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眼中的李清照随筆

我眼中的李清照随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0:49:23

銀色年華

——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張連印退休植樹造林紀事之二

■解放軍報記者 柴 華 司李龍 潘 娣 特約記者 周 仁

一個巴掌大的黑色硬皮小本,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張連印每天随身帶着。

小本裡,藏着這位76歲老兵的“詩與遠方”。

幾年前,看到媒體上推薦的40首“中國最美詩詞”,他便把這些詩詞用大号字打印出來,貼在了小本上。

獨自在苗圃裡散步時,吟誦其中的詩詞,是他的快樂時光。

與人交流,聊得投機、興之所至時,他也會拿出小本讀上幾句。

《龜雖壽》《行路難》《歸園田居》,是張連印最喜歡吟誦的詩詞。

詩以言志。談及自己的植樹“戰績”,張連印謙遜低調,沒有豪言壯語。而當他聊起這些詩詞對自己的“鼓舞”,記者仿佛聽到了另一種表達。這是他與年邁的自己對話的方式,也是他精神世界特有的氣質和光彩。

“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決于我們的體魄和心态。”作家楊绛曾說。

餘晖映山林。退休還鄉、植樹造林18年,張連印的銀色年華,不僅有“詩”,更有“遠方”。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摘自《龜雖壽》

2003年10月3日,山西大同左雲縣張家場村。十裡河改道後在村邊留下的河灘上,支起了幾頂迷彩帳篷。

張連印要在這裡蓋幾間瓦房,紮下根來植樹造林。

“左雲近邊,天氣極寒”。此時已近土地上凍,不宜建新房,同村親友都勸他等第二年開春再說。

“開了春就要開始植樹,時間來不及!”張連印很急迫。

那年3月,他剛從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的崗位退休,決定回老家張家場村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我想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範圍内,為家鄉幹一點有限的好事。我快60歲了,不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早幹一天是一天。”

從蓋房那天起,張連印每天都鉚在河灘上。28天後,瓦房蓋好了,按照張連印要求,“紅瓦、青磚、土炕,和鄉親們住的房子一模一樣”。

張連印不是一時興起,他準備在這裡打一場“大仗”。張家場村有荒山荒地1.1萬餘畝,被他視為自己的新“戰場”。

2004年春節一過,他多次到縣、市、省林業部門咨詢專家,并請省林業勘測設計院專家用20多天現地勘查,和相關人員一道制訂出包括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種苗繁育、村莊改造等内容的《張家場生态園林村建設總體規劃》。

當年清明過後,植樹造林的第一場戰役便在張家場村北梁打響——200餘畝荒坡,每畝種74株,7天種完。

“作戰計劃”細化到“天”,平均每人每天種100棵。張連印帶領20多名村民,每天早上5點起床,午飯和晚飯就在山上啃饅頭、吃鹹菜,白天栽下樹苗,夜裡打着照明燈一棵一棵澆水。

300餘畝育苗基地、8眼水井、1萬立方米蓄水池、3500米U型防滲渠、3000米節水灌溉管道、3.5公裡水泥路……戰役,一場接着一場,每一場都是硬仗。

包括3個子女在内,幾乎沒有人想到,張連印退休後“采菊東籬下”式的“種樹怡情”,其實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青山無悔”。

張連印口中“有限的時間”,一過就是18年。這18年裡,他罹患肺癌、做疝氣手術,植樹的腳步都未停歇。

張連印口中“有限的範圍”,從在張家場村植樹造林擴展到參與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綠化成果遍布左雲縣8個鄉鎮:三屯鄉二台子村400畝、小京莊鄉挂裡窯村830畝、馬道頭鄉雨安莊村1200畝……

張連印口中“有限的好事”,包括用200多萬株樹苗染綠了左雲縣1.8萬餘畝荒山,張家場村成為“山西省生态園林示範村”;創辦的清風林教育基地被确定為大同市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和右玉幹部學院“左雲清風林現場教學點”;為省市縣黨政機關、中小學校、國有企業作報告200多場,聽衆達1.2萬餘人次。

從58歲到76歲,張連印的暮年壯志,綠了家鄉,護了山水,擋了風沙,造福了父老鄉親。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摘自《行路難》

熟悉張連印的人都知道,他走路快,有種一往無前的勁頭。

張連印18年回鄉植樹造林的路,并非坦途。“一山放過一山攔”,面對重重困難,他依然是攔也攔不住的姿态。

第一次試着育苗,幾乎“全軍覆沒”。看着自己和妻子王秀蘭一株一株培土踩實的1萬株幼苗沒成活,張連印說他雖然沒有哭,“但心裡流淚了”。

育苗比買苗成本低,是資金有限的張連印必須攻克的“山頭”。他訂了8本林業雜志天天翻看,選苗、挖苗、挖坑、圍圈、澆水,一步一步研究。帶兵的内行,終于成了種樹的行家。

“他原先啥也不懂,現在比我們還精通呢,跟林業技術員差不多。苗圃裡的樟子松有十六七個品種,啥秉性、咋種植他都清楚。他這個人,要幹就要幹到最好!”堂弟張連茂說。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種樹投資大、周期長,張連印和妻子帶回的30萬元積蓄很快用完了,他不得不四處找親友,還向3個子女求助。

張連印的大女兒張曉梅和丈夫商量,用房子作抵押貸款20萬元,兒子張曉斌拿出10萬元積蓄,小女兒張曉花拿出轉業費,3個子女一起湊錢支援父親。“父親一輩子很少向人張口,我們知道他這次是真遇到難處了。”張曉梅回憶。

2013年9月,資金周轉再次出現困難,工人工錢發不出、工地用錢跟不上。有人勸張連印,種樹種了10年,見好就收吧。

“種!再難也要接着種!”張連印将樹苗以低于市場價一半的價格,賣給了其他苗圃,先給工人開了工資,又靠幾個本家兄弟貸款支持,才解了燃眉之急。

翻過了技術上、資金上的這些“山”,等待張連印的是更大的考驗。

2011年被診斷出肺癌後,張連印寫了好幾本“抗癌日記”。

“人活着,就會生病,這是自然規律,病魔總是不斷折磨我們的身體,但也讓我們變得更堅強。同病魔作鬥争的過程中,我感到病魔也是軟處欺硬處怕,我不能被它打敗。”

面對癌症,張連印的态度是“正确對待,科學治療”。2012年春節,手術完結束化療後,張連印又趕回張家場村。2014年,張連印又被診斷出肺癌骨轉移,他選擇了保守治療,“與其讓我住進醫院,不如讓我回村裡,和樹苗待在一起,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

如今,離确診癌症已過去10年,張連印自己知道,要是沒有那股“攔也攔不住”的勁頭,他可能早就倒下了。

“那麼多鄉親都看着我呢,我不能打敗仗,更不能當逃兵。”

一路行,一路難,老兵不老,萬水千山隻等閑。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摘自《歸園田居》

剛進10月,幾場秋雨下來,左雲已經冷得讓人跺腳。

張連印的妹夫王鳳翔想幫他燒燒卧室裡的土炕,讓屋裡暖和些。前幾年,他從縣裡退休後,經常到基地給張連印幫忙。

王鳳翔把煤塊倒進土炕邊的竈膛裡,半天沒點燃,手腳有些忙亂。張連印接過裝煤的簸箕,放在竈台上,先點燃一些小樹枝,再把碎煤塊撥進竈膛,蓋上蓋闆,轉身打開排風扇,動作一氣呵成。他說:“土炕下午燒上火,晚上就不用再燒了。”

環顧這間十幾平方米的房間,靠牆擺放着舊桌子、舊衣櫃,一張藍色的椅子,椅背破了,露着一大塊海綿。

18年前回村種樹,張連印一直住在這間屋裡。

院子裡,停着一輛掉了漆的面包車。2015年,為了方便種樹,張連印花錢買了這輛“專車”。

有人說張連印的“家當”太寒酸。張連印說:“吃飯有個鍋、睡覺有個窩就行,現在比以前條件好多了。這輛車能坐人也能拉樹苗、拉鐵鍬,很實用。”

“他不好吃的,不好穿的,就是那麼個人。”從小跟張連印一起長大的村民胡萬金說,“他從來就不講排場。”

“不講排場”的張連印,3個子女結婚都沒有操辦婚宴。被診斷出肺癌後,張連印跟妻子交代過“後事”:不立碑、不收禮、不唱戲,一切從簡。

因為不放心父親的身體,張曉斌2015年從部隊自主擇業,回到張家場村陪父親一起種樹。

對張曉斌而言,兒時的父親就是一個“高大的背影”。他對童年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是“餓”。父母好不容易攢錢買的議價糧,總是留給“路過”的農村親戚,一家人吃的卻是用糧票換來的粗糧,“玉米面和着高粱面做成的面條,煮在鍋裡就成了糊糊。”

他還記得,父親常對他們兄妹三人說:“做人要不怕吃苦、不怕吃虧、不怕吃冤。”

張曉斌和兩個妹妹沒想到,父親退休了還會願意回老家“吃苦”。

如今,陪着父親種下片片綠蔭,體會其中的艱辛,張曉斌發現,父親身上有些東西一直沒有變。從火熱的軍營回到家鄉的“園田”,守着肯吃苦、肯吃虧、肯吃冤的“拙”,老兵本色依舊。

我眼中的李清照随筆(張連印的銀色年華中不僅有)1

我眼中的李清照随筆(張連印的銀色年華中不僅有)2

來源: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