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身作則,控制脾氣。現在很多家長性格比較急躁,脾氣自控力不好,當孩子稍微有點做得不滿意或不聽指揮就大發脾氣,孩子小時候模仿能力強,也是性格塑造時期,就會學着家長随便亂發脾氣來掩飾内心的害怕。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控制好脾氣,不讓孩子覺得你發脾氣行為是很恐怖的,内心有陰影。
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難免會犯錯誤,家長隻喜歡一味指責,不顧及孩子内心感受,不接受孩子的解釋,說的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覺得犯錯是一件很恐懼的事,以後做事會小心翼翼,察言觀色,内心變得糾結不快樂,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多點耐心和傾聽。
3、不過度保護。有的家長不管孩子做什麼,都是對的,寵溺孩子,過度保護孩子,當面對挫折時,孩子沒有勇氣承擔責任,除了害怕恐懼,就是逃避責任。不過度保護孩子,适當讓他接受一些挫折考驗,也是鍛煉他内心承受力,變得強大起來。
4、情緒穩定不反複無常。一個情緒變化多端,反複無常,久而久之是個正常人都覺得害怕不知如何相處,何況小孩子呢?情緒穩定不反差大,孩子性格發展也比較穩定,如果總是反複無常,就會害怕得失,恐懼心理伴随,影響不好。
5、多出去走走。條件允許,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見識一些東西,接觸多了,内心也比較穩定,樹立正确的三觀,不随意發脾氣,遇到挫折不害怕,敢于面對克服困難,迎刃而解。
總之,孩子怎麼做,該怎麼克服,預防恐懼心理還需要家長,老師和孩子一起努力,多鼓勵表達,引導正确的害怕發洩出口,恐懼不可怕,就怕沒有勇氣去解決,做情緒的逃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