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入水和移臂,會覺得還不簡單,手掌前伸放進水裡就行啦,移臂就更不用說了,胳膊沒壞都會。事實上,入水動作和移臂動作是最容易被泳者忽視,卻很有用處的自由泳技術動作。這兩個動作真正體現了全浸式遊泳的精華概念。
1、全浸式遊泳理念的核心精華
全浸式遊泳強調“錨定”,它和“重力轉移”的概念一樣,屬于全浸式自由泳理念中難于理解和體會的部分,隻能在實際練習中找到感覺。這兩個概念是全浸式自由泳理念中的精華部分,隻有在練習中體會到這兩點對遊進的作用,才會對遊泳理解得更深。
2、一位世界著名長跑教練的理念
如果說”重力轉移“概念主要體現在移臂動作上,那麼”錨定“概念則主要體會在入水動作上。個人認為這兩個概念的創造與一位世界著名長跑教練的跑步理念不謀而合。這位長跑教練認為:跑步的過程是身體重力的前移,不強調刻意的蹬地,而是在身體前傾時,自身重力作用下,身體向前跌倒,而在未跌倒之前,一條腿自然的邁出去,支撐起身體。這個過程就形成了跑步。利用這樣的理念,經他指導的長跑運動員都取得很好的成績,保持着世界長跑紀錄。
3、别輕易判定”錨定“和”重力轉移“是胡扯
回到全浸式遊泳理念上來,全浸式自由泳在遊進時強調的是”重力轉移“和”錨定”,并不強調用力推水,也正因為如此,許多沒有去驗證的人直接憑想像判定這種說法是胡扯。在根深蒂固的觀念中,遊泳是人将水向後推,人在水的反作用力的推進下向前遊泳。這種說法是正确的,但這樣的說法實際上隻是在講向前運動的原理,哪一種向前運動不是向後的反作用力呢?
4、理解“錨定”和“重力轉移”
當劃水完成,手臂在移臂時,如果能夠做到高肘,并保持完全放松,當手臂移到頭部正上方時,肘關節處于最高位,手臂在重力作用下會有向水上跌落的勢能,這種勢能和入水動作連貫在一起,并迅速進入“錨定”狀态。如果沒有“錨定”,那麼遊進就隻能靠手臂向後”推水”,隻有做到“錨定”,才能體會到身體側轉、肩膀連杆、打腿對劃水的配合等多個因素,形成“身體遊泳”,而不是“手臂遊泳”。回顧那位長跑教練的理念,指導運動員在跑步時,不将注意力放在蹬離地面的那條腿,而是将注意離放在支撐身體的那條腿上,取得了不俗的效果。“錨定”概念也是如此,不将關注點放在向後推水的那條手臂上,而将關注點放在前伸手臂“錨定”動作上。
有趣的是,全浸式遊泳理念和那位長跑教練的跑步理念都是為了提高長距離運動成績而産生的,全浸式遊泳理念更是為其理念設計了一套練習體系,以幫助更多的成年人學習遊泳和鐵三運動員提高遊泳成績。那些總拿競技遊泳的體系規則來衡量全浸式遊泳的人不用浪費口舌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