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隻能穿麻布衣服)。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飽,蓬戶穴牖,日孜孜上仁。
《後漢書·禮儀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帻。
《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又制下布衣一襲,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鉛華,穿著布素,閉門念佛。
2、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
《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馀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夢溪筆談·技藝》:慶曆 中,有布衣 畢升 ,又為活闆。
《玉搔頭·締盟》:多應是皂蓋填門多顯輩,因此上錯認了風塵一布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