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三杯雞在哪吃最正宗

三杯雞在哪吃最正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9 03:55:50

三杯雞是江西甯都的傳統名菜,它的來曆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是贛菜的一道經典制作。三杯雞這道菜色澤醬紅、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

三杯雞在哪吃最正宗(你知道三杯雞的來曆和故事嗎)1

菜品曆史

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殺,就帶了一隻雞和一壺酒來獄中探望他。在一位獄卒老鄉的幫助下,老婆婆見到了文天祥。她把帶的雞收拾好切成塊,在瓦缽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個時辰後,兩人把雞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懷亡國之恨吃完了最後這頓飯。這個獄卒回到老家江西甯都後,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這道菜祭奠他。後來,廚師将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釀、一杯醬油、一杯豬油,而且用江西甯都特産的甯都黃雞 做原料,這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三杯雞了。2008年,這道菜還入選了奧運主菜單。

傳說一

相傳很久以前,甯都有一個父親早亡和母親相依為命的孩子。一日,母親病重,久卧在床,奄奄一息。兒子為了盡孝,出外設法讨來一隻母雞來給母親吃。他把雞肉放進一隻破缸缽,向鄰居讨來一杯米酒 、一把鹽、一匙油摻在一起。用炭火炖熟後,喂給母親吃,不料香氣四溢,引來隔壁一位官廚,他夾了塊一嘗,覺得味道鮮美。後來,這位官廚不斷改進制作方法,以一杯酒、一杯醬油、一杯米酒為調料烹雞,并取名為"三杯雞"。

傳說二

相傳數百年前,萬載縣 康樂鎮郊有一戶農家,姐弟二人相依為命。适逢天旱民不聊生,隻好讓弟弟出外謀生。姐姐為給弟弟餞行,便将家中僅有的一隻嫩三黃子雞殺了,洗淨後剁成小塊與雞内髒一并裝入小砂砵炖燒。因家窮沒有什麼調料,便随手放些甜酒釀、醬油、豬油、姜塊等,再加蓋置柴竈上炖燒。不一會雞肉香氣四溢,嘗之其味甚美。此後,外出謀生的弟弟流浪颠沛,來到江西甯都縣一家飯館幫廚。由于勤快敦厚,被店主看中,招為女婿。後因挂念老家孤單的姐姐,征得妻子和嶽父母同意後回老家探視。一到家鄉,見姐姐窮困潦倒的生活難以為繼,于是打點行李将姐姐接來。弟弟總難忘離家時吃的那味鮮醇香的雞菜,便叫姐姐再做一次,以享賓客。客人中有一位在官府做事的廚師 。見此菜風味獨特,便問做法與菜名,姐姐因其放三杯調料故遂稱"三杯雞",此後姐弟二人在飯館裡常用此菜款客,加之那位廚師又按學到的做法常做這種"三杯雞"招待達官貴人,備受顯貴贊譽。一時甯都城内外的餐館和平民百姓,都紛紛效法制作此菜,并使此菜流傳撫州、贛州等地。

怎麼做三杯雞呢

食材

三黃雞、香菇、紅椒、色拉油、姜、蒜、料酒、生抽、老抽、香油、植物油、白糖、白胡椒。

步驟

1

香菇和紅椒切塊備用。雞肉洗淨,切小塊放入容器中,加1湯勺料酒、白胡椒粉、姜片、蒜拌勻,腌制20分鐘。

2

炒鍋倒入植物油,燒至5成熱,倒入腌好的雞肉和腌雞肉的姜片和蒜,炸至斷生撈出。

3

将炸好的雞肉塊放入砂鍋中,倒入生抽、糖、老抽、香菇塊,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焖10分鐘,之後開大火收汁,最後加入白糖、香油調味即可。

三杯雞在哪吃最正宗(你知道三杯雞的來曆和故事嗎)2

這道菜看起來色澤 醬紅,油亮喜人。口味 醇香,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吃起來滋味十足,是一道色香味兼具的經典菜。

營養價值

雞肉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能夠降低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蛋白膽固醇。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注意事項

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鲫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緻腹瀉;與芥末同食,會上火;與狗腎同食會引起痢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