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打草驚蛇、畫蛇添足、拔草尋蛇。
1、打草驚蛇。
解釋: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處;使乙感到驚慌。後多比喻行動不慎不嚴密而驚動對方。
出處:鄭文寶的《南唐近事》中道:“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
示例:調查的時候不能使罪犯察覺到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這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
2、撥草尋蛇。
成語解釋: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出處:湯顯祖的《牡丹亭·回生》中道:“虧殺你撥草尋蛇,虧殺你守株待兔。”
示例:現今懼太後梗阻新改,你反撥草尋蛇,撩起太後那邊,好不誤事。
3、畫蛇添足 。
成語解釋: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中道:“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示例: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情要适可而止,不能畫蛇添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