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緻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3、形象優美,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如描寫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袅袅,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連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箫聲的悲涼,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