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約前304-前278年) 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一生經曆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将實現大一統的前夕,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内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遭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二十四年,楚國滅亡。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懷王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沈汨羅江,以身殉抱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