子寫成,但是可以重複使用,各首用韻可以不同,比較經典的有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而套數是由同一宮調若幹支曲調連綴而成,例如關漢卿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标題中南呂就是宮調名。
元散曲分為小令和套數
小令,又被稱為“葉兒”,名稱源于唐代的酒令,單片隻曲,調短字少,此外還有一種聯章體,又被稱為重頭小令,是由同題同調的幾支小令組成,最多可達白支,例如《四時樂興》,就是用四支同調的小曲來吟詠春夏秋冬四季。聯章體是以同題同調出現,在内容上互相有聯系,但是組曲裡面的每支曲子都是完整獨立的狀态,所以仍屬于小令。
套數又被稱為大令、散套,是從唐宋大曲、宋金諸宮調中繼承和發展而來,主要特征有三,一是由同一宮調的若幹曲牌連綴而成,二是各曲都壓一部韻,三是在結尾部分有尾聲。
元散曲體制還有帶過曲
小令和套數特點不同,小令短小精煉,套數富贍雍容,在表現方面各有特色,除此之外,散曲體制中還有帶過曲,是由同一宮調的不同曲牌組成的,但是曲牌最多不能超過三首,和套數相比,它的容量會更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